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2022年12月11日23:15:23 娛樂 1963

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 天天要聞

愛看爽劇的姐妹們,一定是不能錯過《風吹半夏》,我尤其是希望沉浸在愛恨情仇的姐妹們去看看!如果你還有一夜暴富的夢想,學一學許半夏,把98%精力和魄力都放在搞事業上!

目前這部劇的豆瓣評分現在是8.4分,作為國產劇已經算是比較高分了。雖然還是大女主劇,但是也是群像戲了,每一個配角都有血有肉。而且這部劇里,也沒有絕對的好人和聖母白蓮花,看著覺得舒適。

為什麼覺得女人都應該看這部劇呢?因為許半夏作為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她像男人一樣衝動、不顧後果,但是又有女性的堅韌不拔,不在乎所謂的面子!女孩們都應該學習一下許半夏,為了達成目標不計一切後果的魄力。

一、賺錢才是第一要緊事,不要管自己是女人還是男人

許半夏本來是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那個時候是很值得驕傲的,但是她為了融入那群土老闆的圈子,直接隱瞞了自己的學歷。面子算啥,土老闆們能帶她賺錢才是正經事。在小說裡面更絕,她直接把自己吃到200斤,這樣別人就不會把她當個一般的女人看,能省下很多麻煩,比如馮遇的老婆就不會擔心她和馮遇會出問題。

她求伍建設帶她去進廢鋼,伍建設說她當務之急是找個好人嫁了。她回答是:好男人都結婚了,我這麼年輕不想掙錢,我想什麼?

所以,只要能賺錢面子算什麼,只要心中有目標,對自己夠狠就總會成功的!

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 天天要聞

二、感情上絕不拖泥帶水!選男人不選合適的,而是能跟自己旗鼓相當的!

多少女人為情所困,這輩子就一事無成。或許我們學不了許半夏做生意那樣破釜沉舟的勇氣,但是處理感情的魄力一定可以好好學學!

處理的第一個人是童驍騎,按理說他因為她坐了五年牢,感情上肯定有虧欠。但是她直接把象徵著童驍騎對她的感情的發卡給扔了,因為她知道他絕對不是她想要的另一半。

處理的第二個人是蘇醫生,蘇醫生宜室宜家,許半夏自己也不是沒考慮過。但是他們倆壓根就不是一路人,許半夏一心搞事業蘇醫生只想過日子。所以許半夏自己想清楚後,直接拒絕了蘇醫生。

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 天天要聞

趙壘求婚許半夏

三、做任何事都是利益交換,有付出才有回報

這個世界是現實的,任何事情都是利益交換。許半夏為人處事的原則就是,我能幫你做這個事情,但是你也要給我回報。比如她幫裘畢正調查了郭啟東,所以後面可以開口借一百萬。她向趙壘承諾了自己能給他的公司帶來多大的利益,然後給他看到了她的堆場,證明了她的實力,他才肯先給她預付款。

女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感情還是工作上容易感情用事,比如他愛我就不會這麼對我,我對公司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心態,這都是庸人自擾!

如果你想你愛的人也愛你,先專註自身變強!如果許半夏沒有執著得待在俄羅斯不肯回來,想盡辦法找到新的廢鋼渠道,她和趙壘還會有後來的故事嗎?

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 天天要聞

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如果對一個人好,但是別人卻覺得理所當然,不給你任何回報,你也可以直接拜拜了。

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可以給老闆賺錢帶來更大的利益,那大家就一起有更好的未來。但是如果有一天創造不了價值,就只能被拋棄了。所以,工作應該是為了創造價值,而不是為了想盡辦法去摸魚。如果你發現收入和付出不匹配,你也可以直接炒老闆魷魚,千萬別感情用事,為了誰而留下。

縱然,我們都是普通人學不來許半夏的所有優秀特質,但是至少我們也可以向她看齊!尤其是女生們,不要因為自已是女生而有心理局限!想要成功,想要實現夢想,就不應該束縛自已看低自已,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為了夢想不顧一切。

女人們都給我去看《風吹半夏》,學許半夏像男人一樣去戰鬥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