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半夏》大規模出圈,竟然是因為男女主互訴衷腸的片段,淺了淺了。
成年人的愛情,不是這麼單純浪漫的。
這部戲,一衝眼看是粘連了一個時代,雖然時代的氛圍感不算太強,但觀眾的注意力會被許半夏時髦的打扮吸引,能沖淡許多粗糙的部分。比流於表面的那些個高精尖,被捧著誇業務多厲害,要強上不少。
想想看上一次大規模喚起時代商業痕迹的,還是17年的《雞毛飛上天》。義烏小商販們從挑著扁擔雞毛換糖,到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劇版的故事基底,是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在那之前雞毛換糖屬於投機倒把,政策變化之後國家就開始支持個體經營了,這才有了陳江河帶著大家一起致富的事。
陳江河發家的整個路子基本就是從倒手賺差價,到創立品牌的家族企業。而真正讓他們富甲一方的是在當時老百姓生孩子用尿介子的時候,最先買斷了紙尿褲的代理權。
《雞毛飛上天》雖然最後有點爛尾,但設置的老一輩人那種頑固不化跟新思維的碰撞尤其精彩,是相互較勁又纏繞著上升。
從人心的變化,來營造出大環境的變化,時代感也就上來了。而陳江河能飛上天,除了年少時期天南海北地走了解貨物流通,有超前預判有洛玉珠給他當智囊團取長補短外,更重要的是他順應時勢,抓住了機會。
《風吹半夏》里的許半夏,也是順勢的一員。
這個故事從91年開始,許半夏是大學生知識青年,跟發小陳宇宙開了個廢品站。乾的也是倒賣貨,賺上下游差價的活兒。
許半夏的第一桶金,是來自於同學爸爸的電廠有批廢料沒人要。他們就用一輛卡車,把這玩意兒轉手賣了。卡車是童驍騎從自己廠里偷偷開出來的,油費車費都不用他們出,這一把他們賺了3158塊錢,三個人把錢一分。500塊就夠他們開公司的本金了。
拉到現實看,91年,汪小菲他媽張蘭在加拿大賺到了3萬美金,回北京開了阿蘭酒家,斥巨資5萬元在店裡裝了空調,也是乘了國內餐飲行業起步的東風。
這個劇最好看的部分,是許半夏在商場上跟人勾心鬥角。
最初,許半夏搗騰廢鋼,應該是第一桶金嘗到了甜頭,就一路干下來了。
那會兒中小民營企業靠的是抱團,有貨源但自己一家吃不下來,就拉著別家一起,說起來是有錢一起賺,實際上是不得不找人一起湊。許半夏是跟在哥哥們屁股後面找甜頭的那個,勝在嘴巴甜會來事兒,混個好人緣。
許半夏抱的團,老大是伍建設,資金實力強道行深;
老二是裘畢正,但他手底下的二把手郭啟東偷偷摸摸自己搞錢;
老三是馮遇,靠老婆打點廠子的老闆,他們兩口子胃口不大,又愛跟許半夏聊家務事,跟許半夏的私交也最好。
許半夏算是這個團的小尾巴,平日里得夾著尾巴做人,當然也不會跟他們交實底。
在這裡,誰有路子誰有錢,誰就說了算。
所以伍老大定了5萬噸的鋼,也不跟人商量就給分配了,相當於你賺多少錢,我定。伍建設也根本沒想要帶許半夏,大手一揮,「施捨一點」也就是給她5千噸的份額,打發小孩呢。
看起來大家都哄著老大,其實所有人想要的當然不只是份額,而是背後的渠道。在座的大老爺們兒都不好意思開口,許半夏上來把話點破,就合適。
許半夏一捅破,誰都不接茬,伍建設沒法子,想要賺錢嘛,就只好妥協一起去吧。兄弟幾個都坐不住了,躍躍欲試我也去我也去。
在場面上,老大哥拉不下臉來乾的事兒,許半夏分分鐘就能辦了,所以大家也帶著她。
比如這5萬噸鋼,上游找到了,下游就是外資公司。趙壘就是那個被眾星捧月的小洋人。老哥幾個眼看著趙壘觥籌交錯,卻只能幹著急。許半夏出去招呼,既不失顏面,又能達到目的。
老哥兒幾個呢,對許半夏沒什麼戒心,覺得半夏一女的,可以隨意拿捏。連查帳本抓內鬼這麼要緊的事兒都想要她來幫忙。
許半夏的生意,本來跟他們也不衝突。可一起收廢鋼,那就是你多賺我就少賺。
你一個小姑娘要那麼多配額幹嘛,人家能立馬回絕:愛莫能助。
得虧咱許姐也不是吃素的,該點你的時候就點你,嘻嘻嘻,沒點道行怎麼做生意。
他們出國收廢鋼算是一個契機。老大哥帶著大傢伙,結果到了地方被人坑了訂金。但老大哥面子上下不來啊,就大包大攬說賠了的錢,我負責。
別的老闆都是自己出錢,賠的錢有人扛也沒什麼,但許半夏是孤注一擲指著這批貨翻身的。
為了收鋼,她建堆場,每一天都在燒錢,工人們的工資還等著她搞來鋼材賺了錢付清呢。
另一頭,她沒本金,來回找人借錢的,能借的都借遍了,裘畢正那100萬,親爹那50萬,還從趙壘那又借了1000多萬(他們公司的款)。
裘畢正的二把手郭啟東,還舔著臉借了她100萬。要知道,她能從裘畢正那借到錢,就是因為她揭了郭啟東老底——偷摸開了家廠子,從裘畢正那抽油水。裘畢正知道之後,還狠揍了郭啟東一頓呢。
生意場上的人,嗅著錢味兒,能屈能伸的勁兒也是夠嚇人的。
當時,大部隊打退堂鼓要回國,許半夏要是空手而歸,就等於白欠了一屁股債。她當然不幹,執意在國外硬挺著找出路。大傢伙虛頭巴腦勸了她一頓,想著小姑娘家家肯定也玩不出花來,就都走了。
裘畢正回國,其實國外一點消息沒有,但遇到趙壘就敢往外說,離間趙壘跟許半夏:她可拿著你一千多萬呢,就是不想回來。
趙壘覺得難堪,就借著你們不顧一個女人的安危自己回來,對裘畢正撒潑了。
他真擔心許半夏嗎?肯定不是,他著急啊,一千多萬真被捲走了,他也吃不了兜著走。
趙壘真正打動許半夏是什麼時候?也是在這個前後腳。
趙壘得知許半夏被騙,堅持留在國外,他作為出錢的負責人生氣質問合情合理。但不正常的是他對突如其來的暖心問候。
他的潛台詞就是:快回來哈,有事我扛,姑奶奶,把剩餘的錢給老子帶回來。
這事兒要是擱平時,許半夏當然是知道趙壘的用意,她也第一時間表了態,自己不會跑的。
但這會兒她身上一連串糟心事,外面冰天雪地舉目無親,她那是孤注一擲在找希望呢。這檔口有人來說兩句暖心窩子的話,那效果是疊過buff的。然後她就信心重燃,不能辜負趙壘,找了翻譯來幫忙。
許半夏運氣很好,又敢賭。她真的打通了渠道,找到了黑海的貨源。她厚著臉皮找趙壘從公司再借2450萬,吞下了5萬噸廢鋼。
對於許半夏來說,5萬噸鋼一到手,從此之後咱腰杆子就直了呀。
然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重要因素,信息差。
許半夏運鋼回國,伍老大跟老三都上門道喜。裘畢正跟郭啟東為什麼不來呢?因為郭啟動聰明過人,又懂市場,人家已經收到風鋼價要跌了。
許半夏的5萬噸鋼還沒落地,老大哥們的態度都變了呀,稱呼也變了,從小許變成了許總。
平時拿慣主意的伍老大,眼巴巴地求著半夏跟自己合作。她現在手握渠道了,自己賺不賺得到錢,還得看她臉色。
這頭伍建設話都沒說完呢,馮遇就緊趕著套近乎了,話說的是謝謝你給我老婆買的皮衣。暗地裡是在給伍建設施壓,我跟小許的關係可比你好。
許半夏還傻樂著,以為跟兩個月前差不齊呢。而趙壘這邊,已經知道國內鋼價跳水。
黑海來的鋼落地735塊/噸,國內700塊/噸。按照這一天的鋼價,5萬噸鋼,她現在出手,鐵虧175萬。
而以前抱團的老哥哥,關鍵時刻不僅拉不了她,沒踹她就不錯了。
明面上,我是裘哥呀,有事兒還求著你幫忙呢。但你要守在外國,是我心頭大患,萬一你小丫頭片子真把渠道跑通了,我以後喝西北風啊?趙壘打我,我沒法還手,人家是出錢買貨的。但你的能耐,我有數,先搞垮你解解恨。於是大過年的,讓給許半夏幹活的工人鬧事討薪。
大年二十九,送許半夏進局子拘幾天,理由是少繳了筆營業稅。為的不過是給許半夏添堵。
又是查稅,又是討薪,裘畢正的腦子肯定想不出來,背後出主意的只能是郭啟東。
巧了么這不是,上門催債動作最快的,也是郭啟東,他這一招落井下石耍得有模有樣。
而且郭啟東無利不起早,裘畢正借100萬,要利息20%,而郭啟東同樣借了100萬給許半夏,利息開到了30%。
他知道許半夏還不出錢,就要坑人家一把,許半夏沒答應他白嫖,哥們兒就直接起訴打官司。說實話,郭啟東這招非常噁心,但管用,如果市場不回暖,許半夏就會被他一把捏死。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市場好的時候,抱團取暖恨不得穿一條褲子,世道不景氣,分分鐘撕破臉罵娘。
伍建設帶團被騙的時候,漂亮話可撂下過呢。說是大家被騙的訂金,我負責。大半年過去了,一點動靜沒有。
裘畢正就能指著他鼻子罵。
回頭市場回暖了,又跟沒事人一樣哥倆好。
郭啟東都能舔著臉來給許半夏陪笑臉,就好像要搞死她的根本不是他一樣。
當然難熬的日子,讓許半夏跟趙壘之間的感情可是突飛猛進。細想起來,他們之間的情感升溫是從趙壘被許半夏拖累,職位被架空才開始的。
國內鋼價暴跌那會兒,公司要趙壘負責,他堅持要許半夏挺住,鋼不能折價賣。哪怕被副總騎在頭上,也不喘大氣。
回過頭來看,趙壘是從一開始就看準了許半夏嗎?
當然不是。
96年最開始那個飯局上,趙壘就很想要搞鋼材。他就是摸准了政策會有改變。往回倒,我們國家90年代就已經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同步推動房地產市場化,2000年之後,城建投資力度擴大。所以鋼價看漲,是眼光的問題。
他被眾星捧月地進了飯店,第一個上來的就是許半夏,替他擋了杯酒。他人都沒坐下,許半夏就把有廢鋼門路告訴趙壘了。但你從他跟別的合作方聊,也知道,哪怕沒有許半夏他們這一趴,哥們兒也是鐵了心要從國外收鋼材的。
趙壘更相信許半夏,是因為她搭上了全副身家,欠著債干,一定會盡全力。但伍建設可不會。
所以在鋼價暴跌的時候,他一直勸許半夏扛著,也是站在商人角度。市場不好,割肉就是純當韭菜。
只是在艱難歲月里,兩個人覺得對方值得信賴。
當然這部劇里的瑕疵,也擺在明面上。
許半夏的媽媽,是難產死的,許父恨這個女兒。所以給她起名半夏,因為生半夏有毒。半夏喪母,許父又娶了個老婆,後媽在家話事,許父沒有插嘴的份兒。
老兩口跟著許半夏屁股後面吸血,許半夏回家,管人叫款姐。有什麼好事兒都可著小女兒,才藝培養那叫一個齊全。學聲樂,請老師到家裡教,為了讓老師教得更便利,能尋思買台4000塊錢的鋼琴。那可是97年上下的4000塊啊。李健之前聊過,90年代末,他一個月收入4000,但他清華畢業,又是明星。工薪階層,1000塊的月薪,已經是條件不錯的家庭了。
半夏要跟著伍建設一行人出國去買廢鋼,管自己爸借錢,老頭就還是給了。沒有涉及到大筆錢財的時候,父女倆相處間,也沒啥苦大仇深的。
許半夏幾度絕境,峰迴路轉全靠天降餡餅,生生往她腦門子上砸。
在北邊被人騙了之後,是逛街遇到的騙子,恰巧這個騙子的舅舅在黑海有廢鋼材的資源
。
許半夏每次眼看著要崩盤,都有人及時相救。童驍騎沒日沒夜開車拉活兒出車禍,大家都沒錢,蘇醫生都能出來慷慨解囊。
眼看著血本無歸,一屁股債的時候,政策變了,市場回暖。
當然了,商業爽劇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當是幸運者偏差呢,揪著細節邏輯沒完沒了罵就沒意思了,人家好歹出圈了,也較同類型的劇又進步了不是?
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的,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