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半夏押上全部家當,租了場地,建了堆場,一個女人跟著四個糙老爺們到北邊俄羅斯買廢鋼,結果卻慘遭欺騙,伍建設帶著裘必正幾人灰溜溜回了國,許半夏卻已無路可退一個人留了下來。
得知幾人在俄羅斯被騙的許友仁對許半夏的欺瞞大為振怒,他對著電話劈頭蓋臉地罵了許半夏一通,然後氣沖沖地問她「你是要錢,還是要回來?」
許半夏堅定地回答:要錢!
在原著中,許半夏的生活其實過得並不算窘迫,她的舅舅是做服裝生意的,她從小便跟著舅舅在商界混,所以雖然父親許友仁對她不聞不問,但在經濟上,她其實比一般人要好過很多。
為了賺更多的錢,許半夏可以放下身段巴結討好伍建設,可以幫馮遇做擋箭牌,甚至可以為了租便宜的場地,把海灘污染(原著中用汽油污染海灘是許半夏出的主意)。
許半夏之所以這麼拚命賺錢,並不是她缺吃少喝,相反,她的生活過得比一般人要體面很多,她家中還有保姆照顧,原著中描述:
從小她就混在男孩堆里,與童驍騎和小陳等夥伴玩鬧,又因有許家祖傳不很上得了檯面的武功底子在身,高中開始又因幫舅舅做生意,手頭頗有幾個小錢。
而她拼了命地賺錢,全是因為許友仁,這個從未盡過一絲父親的責任,從生下來,便對她恨之入骨的男人。
01 款姐兒
許友仁的再婚妻子,也就是許半夏的後媽,管許半夏叫「款姐兒」,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家的提款機。
許友仁對半夏毫無半絲親情,因為許半夏的母親在生她的時候難產而死,所以許友仁便把「死老婆」的恨都轉嫁到了她的身上,且給她取名「半夏」,意思是「生半夏,毒」。
在這裡不得不奉勸一下某些女性,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千萬不要自我感動,以為拿命去為男人生孩子,人家就會記掛你,感恩你一輩子,你死了,你生的孩子在人家眼裡就是個累贅。
就像在記錄片《人世間》拿自己的命為丈夫生下孩子的張麗君,她曾在生命最後時刻深情款款地表白丈夫「我老公才27歲,我不可能就叫他一個人過,他老了也要有人陪。」
這段紀錄片播出以後,曾感動萬千網友,但就在張麗君去世後,那個她曾用命愛著的男人,10個月後就娶了新人,而她拚死生下的孩子也成了他再婚的絆腳石,為了再婚,他把孩子過繼給了堂姐。
何其諷刺,就像許友仁把自己說得多麼深情高尚,因為痛失愛妻才會遷怒孩子,這不過是為了掩蓋他骨子裡的自私和薄情,俗話都說虎毒尚且不食子,一個連自己孩子都不愛的人,你指望他能有多深情!
半夏的童年可以說是自由野蠻生長的,由於從小缺乏父母之愛,比起一般的同齡人,她的思想和對生活的規劃都要成熟很多。
許友仁住著前妻留給許半夏的房子,花著從未撫養過的女兒給的生活費,跟現任妻子和女兒歡樂一家人,日子過得滋潤美滿。
半夏每個月去看許友仁一次,每次去都從不空手,在許友仁眼中,許半夏不是他的女兒,只是他們一家提高生活質量的提款機,家裡缺什麼少什麼需要什麼,都叫她買。
而許半夏只有拼了命地賺錢,才能在許友仁那找到一絲絲存在感,也只有用錢,才能買來一點所謂的父女親情。
她是後媽眼中的冤大頭「款姐兒」,也是許友仁維持再婚家庭團結的「款姐兒」。
02 三十萬換房子
伍建設打算去北方進一批廢鋼,扣除成本運費和稅,起碼能有一半的利潤可賺,許半夏為了打進「鋼圈」,在商界博一席之地,她對伍建設死纏爛打,終於跟他磨來一起去俄羅斯的機會。
機會是有了,錢卻差一大截,許半夏借遍所有認識的人東拼西湊,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父親許友仁。
女兒在不是回家的日子回來了,許友仁和後媽雖很是驚訝,但一想到可以從「款姐兒」身上刮油水佔便宜,兩人便熱情萬分,又是加菜又是噓寒問暖,同時暗戳戳示意她給小女兒買鋼琴。
當得知許半夏是來借錢後,兩人翻臉瞬間比翻書還快,後媽陰陽怪氣地說:
敢情做生意那點心思都用在家裡人身上了,是不是每個月給的錢肉疼,想一次性要回去。
若說後媽翻臉倒也能理解,畢竟許半夏跟她本來就毫無關係,但許友仁這個父親的態度,卻再一次展示了他對女兒的刻薄和無情,他直接把半夏推出了家門,一邊毫不含糊地說:你現在到我們家來就是破壞我們家庭!
連只跟她見了一次面的蘇醫生,知道她缺錢後,都毫不猶豫地給了她7萬塊,這個每月花著她給的生活費,吃喝穿都用著她的親生女兒,他卻薄情的比陌生人還不如。
他們是幸福美滿的一家三口,那許半夏身為他的女兒何其無辜,又何其不幸?
最無恥的是,拒絕借錢給女兒的許友仁,隔天便帶了30萬來找許伴夏,先讓她先寫了一份借條,然後又讓她拿房子來抵押,若不能按期還款,便把房子補償給他。
房子是母親留給許半夏唯一的東西,許半夏一聽父親和後媽居然打房子的主意,果斷地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並指責父親太「自私」,這麼多年,她為他們當牛做馬,要什麼買什麼,每個月還給他們錢花,他們倒好,還惦記著她母親留給她的東西。
許友仁大言不慚地說:
這房子我們住得好好的,你這一鬧騰,影響我家庭幸福。你是老闆,有辦公室,我們這個家庭還得依靠你呢,這是你的能力,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的,要不父母養孩子幹什麼。
真不知許友仁哪裡來的臉,住著前妻的房子,卻把前妻的女兒趕出了家門,從未撫養過女兒,未盡過父親的責任,自己再娶妻生子後,居然還算計著過世前妻的房子。
從始至終,他就像一隻吸血鬼一樣,一邊吸著許半夏的血,用她的錢買他的安逸幸福,養他一家,理直氣壯地要求享受她的勞動成果,理直氣壯地要求她給自己養老,一邊又嫌棄她有毒。
在得知許半夏進的鋼被套牢,債主們紛紛上門逼債,女兒陷在各種官司里病倒後,許友仁最擔心的不是女兒,反而是他們住的房子將會被法院查封拍賣:
她生病我不擔心,倒擔心這個房子!
為了不讓自己的錢打水漂,他像所有的債主一樣三番幾次找到許半夏讓她還錢,還想上法院起訴她,甚至逼她簽下「若財產拍賣要優先把錢還他」的協議。
一個父親,他的心腸到底是什麼做的,才會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如此落井下石!
03 有些人,不配為人父母
許友仁對許半夏曾難得有過一次「真情流露」:
你要理解我,你後媽再不好,給我生了女兒,又能照顧好,我不能跟她鬧翻的。錢的事,你放心,我來想辦法。房本你留著吧,你說得對,那是你媽留給你最後的東西,咱們父女倆要保護好它。
從未在許友仁身上得到過父愛的許半夏那一刻的神情是柔軟的,特別是那句「那是你媽留給你最後的東西,咱們父女倆要好好保護好它」,連我看了都不由地感慨,許友仁對女兒,可能並沒有我們表面看到的那般薄情,起碼那一刻,他是有良好知的。
直到後來,許半夏被逼債,許友仁畏畏縮縮地跟劉美蘭說「把房本又還給了許半夏」,我才知,突然化身「慈父」的許友仁,是對許半夏最狠的算計。
他對半夏,從始至終都只有利用,毫無血脈親情。
一直以來,他扮演著被劉美蘭欺負的角色,一副唯唯諾諾的老實人形象,雖然大家都看到他骨子裡的涼薄,卻總讓人恨不起來,實際上這才是許友仁最厲害的地方,他就是要用這樣「懦弱」的形象,讓女兒心疼他,同情他,為了讓他過得好一點,滿足他的各種算計和要求。
許半夏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她每次看到許友仁對妹妹倩倩的態度,眼中都會流露出一絲羨慕,那是她一生不曾享受過的。
她那麼拚命賺錢,不過是因為他跟許友仁的關係都是用錢維繫的,許友仁跟她要生活費,跟她要各種東西,都會對她難得表現出作為父親的一絲柔情,哪怕明知是假的,哪怕明知他難得露出的「慈父真情」都是有目的的,她也甘之如貽。
美劇《causal》里有句經典台詞:父母花了一生的時間在等待我們的感謝,我們花了一生的時間在等待父母的道歉,我們都等不到。
孩子無法選擇誰成為他們的父母,但為人父母,卻有機會選擇誰成為自己的孩子,你不喜歡孩子可以選擇不要,留下了,就該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許友仁這樣自私的父親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沒有,他們在需要擔起父親的職責時可以無賴地找各種借口撇清自己的責任,一旦孩子成材了,卻又以骨肉親情綁架孩子。
許半夏從小獨立潑辣,活得極為通透,但童年缺失的愛,讓她在面對許友仁時,總缺了一些狠勁,就像她被父親逼債時,她眼中是藏不住的冷,心中是暖不熱的冰,轉頭賺了錢,許友仁舔著臉拉著她去給女兒買鋼琴,她也淺笑嫣然地如他所願。
蔡康永曾說:那些缺愛的人,只要你給她一點點甜,她就能很滿足。
許半夏要的不多,只要許友仁一點點的愛,哪怕這「愛」是虛假的,是有目的性的,她也很滿足!
希望所有像許半夏這樣缺愛的姑娘,能早日尋到屬於自己的陽光和溫暖,而不是用犧牲自己利益的方式,試圖去獲得父母的愛和關注,一個自私自利、心中對你只有利益要求的父母,哪怕你傾盡全部,也永遠滿足不了他們的貪婪,更得不到你想要的愛。
唯有自救,方能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