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爾·阿佳妮1955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她擁有純凈湛藍的眼睛、嬌艷的紅唇、一頭烏黑飄逸的秀髮,被觀眾公認為是八十年代法國影壇「第一美人」。
阿佳妮的童年物質生活匱乏,生活環境暴力頻發,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到周邊地區藝術氛圍的影響,她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業餘戲劇表演。表演能讓她壓抑的情緒得到發泄,也能在演繹角色時毫無壓力地歇斯底里,因此她愛上了表演。
19歲時,她被法國鼎鼎大名的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看中,出演《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雨果的女兒,一舉成名,獲得多項大獎以及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這部電影也讓這位法國的美人名滿天下,她兼具東西方審美,長圓型的鵝蛋臉,輪廓柔和,線條弧度流暢,是最精緻秀美的臉型。
她最美的地方是她那雙動人的眼睛,滿懷深情,又常常帶著脆弱感。在阿佳妮的身上,總能讓人感覺到一種溫柔的氣質。
上個世紀的著名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說過,阿佳妮是他見過最美的女人!
阿佳妮不僅長相出眾,演技也堪稱是登峰造極,她獲得過五次凱撒獎影后,一次戛納影后,一次柏林影后,兩次奧斯卡提名。
尤其是在電影《著魔》中:割脖自殘、似要掙脫魔障般地竭力擺弄雙手、抬頭凝望時的閉口呻吟,還有那長達3分鐘的駭人長鏡頭——地下通道的歇斯底里,堪稱影史最瘋魔錶演之一。
這個長鏡頭的表演難度實在不容小覷,對體力、呼吸配合、身體協調性、情緒飽滿度都是極大的挑戰,還要忍受滿地的垃圾和泥濘。
《著魔》
影片是1981年上映,阿佳妮時年26歲,通過此片癲狂的極端的演技和拿到了1982年戛納電影節和法國凱撒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
影片整個都是挑戰心理生理的重口味獵奇恐怖電影,劇情讓人瞠目結舌,顛覆三觀,該片也因此曾被多國禁播,在美國刪減30分鐘才得以上映。
電影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女人被惡魔控制的故事,即「著魔」。
故事從安娜和丈夫馬克的爭論開始,馬克因為什麼事情很生妻子的氣,安娜卻無法解釋原因。看得出,他們正在經歷一次感情危機,丈夫因為工作每周只能在周末的時候拖著行李回家。
為了挽回婚姻,馬克辭去了工作,可等他回到家卻不見了妻子的蹤影,只接到她的電話,說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生活。
馬克翻箱倒櫃的搜尋妻子的衣物,希望尋找到妻子反常行為的蛛絲馬跡,果然發現了一張男人寫給安娜的明信片,「我從未見過神的光芒,直到遇見了你。」(亨利)
之後馬克和安娜之間的爭吵一次比一次激烈,每一次都讓兩個人精疲力竭,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為了查清妻子蹤跡,馬克雇了私家偵探跟蹤安娜,發現她果然有秘密情人,在一棟臨街的古老建築中。
然而蹊蹺的是,尾隨她進去偵查的人全都沒有再出來。他們全看到一個像魚的巨大生物,渾身附著著骯髒的綠色。凡是看到的人都會失去控制,渾身抽搐,驚恐萬狀,旋即被發瘋的安娜殺掉。隨著死的人越來越多,惡魔也漸漸變成人形。
馬克知道真相後,為了安娜到處掩藏痕迹,阻攔警察查案,最後和安娜死於亂槍之下。
全劇充滿著各種自我對立分裂的人和環境:在離開家庭和回歸家庭、出軌和忠誠中糾葛矛盾的女主,內心落入無盡黑暗糾葛、完全崩潰的安娜和單純陽光的「安娜」,奔波在現實中看似不關心家庭實則充滿真情的丈夫和看似給予一切、承諾所有完美,實際上只能帶來災難的複製人丈夫。
迷戀,著魔,佔有。也只有阿佳妮才能把這部歇斯底里的片子演出這麼詭麗的美感了吧。
《殺人的夏天》
1983年上映的犯罪片,阿佳妮化身復仇少女,神經質又美麗,瘋狂又脆弱,再現癲狂演技。
不愧是俏佳人界的女神,把一個活潑、嫵媚、風騷十足的復仇女演的極其到位。
本片改編自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陰差陽錯的悲劇性復仇故事。
在這部電影阿佳妮演的是一位叫艾麗的女孩,她放蕩狂野,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這是電影的旁白。
1976年的夏天,19歲的女孩艾麗娜·維克隨著父母搬到某個鄉下小鎮。艾麗娜青春亮麗,性感迷人,她的到來使整個小鎮的男性都陷入躁動之中,人們風傳關於艾麗娜的各種緋聞。
在此期間,綽號皮蓬的消防員弗朗利蒙多也深深迷上了艾麗娜。在一次舞會上,皮蓬和艾麗娜走到一起,繼而迅速陷入愛河。
然而艾麗卡接近皮蓬似乎另有目的,她的母親早年被三個人強暴,之後生下艾麗卡。許多年後,這個美艷的復仇女人重返小鎮,發誓手刃那三個男子……
前面是輕快的法式愛情片風味,沒想到突然話鋒一轉就變成了一波三折的古典復仇悲劇,不幸的結局震撼心靈,讓人印象深刻。
阿佳妮演純·痴·癲的瘋女人真是絕贊,結局倉促了點,整體可看性還是很高的。
圖文: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