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乾學,大家會立馬想到他初入仕途時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那又慫又怕的模樣,每次出場都自帶喜感音樂。
但是,大家都被他騙了。
他的「慫」,是在為後期上位做掩護,這也是他在職圈的處事風格。
隨著劇情的發展,徐乾學在仕途中經歷種種挫折後逐漸黑化,中年上位的他成了劇中的狠人之一。
那麼,接下來結合影視劇為大家繼續解讀《天下長河》的精彩劇情。
加入索額圖隊伍
朝廷分兩派,索相和明珠。
明珠選人謹慎且多疑,身邊多是些老官員,在朝廷上也有一定威望,很少選擇新人加入自己的隊伍。
索額圖則是來者不拒,只要是新人他都會主動示好,然後收入自己的隊伍,在索額圖的眼中,每個新人都是潛力股,說不定哪個人就會被重用,成為得力幹將,毋庸置疑受益最大的人就是索額圖。
可是,徐乾學和索額圖之間的故事比較複雜。
初入官場的徐乾學一直想找顆大樹,讓他更容易站穩腳跟,徐乾學就是這樣加入了索額圖的隊伍。
徐乾學是個文官,卻一心想要干點大事,於是,他主動向皇上請纓,督辦賑災銀一案。
皇上正想檢驗他選的探花是否夠格,就分配給他兩個任務,審問貪官以及協助派發賑災銀,然而,這兩件事徐乾學沒有一件做好。
徐乾學當欽差辦砸了差事,灰溜溜牽著毛驢回京,註定他的才華只能體現在筆杆子上,做不了實打實的大事。
當皇上問徐乾學:你站哪個隊伍?
徐乾學跪地小心翼翼地說:我是皇上的人,哪個隊伍都不站。
其實,那個時候皇上已經知道徐乾學和索額圖的事情,他只是想試探徐乾學的人品。
徐乾學「牆頭草」的態度,讓索額圖果斷放棄了他,皇上也認定徐乾學沒有可用之處。
在35集,徐乾學主動提出去修改明史,此後,就幾乎沒有他的故事了。
徐乾學是個聰明人,在被忽視的這些年,他利用自己的博學收了很多學生,他們都成了皇上的重臣,宮裡各類書籍的管理和修訂都出自他的手,慢慢地引起了皇上的重視,還升了官級。
徐乾學又開始不滿足了,他想再次回到索額圖的隊伍中。
當徐乾學得知皇上因皇太后去世一直閉門不上朝的消息後,他主動找到索額圖幫他出主意,他知道索額圖很樂於在皇上面前表現自己。
借著索額圖的手,他得以進入刑部,實現了文官、刑官兩手抓的夢想。
坑害自己的兄弟
為表忠心,他將自己的筆上功夫發揮到極致,寫了一本參明珠、靳輔和陳天一的摺子。
此摺子一出,反倒給了皇上一個除掉明珠的機會。
至於靳輔和陳天一,十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彈劾這兩人,可這次皇上因為要打仗想要動下游,被兩人當眾回絕。
後來皇上多次寫信想讓他們理解,妄圖各退一步,都被無情拒絕,使得皇上被眾人取笑,下不來檯面,於是皇上忍無可忍,只能殺雞儆猴。
皇上不可能殺靳輔,只好殺陳天一來立威,希望靳輔聽話,陳天一無官無職,對於皇上而言意義不大。
皇上指名讓徐乾學來審理陳天一抗旨不尊案,他不但沒有向皇上求請,還在參本上著重羅列了陳天一的各種罪名。
要知道,當年陳天一、高士奇和徐乾學可是拜把子的兄弟。
現在非但見死不救,還在背後狠狠踩了一腳,兄弟當到這個份上真讓人心涼。
劇中記憶最深的是,當他得知陳天一非殺不可時,他絲毫沒有流露出傷心難過的表情,反而很喜悅,這距離自己想要的位置又更進了一步。
徐乾學想成功沒有錯,但違背了做人的底線,他的狠,是踐踏自己的自尊心以及暗算兄弟換來的。徐乾學的結局悲慘,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