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楊麗萍在個人社交平台,分享了近況,引發了粉絲們的熱議。連續5場演出,奔赴在崗位一線。從她的表述來看,因為疫情的原因,巡演遇到諸多困難,但是為了給觀眾帶來視聽盛宴,每個人都全力以赴。
楊麗萍聲稱,每天睡醒之後就要演出,整個人非常的忙碌。與此同時,她的好身材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粉絲面前。值得一的是,不少人覺得,因為戴口罩的原因,多地都在緊鑼密鼓的防控,這位舞者此舉,頗有些不合時宜。
楊麗萍對舞蹈的熱愛,粉絲們有目共睹,為了可以在藝術道路上,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她放棄了做母親的機會。因為這一舉動,遭到了無數人的譏諷,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默默無私地奉獻。
此番盛裝出席,她整個人看起來消瘦了很多,很難想像這樣的年紀,還有迷人的小蠻腰。放眼望去,64歲的同齡人,基本上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迹。但是楊麗萍並沒有,從背影望去彷彿少女一般。
作為一名舞者,她一生放棄太多,這樣做真的值得嗎?一輩子沉醉在《孔雀舞》中,不少人覺得這樣的自我是一種病態。但是換個角度來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只要不影響別人,都合情合理。
憑藉獨創的《雀之戀》,楊麗萍名聲大噪,甚至當選「舞蹈協會副主席」。毫不誇張地來講,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舞蹈。一身華美的孔雀裙,是她標誌的舞蹈風範,孔雀公主是一個標籤,更像是一個「束縛」。
多數女人的認知里,結婚生子是最終的歸宿,家庭才算是人生的圓滿。但是對於楊麗萍而言,追求舞蹈的最高境界,舞台下的掌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了保證更好的展現,她頻頻因為指甲,登上熱搜。
每年花費18萬護理指甲,遭到了不少人的譏諷。如此龐大的數字,著實令人乍舌。但是換個角度來講,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付出和熱愛有什麼錯?楊麗萍的孔雀舞,必須要留長指甲,才可以展現出不一樣的靈魂。
對於她來講,獨創的舞蹈並非是工具,而是窮盡一生的藝術凝聚。哪怕是小小的指甲,她都用心呵護,這樣的堅持讓人敬佩。這些細小的因素堆砌下,她呈現了一個又一個唯美的身影,何嘗不是成功?
飲食方面的控制,對於吃貨來講,無法理解。但是十分嚴苛的自律,才是可取之地。成為舞者的那一刻,她就放棄了自己的喜好,多年來不吃米飯。偶爾的暴飲暴食,就是允許自己吃一個「蘋果」。
毫不誇張地來講,楊麗萍將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與此同時,因為這些小細節,也招惹到了一群人的「羨慕」。無論是身材,還是舞蹈方面造詣,她都完美的讓人挑不出任何的瑕疵。
疫情當下,多地展開了防控,要求儘可能地避免人員聚集。這個節骨眼上,楊麗萍展開巡演,無疑是將自己送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少現場的觀眾,第一時間給出了回饋,表示楊麗萍真的非常美。
而沒有看到的粉絲們,也在積極回應,直言希望早日相見。也是在這一刻,恍惚間我明白了,楊麗萍堅持下去的意義。作為一名舞者,她只想帶領每個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那種肢體語言的文化。
所謂的名利,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但也有不少人覺得,女人就應該做分內的事情。看到這樣的評論,筆者有點不明白。什麼叫「分內的事情」?結婚、生子、洗衣服做飯?是否女人的價值,僅僅體現在這些方面?
楊麗萍擁有過兩段婚姻,基本上都是因為「孩子」無疾而終,因為她想要保持完美的身材。面對外界的發難,她非常平淡,直言自己過得好就可以。沒錯,楊麗萍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僅僅只是喜歡舞蹈,她做錯了什麼?
在一群人的眼裡,她是病態的,也是一個瘋狂的人,但是這位藝術家,只是在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一生無兒無女是楊麗萍的選擇,我們以什麼樣的立場,去評判別人的生活?反觀那些步入婚姻的人,兒女雙全成為了全職太太,每天圍繞著鍋碗瓢盆轉,這就是成功?
不,成功沒有定義,發自內心地開心,才是最幸福的事情。我們結婚是為了幸福,幸福的定義是開心快樂。楊麗萍選擇舞蹈,也是為了開心和幸福。兩條不同的路目的一致,她何錯之有?
64歲依然在追夢的道路上,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這樣的人生讓人羨慕。畢竟有太多的人,進入到婚姻後,迷失了自我。青春最好的年華,忽略了夢想的光芒。而楊麗萍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反而成為了「奇葩」,這對她的付出來講不公平。粉絲們應該理性地看待,而不是抨擊和譏諷。
生活有很多種選擇,這個節骨眼上,這位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方式,弘揚藝術也沒有錯。只要每個人做好防護措施,視聽盛宴也是緩解焦慮。從楊麗萍的臉上,可以感受到朝氣和蓬勃,精神上足以震撼。
結語
苛責的要求,自律的生活,在她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為了舞蹈犧牲,聽起來非常的荒唐,但也是一種成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多年來的舞蹈歷程,見證了這個舞蹈家的蛻變和執著,那份驕傲才是最大的財富。
希望未來的日子裡,可以看到楊麗萍老師優秀的作品。從肢體語言中,去感受舞蹈的魅力。粉絲們也不要上綱上線,用自己的生活標準去衡量他人,不是理智行為。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