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2022年11月14日23:08:10 娛樂 100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近日,由楊冪、白宇主演的醫療情感關懷劇《謝謝你醫生》在CCTV-8騰訊視頻、愛奇藝熱播,引發了醫療行業及大眾的關注。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該劇改編自恆星計劃簽約作者笙離小說《ICU48小時》,以醫療情感關懷為切入點,視角鎖定在桐山醫院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講述了以「肖硯」和「白朮」為代表的醫護工作者們,以患者需求為先,在拯救一個個急重症病人的同時,也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和理解,並幫助患者和家屬重建生命希望的故事。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真實的人物塑造、專業的醫學把關、溫情的醫學倫理,該劇以真實為底色、以真情為鏈接,觸動了更多人的情感關懷,引發深層次的社會思考。

截止目前,該劇在CCTV-8的收視率持續破一且穩中有升,在騰訊視頻愛奇藝站內熱度持續走高。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據悉,《謝謝你醫生》一經播出,劇中「肖硯」和「白朮」非同尋常的男女主角人物塑造引發了大眾爭議,一個摩托車飈得飛快,性格外冷內熱;一個痴迷於研究咖啡豆,工作中「太過」鋒芒畢露——這樣的醫生形象合理嗎?

在「肖硯」的扮演者楊冪看來,這樣的「鮮活」正是最吸引她的地方,「這個角色最大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有打翻一些人們對醫生的刻板印象。比如她在搶救病患或者進行手術的時候,是非常專業的醫生形象,但私底下她會穿皮衣騎摩托車,很颯。誰說醫生就不能騎摩托車呢?」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演員白宇也認為,「白朮」是個非完美男主角,但他也是一個很純粹、有自己堅定原則的人,「其實他最看重的是患者是否得到最及時、有效的救治,這也是在前期他和肖硯在理念上的一些爭執。後期通過一個個不同病例的處理,他對醫生這個職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治的不光是病,還有心。」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正如白宇所說,「白朮」的成長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高光成長,從最初的完全理性到後期在情感上的共情,人物的成長更像是這部劇要表達的,去思考醫學和人的關係。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據悉,《謝謝你醫生》剛開拍的時候是2019年,整個劇組在真正的醫院裡尚未啟用的急診科區域拍攝,演員們能看到每天在醫院來來往往的真實病人。穿著白大褂的白宇就曾被認為是真正的醫生,「印象最深的是我穿著白大褂去上廁所,有患者會過來問我什麼科在哪兒,我都愣了一下,這確實感覺像醫生一樣。」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但演員畢竟不是職業醫生,如何演好醫護人員、把握醫生搶救時真實的狀態,讓觀眾看了覺得不假、真正的醫生看了挑不出刺,這成為了演員們最大的挑戰。

「這個角色最大的挑戰是對於醫術的一些詮釋。因為我們在拍戲過程中有病例,除了背醫療術語以外,醫療手法也很重要。比如手術,肖硯本身是一個有多年經驗的醫生,如果你在動手術的時候沒有很專業的一個手勢或者手法的話,就會讓人質疑可信度。」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楊冪在片場的專業度被白宇誇讚不已,「我覺得她(楊冪)很厲害。我們有很多專業的一些術語,我自己說得都非常費勁,就算你理解了,你也很難記住。但是我感覺她每次都說的很好,真的是很厲害。」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為最大程度的保證劇目的醫療專業性,劇組在劇集的籌備、拍攝、剪輯、後期的每一個環節,都邀請專業醫生全程「坐診」、嚴格把控。劇中不論是急診處置流程、氛圍感的高度還原,還是大量專業術語的正確運用,都讓劇情內容的可信度大大提升。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當一個醫生面對的不是疾病,而是患者,我們的使命就是陪伴他們,我們應該要陪著他們戰勝疾病戰勝死亡,就算不能,我們也應該陪在他們身邊,一起去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所以我認為醫學歸根結底就是人學。」這是劇中余茗茗不治身亡後,「肖硯」與「白朮」在江邊的對話,也是楊冪印象最為深刻的台詞。

「我以前本來覺得醫生就是治病救人,拍了這部劇才知道他們要了解醫學,更要了解人。因為醫生除了要想病怎麼治以外,還要想怎麼跟病患、家屬溝通,怎麼表達才穩妥。我們每一個病例後面都有一系列的故事,跟醫患之間的關係、跟家屬之間的關係,用什麼樣的方式交流他們更能接受醫生的提議。」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對此白宇也有同感,「醫生是幫助病人去戰勝病魔的一群人,沒有醫生希望病人不好,醫生和病人及家屬是一條戰線的,更像是一同面對病痛和死亡的戰友,雙方是平等且互相尊重的。」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在劇中,桐山醫院的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他們會盡全力為患者治療,卻也不忘在治療之外傳遞溫暖:當小患者只有一周生命,唯一的願望是給爸爸留下自己美麗的照片時,醫生會在保證她身體的情況下為她打扮拍照;當自閉症兒童的父親為給孩子治病,在醫院附近賣燒烤時,醫生會特意去買燒烤幫襯;當母親拒絕手術,醫生會聯繫遠在外地、情感隔閡的女兒,儘力緩和母女關係,以情勸說母親接受治療。

「這部劇不止是單純的聊醫術,或者是治病救人的一些常識,更多的是情感關懷。」說起這部劇能給大眾和社會傳遞一些什麼樣的價值,楊冪認為更多的是想強調醫生與患者間的健康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關懷。

「就如同『白朮』這個角色的轉變,」扮演者白宇深有感受,「從一開始只想著治病救人,到最後會對病人有情感關懷,是一個成長的轉變。」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謝謝你醫生》在劇本創作的時候加入了很多現實案例的參考,40集中展現了70個左右不同的病例單元,不僅僅是講醫療職業故事,也是通過急診科這個小窗口,講述發生在大眾身邊最普通也最真實的生活。

楊冪就曾經歷過想對醫生說句「謝謝」的故事。在拍攝《謝謝你醫生》期間,她的眼睛一度有些問題,「有隻眼睛整個是紅色的,那段時間沒有辦法工作和拍戲,後來治好了以後,我又跟認識的陶勇醫生去諮詢了一下這個事情。他告訴我這個病比我想像中要嚴重一點,也很細緻的告訴了我治療方法。我就意識到不要忽視任何身體發出的小信號,有事一定要諮詢專業的醫生。」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談到健康,白宇也分享了自己健康生活的小竅門,「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我覺得這個比較重要。希望大家能都能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謝謝你醫生》熱播,楊冪白宇分享幕後故事:醫生們不僅醫病也醫心 - 天天要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