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行業興起以來,各類權威獎項便層出不窮,能得其一,便可封為影帝。
正當無數影視人對這些榮譽趨之若鶩,甚至耗費一生去追尋時。
一項名為「金掃帚」的獎項卻悄然出現,並迅速成為焦點。
人家都是評好作品好演員,金掃帚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大張旗鼓為圈內爛片評獎。因此,從其誕生起就成了圈中人「敬而遠之」的存在,誰都不想榜上有名。
此獎可用一句歌詞來形容:我想要逃,卻逃不掉。
這不,第13屆金掃帚獎也於兩個月前開獎了,包貝爾、馬麗等人赫然在列。
獎,他們肯定是不太想去領的,這口氣,也不一定能順得下。
包貝爾便是如此。
近日有網友曝出疑似朋友圈截圖,見他發小作文把金掃帚獎主辦人罵得狗血淋頭,怒斥該獎項形式不正規,票數、評語都不是絕對透明。
說白了,就是不服。
從包貝爾的角度來看,有點情緒屬實正常,畢竟是花費大量心血才導出的電影。
但從客觀來講,這獎好像評得也沒啥毛病。
瞅一眼《陽光姐妹淘》的評分,4.5萬人打出的4.4,評論區吐槽聲不絕於耳。
再講內容,該片本來就是翻拍,片名原封不動,最多就是演員場景不一樣,這樣一來,即使片中有很多笑點,也挽回不了風評,就算有殷桃主演,也拯救不了評分。
罵主辦方的截圖一出,立馬有網友把王寶強搬了出來。
寶強就不過多介紹了吧?靠著一手「質樸化」演技,打得無數圈中老戲骨不知所措。
待到踏足巔峰後,王寶強決定任性一把,自導自演了一部《大鬧天竺》,最後和包貝爾一樣,成了金掃帚榜上之人。
結局是一樣,但王寶強對這一獎項的態度卻和包貝爾截然不同。
他不僅現身頒獎現場,親自上台領獎,還誠懇發言,點明自己的不足,承認作品還不太成熟,並表示會在這個獎項的鞭策下不斷學習和進步。
雖然之後王寶強沒再當導演,但他這番態度讓圈中人紛紛鼓掌,眾人直呼有格局。
對比之下,包貝爾就顯得有些不大氣了。
其實吧,坦然接受也好,怒懟節目組也罷,都只是他們對待同一事項的不同表現方式,不能太主觀地去分對錯。
況且得過金掃帚獎的又不止他倆,每個人的結局也各有不同。
有人獲獎後依舊是圈內一線,有人卻從此沉寂。
孫紅雷和甄子丹明顯屬於前者。
想不到吧,帥雷雷和宇宙丹也得過獎。
這兩位和王寶強一樣,都屬於成名已久的存在,孫紅雷靠劉華強一角火遍全國,即使過去快20年,再聽見「瓜保熟」一詞,還是不免頭皮發麻。
甄子丹更不用說,一手葉問從佛山打到國外,至今難有人能超越。
可就是這樣在各自領域都為天花板的演員,也有選片不慎的時候。
2010年,《戰國》劇組直接扔出1200萬讓孫紅雷來演配角,如此高的片酬,想必沒幾個演員能禁得住誘惑吧?即便女主是景甜。
孫紅雷稍作遲疑就應下了劇本,來出演孫臏。
等影片上映後他才發現自己大意了,投資1.5億票房才不到8000萬,北美更是只有6.8萬,最後豆瓣評分僅3.9。
如此爛片,金掃帚自然不會放過,直接給孫紅雷安排了個最失望演員獎。
甄子丹也好不到哪兒去,從2014年開始就各種接爛片,最後成功登上金掃帚榜,還連續兩部影片上榜(《冰封:重生之門》《西遊記大鬧天宮》)。
這兩位雖然都得過獎,絲毫不影響他們圈中地位,歸來仍然是實力派演員。
可杜海濤就不一樣了,明明是主持人出身,非要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拍一部《快樂到家》來紀念友情,結果呢?3.9分的影片,可能就只有主演快樂了吧。
杜海濤也是不負眾望,拿下最失望演員獎。
初次轉型就拿下圈內「最高榮譽」,想必杜海濤內心是崩潰的。
之後他便再沒有拍過電影,從此在影視圈沉寂。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太多太多。
但最後還是那句話,每個人對待金掃帚都有不同的態度,能像王寶強一樣坦然面對自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