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2022年10月01日10:05:03 娛樂 1873

說起成龍,他的標籤就是拚命。拍攝的電影都是自己,從來不用替身。那說到成龍的電影為什麼拍一部少一部?其實原因很簡單,就這樣的拚命的行為,他身體也經不起折騰。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1985年,《龍虎兄弟》在南斯拉夫取景拍攝,其中有一個危險鏡頭讓所有人都犯了難,這個場景看過影片的應該知道,需要成龍從一睹高牆藉助幾公分粗樹,跳到對面的牆上,而距離地面的距離高達15米,為了呈現最佳效果,底下全是石頭,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於是成龍先試了一下,跳了兩次,拍攝的都非常成功,可剛要收工的時候,成功覺得還能拍攝更好一點,但這個時候樹枝已經承受不了他的重量,在成功終身一躍,卻出現了意外,樹枝斷裂,頭骨直接斷裂,緊接著劇組醫生趕緊拿止血棉,去發現無濟於事,必須要儘快手術才行。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眾人把成龍抬上車,不斷和他說話,讓他保持清醒,開了一個小時,終於找到個破舊簡陋的醫院。恰好一位瑞典名醫將他從死神邊緣拉了回來,為了不驚動遠在澳洲母親,關於他受傷得到消息一直在控制傳播,電影因此停工一年,這次,是成功離死亡最近的一次。當成龍痊癒後,第一時間趕到了片場。當時有一場戲,是從懸崖跳到熱氣球上,沒有替身,沒有輔助工具,如果稍微發生點偏差,那麼成龍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好在他一躍而下,成功落在指定位置。他的成功不是偶然,如此拚命的原因卻很簡單,如果他不去拍,那麼中國電影如何在世界上立足?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1980年,成龍去好萊塢闖蕩,公司想要把它複製成第二個李小龍,所以在拍攝風格上要求他。動作一板一眼,顯然這和成龍以往的風格截然不同,演起來感覺非常的不舒服。無奈之下,選擇了離開好萊塢。後來公司勸他回去,可意見不合,還和導演鬧僵。這時候,成龍明白靠別人永遠拍不出好電影,於是他在冒險的路上越走越遠,開始拍別人不敢拍的戲,拍別人不敢做的動作。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拍攝《A計劃》的時候,成龍需要從15米的鐘樓跳下,因為害怕,他掙扎了幾天,喊來洪金寶給自己助陣,就在害怕憂鬱之時,成龍一躍而下,自由落體摔下後,摔斷了脖子。成龍這麼拚命,也就換來觀眾享受的那幾秒。後來在拍攝《警察故事》的時候,他從二樓跳下,骨盆移位,差點癱瘓。在商場從幾十米長的燈管跳下,手皮硬生生被撕裂,主演張曼玉林青霞當時被 嚇得大哭。在國外拍攝《紅番區》凌空從20米兩棟樓之間跳過去,這無疑就是在玩命,這一次除了左腿被摔斷,還成功跳進了好萊塢。以上的片子,滿滿充斥著成龍對待拍攝電影那種認真程度,他的每一次動作,看的都是心驚膽戰,所以他身邊遍布了舊傷。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成龍實現了讓中國功夫、中國的電影走向了世界的夢想。拍攝《十二生肖》的時候,年過半百的成龍依然在拍戲,因器械斷裂而受傷,而這一摔讓他喘不過氣,經過簡單處理,又繼續工作,而此時的成龍已經是58歲。在這部電影中,也注入了愛國的情懷,上天入地跳火山,只為將國寶奪回。

成龍:開顱手術險些喪命,一生都在拚命中度過,全身都是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我認為,成龍作為電影人,並不是單純拍攝任務,而是把電影拍好,把其中每一個細節都能完美地呈現給大家,這也是他作為電影人心中的信仰。2016的,成龍拿到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是首位拿到此獎項的華人,足以見得成龍這塊金字招牌的分量到底有多重,而他更是唯一活著的傳奇。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