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神隱許久的王菲發布了新歌《歸途有風》,這是她為電影《萬里歸途》演唱的主題曲。
意料之外的是,天后王菲的新歌並沒有掀起多大波瀾,與周杰倫發布專輯時的盛況相比,王菲的新歌可謂是悄無聲息。
當然,這並不是王菲的問題,而是整個華語樂壇「病」了。
仔細想想,如今市面上真正流行的新歌,大多是短視頻平台刷出來的「神曲」,沒有太多音樂性和藝術性可言。曾經被奉為天王、天后的歌手,現在也開始另尋出路,比如那英。
那英這些年在綜藝屆頗為活躍,一開始,她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國好聲音》擔任導師。
她在評價章子怡擔任《中國最強音》導師時說:入行如隔山,我祝她成功吧。
慢慢地,那英也開始把手伸向別的行業,不再滿足於音樂圈。比如《乘風破浪的姐姐》,屬於唱跳圈,那英分別參加了第二季和第三季。
雖然那英不會跳舞,但她會唱歌,紮實的唱功搭配簡單的舞蹈動作,勉強稱得上「中年唱跳女愛豆」。
再加上那英「虎了吧唧」的直爽性格,她在《浪姐》舞台是圈粉的。
可是,那英「膨脹」了,她要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指點江山」,比如《脫口秀大會》。
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的淘汰賽階段,那英擔任領笑員,從她的話語中就能判斷出:她壓根不怎麼看脫口秀,對這些脫口秀演員也不怎麼熟悉,完全是個 「外行人」。
作為領笑員,她不僅說不出有營養的點評,還搶著拍下大張偉的燈,隨意打亂比賽規則,讓一向擁有大局觀的大張偉都快崩潰了。合理懷疑這是那英在《中國好聲音》舞台留下的後遺症。
觀眾對那英在《脫5》上的表現大失所望,然後又得知她在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會2》上擔任飛行導師。
幸好,《喜劇大會2》還有黃渤、馬東這種有梗的導師「兜底」,那英只需要作為「吉祥物」時不時插上一句話,不至於影響整體節目的觀感。
看完那英最近的綜藝表現,「隔行如隔山」這句話,同樣可以送給她。所謂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不是誰都能跨界成功的。
為什麼這麼多綜藝節目,願意邀請那英呢?一方面是她有國民度,另一方面,或許是她是內娛為數不多的「活人」。
那英那句「最煩裝X的人」在中文互聯網廣為流傳,早年她在採訪時怒懟記者的真性情集錦,更獲得了超千萬的播放量。
毋庸置疑,那英早年輕絕對是「耿直明星」的代表人物。可現在的她真的耿直嗎?
從2012年登上《中國好聲音》的舞台上算起,那英已經在綜藝屆摸爬滾打十年了。
近期,李玟在《好聲音》錄製現場質問導演:為什麼73分的選手有第二次機會,88.3分的選手沒有第二次機會,這公道嗎?
看不慣節目組暗箱操作,歌壇天后、綜藝小白李玟選擇硬剛。
陳奕迅曾擔任過一季《好聲音》的導師,之後他就再也不去了。錄完整季節目後,陳奕迅在訪談節目里爆料:第一次錄製落選的女選手,竟然在第二次錄製時返場了,他還疑惑,為什麼選手有兩次機會?
但第二次海選時,陳奕迅依舊沒有拍燈,這時導演直接對他和那英說:老師拍一下燈吧!
就是這種不怎麼公道的歌唱節目,那英一口氣錄製了7季(5季《好聲音》,兩季《新歌聲》),帶出3個冠軍。看來那英對節目的各種暗箱操作,早就適應並且習以為常了。
如今年過半百、深諳綜藝套路的那英,早就沒有年輕時的犀利與銳氣了,所謂的「活人」,基本也來自於她早年間犀利發言的「濾鏡」。
那英引以為傲的歌唱事業,近幾年發展得如何?她上一次出新歌,是2016年的《NASING》;上一首傳唱度高的代表作,是2015年的《默》。
如此算來,那英「不務正業」已經有6年了。
當然了,那英不出專輯、不發新歌,並不是因為她不會唱歌,而是因為華語樂壇的「生態」環境不好。
實力派歌手發新歌,實體專輯沒人買,數字專輯賣不了幾張,大概率回不了本。
但是流量明星、愛豆經常發新歌,因為他們的歌會有粉絲買單,不管好不好聽,都能賺錢。
例如那英這類歌手,早早就有了自己的代表作,既然音樂環境不好,索性就不發新歌了。
鄭鈞曾在採訪中說:排行榜里的歌,十首有九首聽不下去,如果當年我聽到這些東西,我肯定不會幹這行,沒意思。
所以,觀眾會看到大批老前輩放下身段,紛紛進軍綜藝市場,賺錢嘛,不磕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