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舊活躍的男港星中,鄭嘉穎無疑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熟悉港劇的觀眾都明白他的演技。
而在鄭嘉穎的代表作之中,《怒火街頭》這部劇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
他憑藉這部劇,一口氣拿下了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最受觀眾喜愛男角色」、「tvb人氣大獎」三項大獎。
「low霸」羅力亞也成了鄭嘉穎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演這種雙面浪子簡直帥到飛起。
只可惜由於片名原因,這部劇如今被很少觀眾關注到,但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幾乎都會感嘆於鄭嘉穎的演技。
《怒火街頭》在2011年播出,因此這部劇不可避免地沾染上當時港劇流行的特點:亂起名字。
初看劇名,我以為是一部飛虎隊或者衝鋒隊題材的警匪片,誰知道是律師戲。
這部劇的片名其實和本身的劇情並不是緊密貼合,但對於那個年代的港劇而言,片名是什麼並不重要,看劇的觀眾往往更看重劇中的演員都是誰,以《怒火街頭》強大的演員陣容,當時這部劇收穫了不少觀眾的青睞。
之所以說《怒火街頭》是鄭嘉穎職業生涯標誌性的作品,是因為鄭嘉穎在這部劇中拋棄了傳統的斯文形象,以一個痞子律師的形象和觀眾見面。
除了形象的改變之外,鄭嘉穎還和自己的貴人王心慰告別,這是從業以來第一次和王心慰分道揚鑣,要知道後者幾乎每部作品都是為他量身定製男主人設。
其實當時很多觀眾都質疑鄭嘉穎的決定,離開一個青睞自己的監製是很危險的事情,演藝圈中從來不缺少原本前途大好的人,卻在轉型後事業一落千丈的例子。
原因就在於熟悉的監製往往會和演員有默契,同時在劇本設計開始,監製就會根據演員本身的特點設計角色的表現,從而達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而當我們看過《怒火街頭》的劇情,並不難理解鄭嘉穎的選擇。
這部劇以律師題材為特點,鄭嘉穎飾演律師羅力亞,原本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律師,但在隱退數年後成立了一家專門為窮人服務的律師事務所。
在和同伴的努力下事務所成為當地居民的法律好幫手,然而麻煩卻在不知不覺間找上羅力亞。
《怒火街頭》這部劇聚焦於法律公正這個社會元素,不同於其他描述律師精英的電視劇,這部劇紮根普通百姓。
劇中的羅力亞和同伴致力於為普通人提供法律支援,並且還為了拯救心上人和反派的律師打擂台。
這樣幫助弱者和英雄救美的元素放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若是這部劇在當下播出,我想同樣會有不少的觀眾喜歡。
可以說鄭嘉穎的這次轉型是成功的,他沒有拘泥於一成不變的斯文先生形象。
在這部劇中他原本是個衣著光鮮的律師精英,但在良心發現下急流勇退,並在沉寂多年後投身公益事業。
在劇中羅力亞從一個精英變成流里流氣的痞子律師,這樣的形象轉變其實也象徵了鄭嘉穎本人的轉型。
除了鄭嘉穎之外,這部劇的女一號胡杏兒同樣是成功的關鍵,在港劇中女主往往是充當花瓶的角色,但在《怒火街頭》這部劇中,胡杏兒不僅勝任了花瓶的角色,同樣用自己的精湛演技將一個女律師的形象演活了。
其實若是我們去追究人設,會發現導演的獨特心思,鄭嘉穎、胡杏兒、石修分別代表了不同階段的律師形象。
可惜的是,即便《怒火街頭》在當年獲得不少觀眾的追捧,但現在已經很少有觀眾能夠關注這部作品。
一方面是因為片名無法準確體現作品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劇依舊是傳統的男女主合體打BOSS的設定,對於新時代的觀眾來說,這部劇的劇情未免顯得有些單純。
總的來說,《怒火街頭》應該是港劇中較為獨特的一部作品,它不僅是一部職業題材的作品,同時它還將視角放在底層百姓的身上,這對於任何一部作品都是難得的表現。
如果你對職場劇別有一番喜好,那麼這部作品應當能夠帶你享受一出別開生面的好戲。你認為鄭嘉穎在這部劇中的表現是職業生涯最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