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2021年10月01日18:55:07 娛樂 1577

前言:

各位讀者朋友們,隨著當今社會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相信醫院,相信自己的疾病終究可以被治癒。可是這份相信,放到癌症的身上,就不復存在了。多少年以來,癌症始終以一個野蠻惡魔的形象,盤踞在民眾們的心中,帶去揮之不去的陰影與恐懼。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一個人一旦被確診出了癌症,首先心理防線就崩潰了,好像癌症真的可以在某一個瞬間帶走人的性命一樣。大陸女歌手張咪在被自己確診為癌症晚期以後,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積極治療,300天後完全治癒。她到底是怎樣抗癌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女歌手張咪的故事。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歌手張咪)

一、逆境重生,向陽而生

出生於1965年的中國內地女歌手張咪還有模特以及演員等多重身份。她在自己25歲的時候以歌手的身份成功出道,此後也積極地活躍在觀眾的視野之中,為自己積攢了一定的人氣。她本來已經以歌手的身份進軍演藝圈,但是因為當年與毛寧的爭唱事件,只能暫別演藝圈。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張咪一家三代同框)

在這個歌手和偶像不斷有新人的加盟的時代,張咪好像真的成為了過氣女明星了,好多年輕一代的朋友或許根本就不認識女歌手張咪。但是,不知道她的名字沒有關係,她可以用作品說話。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年代純愛催淚劇《山楂樹之戀》,正是由張咪演唱主題曲

張咪被確診為癌症是在2019年接近年底的時候。這個時候,相信大多數朋友都不會忘記,因為這正是那場歷時近兩年、至今都還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著重大影響的疫情開始的時間。當時的張咪尚在國外,疫情的異軍突起本來就已經出乎她的意料,癌症更是火上添油。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向她的粉絲朋友們訴說著「以前從未想過『癌症晚期』這個字會和自己有所關聯,甚至拿到確診報告時,都無法相信眼前的白紙黑字是真的。從絕望到接受的過程有些冗長,因為觸及到生死的命題,我突然對『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多年的歌手經歷讓張咪變得對文字非常敏感,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顆敏感的心,才能把每一個字都寫到點上,讓看到的人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心理活動,讓看的人真正與她感同身受。在疾苦面前,善良的人總是多於惡意的人,微博上鼓勵張咪積極抗癌的人越來越多。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張咪在一開始被確診為癌症的時候,的確質疑過、絕望過,這一點從她的文字中可以很好地看出來。但是不出人意料的是,她一直在積極地抗癌,絕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從她的文字中,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從容與淡定。一個如此從容的人不會任由自己走向死亡。

歌手張咪所患的是扁桃體癌,而且被檢查出來的時候,她已經到了晚期。很多人單單是得到這一個消息,就已經振作不起來了。但是張咪不同於常人的一點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堅信堅持走向勝利。就是在這樣的堅定信念下,張咪在300天之後成功戰勝病魔,轉危為安。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歌手張咪抗癌成功,不僅讓她自己有了「重獲新生」的感受,也在無形之中帶給中國千千萬萬癌友最好的鼓勵。張咪根據自己的抗癌經歷,寫了一本叫做《逆境重生》的書,書里告訴了讀者朋友們自己到底是做了些什麼才成功抗癌的。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扁桃體癌。

二、扁桃體癌的前世今生

歌手張咪最開始是沒有想到自己會患上癌症的,更不要說是什麼聽都沒聽過的扁桃體癌。因為張咪其人在生活中就非常注重健康,既不抽煙也不酗酒,而且很難得的是她連熬夜的情況都非常少見。正是因為這樣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讓她在患病初期不以為意,發現時已是晚期。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在初期,張咪其實已經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很明顯的不適癥狀:嘴巴難以張開,吞咽也變得非常困難。大家常說「民以食為天」,好多人都把這句話當成玩笑話來說一說,實際上,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正常的進食無法保證,真的會很令生活質量下降。

那時還在加拿大的張咪也是因為自己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所以才到醫院就診。但是那時的她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經過一段時間的錯誤治療,她發現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才換了個方向檢查,這才知道自己已經到了扁桃體癌晚期的地步。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扁桃體癌是一種起源於人體口咽兩側壁扁桃體窩內的噁心腫瘤,在全身腫瘤發病率中佔到0.5%。雖然概率如此之小,但是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到了40至60歲的年齡階段,發病概率只會越來越大。而且扁桃體癌也是口部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值得被引起重視。

如果想要在醫院裡檢查出扁桃體癌,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體扁桃體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容易發炎的器官,如果僅僅是扁桃體發炎導致的身體不適,將扁桃體切除即可。但是如果將扁桃體癌誤診斷為是扁桃體發炎而隨意切除扁桃體,只會加重病情,並不會有療效。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目前醫學上確診扁桃體癌的主要依據是有兩種,一種是頸部淋巴結切檢,另一種則是扁桃體切除病理檢查。另外也可以通過血常規、HPV監測還有腹部B超等各項檢查,從而判斷扁桃體腫瘤是否在身體里發生病變和遠處轉移。

歌手張咪患上扁桃體癌之後,是做了什麼才成功抗癌的呢?她的主治醫生當時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建議她通過手術,切開右臉,割掉癌變的舌頭。但是,張咪的病情比想像中發展得更快也更嚴重,如果輕易進行手術的話,恐怕癌變部位是切除了,但命也沒法保住。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咪只能選擇過程緩慢又痛苦的放療和化療,期待腫瘤縮小以後可以順利進行手術。化療中的張咪時常感到痛苦。她的手指頭還有手指甲蓋統統都變成了黑色的,並且她每走一步路都像腳底有針在扎一樣疼,頭髮也每天大把大把地往下掉。

雖然治療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張咪自己卻鼓勵自己到:「正是因為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每天的痛苦,所以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的確確是活著的。」讓張咪感到高興的是,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對著痛苦和未知,還有那麼多愛她的和她愛的人陪在自己的身邊。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三、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

歌手張咪在自己抗癌成功以後,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通過出了一本有關自己抗癌經歷的書,來鼓勵萬千尚處在癌症痛苦之中的患者千萬不要放棄生的希望。而在我們平日的生活里,我們該如何通過健康生活來預防癌症的發生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保證每天一個好覺。雖然加班熬夜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從醫學角度來看,要想很好地預防癌症,首先就是要保證一個非常良好的睡眠。因為睡眠不足不僅會讓人第二天感到精神不濟,還會造成人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沒有,癌症就來了。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2.堅持運動。俗話說得好「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這句話可不僅僅是一句宣傳標語那麼簡單,它背後所折射出來的,是「運動是疾病的剋星」這樣的真理。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對疾病有更強的抵抗力,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進行規律運動鍛煉。

3.少抽煙少喝酒。在很多人的眼裡,抽煙喝酒似乎並不是一件可以對人體造成多大傷害的事情,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關於長期抽煙喝酒依舊活得健健康康的人見得多了,所以也不把抽煙喝酒的危害性放在心上了。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但是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偶然的,而非必然的。哲學家們常常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一個疾病、一種天災人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概率很小很小,但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卻是100%」。希望這句話能夠引起大家的思考。

4. 規律飲食。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通過食物來預防癌症是生活中最長效也是最有用的方法。這就意味著,健康的膳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要想預防癌症還是得吃對食物才行,飲食不當是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的。

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到底做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結語

通過歌手張咪的抗癌經歷,相信好多人都在心中重新飄起了希望的大旗。看起來那麼不可戰勝的癌症,在人們讀了張咪的故事以後,好像也變得沒有那麼無懈可擊了。歌手張咪成功抗癌、逆境重生的事情,真的可以給現實生活中的好多人帶去生的希望。

希望有了張咪的抗癌經歷以後,廣大讀者朋友們能夠更加豁達地看待人生之中所遇到的那些疾苦。有的事情,我們經歷了不一定會成長,但是一定有意義。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癌症亦是如此。希望大家在面對生活中的其他困難時,也能像張咪一樣無所畏懼。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