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2021年09月29日23:13:09 娛樂 1368

近日,一個熱詞,榮登華語網路流行語榜首:

社交牛*症。

指在陌生人面前毫不怯場、侃侃而談、自然散發魅力的人。

各大平台,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Sir還注意到一個奇怪現象:

最羨慕「社牛」的,恰恰是「社恐」們。

「社牛」自信的談吐,毫無包袱的強大氣場,無不讓「社恐」人齊呼:

好想得那個病!

得病不至於,但交個朋友還是有好處的。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Sir今天就要隆重介紹一位「老朋友」。

常常自稱「社恐」。

實則,妥妥「社牛」

說完,他自己都憋不住樂。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對,竇文濤

他和他的「社交節目」,終於又回來了:

《圓桌派第五季》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真·冷門綜藝。

做到第五季,依舊跟火不沾邊,許多人都不知道它開播。

但是,觀眾粘性是真強。

第五季一開播,開分9.3。

眼巴巴等了兩年的老粉,喜大普奔,一臉滿足:

一檔不可能給低分的節目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聊出了刀光劍影的感覺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回顧過往,系列均分9+。

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下飯神器。

啥原因?

作為一檔語言類綜藝,這裡面不光有語言的魅力。

更有感受的魅力、碰撞的魅力,以及,理想的魅力。

01

真實

不同於其它節目,要麼有狂拽酷炫的燈光舞美,要麼有翻山越嶺的聲勢浩大。

圓桌派》聲量很小,模式極簡

四人,一炷香,聚在桌前。

桌上放些瓜果小吃,圍繞一個話題侃天侃地,像極生活里三五好友聊天。

香燃盡,話題便戛然而止。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模式雖簡約,但內容可不簡單。

比如許多人提到的「真實」

若用節目方的solgan來說:不設劇本,即興聊天。

在Sir看,這個「真」,也是「直」

直率,不預設答案,不絕對「正確」。

直言,即使觀眾未必想聽,敢聽。

第一期,聊到職業運動員的天賦。

馬爺一句話,戳破多少人心裡的肥皂泡:

你說任何人經過刻苦的努力

都(能)成為世界冠軍這是不可能的

天賦我原來認為佔60%

我現在甚至認為佔80%

這80%是上天給你的

你沒有 憑藉你努力 你是沒有這個

一定要說真話

你不能瞎鼓勵人家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不少人,限於身份、場合、位置,不說真話。

只想,只能,只敢說正確的話。

Sir當然表示理解。

但有時。

最能體現真話與否的,往往是人下意識的反應。

而不是提前一周準備好的稿件。

Sir篤信,鮮少有人能未經專業訓練,就在問題打來的一秒鐘內,靠精巧話術掩飾自己的內心。

這方面,竇文濤就是個頂尖高手。

第一期請來原國家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

竇文濤拋出一個問題:

本屆奧運會,「伊藤美誠在技術上怎麼差過孫穎莎」?

嚯,上來一記直球。

見慣風浪的鄧亞萍只能大笑,一時沒想好怎麼答。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當然,《圓桌派》是不可能放過誰的。

組織一番語言,她才給出分析:

伊藤的優勢是搏殺狠、速度快、氣勢足,但實力不夠厚。

而孫穎莎好就好在,扛住對方氣勢,毫不示弱,穩打「實力球」。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咳咳,越來越有意思了嗷。

沒完。

這個「真」,還體現在「專業」:

真材實料,乾貨滿滿。

讓專業的人,聊專業的天兒。

鄧亞萍,實力、地位不用多說了。

十四年的運動生涯里,拿過十八個世界冠軍。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她如何看待當下世界乒團?

一番總結,老「凡爾賽」了:

把這個技術要求降低

其實主要還是有利於更多的人

能跟我們能夠有相抗衡的能力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語出驚人,不掩飾真實看法:

現在我們有一些運動員動作(太誇張)

具體運動員我就不說了,日本隊的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 伊藤發球被網友稱為「鹿回頭」

哈哈哈,作為一名老粉,Sir就直說了:

就是愛看這些嘉賓,以最通俗的語言,抒發積澱了幾十年的見解、觀點。

而最難得的「真實」,還體現在「吵」

不是為吵而吵。

而是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必然會產生另一種角度,另一個聲音。

幾人聊「鹿回頭」聊得起勁,馬爺在旁冷靜分析。

這是一個文化上的差異:

它實際上是個文化問題

日本文化它很注重這種儀式感

我們是講究實用

你看她(鄧亞萍)那時候都是很實用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 都按一個路數去發球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她有她的態度,我們有我們的態度。

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寬泛去看待嘛。

總之。

《圓桌派》的真實,是流動的:

真實的想法,包容的聲音。

在現實主義的外殼下,包裹著理想主義的內心。

02

平視

熟悉《圓桌派》的朋友。

想必對它除「真實」以外,還能達成一個共識。

在這裡,沒有什麼所謂的「角兒」。

到誰的專業領域,誰就多說,其他嘉賓發散聊。

打工、租房、兩性、人設等話題,就各自說各自的見解與態度。

到了知識薄弱處、盲區里,誰有什麼不懂,就大膽發問。

輪到誰說話,就給誰一個近景。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嘉賓拋出某觀點後,還會切個全景,讓你看到其他三位嘉賓的反應。

誰說到重要處、動情處,給他一個小特寫。

僅此而已。

給某人一個仰拍?

不存在。

高高在上的檯子?

沒可能。

睥睨天下的點評?

想多了。

這也是節目solgan的下半句:平等視角,智慧分享。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而平等、平視,不僅表現在布景、鏡頭。

還體現在人。

嘉賓們多的是闡述自己的觀點,或者講述自己的見聞。

說回上面,聊到運動員打球風格。

竇文濤:允許擠眉弄眼。

馬爺:在高強度體育運動里,加強了娛樂性,看著多開心。

許子東:我們羽毛球隊還愛喊【嗶】呢。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平視感,在節目整個系列,可以說一以貫之。

第4季第4期,竇文濤發問:「怎麼來釐定老闆布置的工作,需不需要員工超長工時來完成。」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周軼君說,法國有個東西叫「失聯權」。

下班之後可以不回老闆的消息。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梁文道說,年輕人的996,現實可能更嚴重。

因為「996」還沒計入每天的通勤時間。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馬家輝說,工作日人們被剝奪太多,周日必須好好休息,才能「補回工作那部分」。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現象很多,觀點也很多。

但他們只是展現,不會按著你的頭說:這觀點你必須接受。

你完全可以持不同意見,或挑選其中一種接受。

或觸類旁通,拿來運用到學習、工作與生活中。

如同竇文濤對節目秉持的理念:

平視,因為我們「等量齊觀」。

我的嘉賓都持有強觀點,《圓桌派》對於所有觀點都是等量齊觀的。

我相信嘉賓的觀點都並列出來,我們不定是非,觀眾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自己的思考決定更認同誰,這比我們提供一個結論對人的生活更有好處。

03

非主流

這種平視,在竇文濤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甚至,他帶有一些低姿態。

形容梁文道時,說他淵博。

描繪許子東時,說他「刻薄」。

到自己呢?

「輕薄」。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這種自嘲在《鏘鏘三人行》時期就頻現,比如「《鏘鏘》的嘉賓有風骨,《鏘鏘》的主持一身媚骨。」

但。

這輕薄小王子著實令人歡喜。

為什麼?

當了幾十年文化類節目主持人的他,真就講不來陽春白雪,吟不了風花雪月?

當然不是。

第一期中,鄧亞萍復盤多年前的比賽,提到一個詞「技戰術」。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即,打贏一場比賽,既要靠技術,也要看戰術。

竇文濤一句話,就總結了重點:

「在高度專註下,心要像鏡子一樣,心態出現一絲漣漪,手上就失准了」。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胸懷著知識分子的學識,說的是任何人都聽得懂的話。

Sir以為,觀眾恰恰就是喜歡竇文濤的低姿態。

以及用低姿態散發出的市民氣、人情味。

的確,這在當今國綜擠破頭想博出位的市場中,顯得「非主流」。

但Sir尤其懷念這樣的「非主流」。

其實不止Sir一個。

呼蘭用段子反諷過。

他選擇說脫口秀,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用買票。

但一路說到今天,如果再有記者問他。

他就要說「那是為了把歡樂帶給人間啊」,然後記者還沒咋滴,他倒被感動地一把鼻涕一把淚。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大張偉直言過。

《樂夏》第一季里,他是超級樂迷。

看完盤尼西林樂隊表演,他很不解。

歪頭眯眼向他們主唱發問:「有人說過你裝么?」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最近因賈樟柯新片「翻紅」的余華,調侃過。

一則N年前的訪談。

1998年,他跟莫言王朔蘇童去義大利參加遠東地區文學論壇。

主辦方給他們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寫作」。

余華說,為了睡懶覺還掙錢;莫言說,為了買皮鞋。

只有蘇童「純潔」。

準備的稿子最「正經」,如何熱愛文學熱愛寫作云云。

可也只有蘇童,最終覺得「丟臉」。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丟臉,為什麼蠢?

作為根正苗紅的文學青年,又有《妻妾成群》等代表作。

Sir絕對相信,蘇童說的是真話。

但。

真話說多了,容易形成範式和表演。

《圓桌派》,更像是對這些範式和表演的平靜反擊。

冷清且長壽,不張牙舞爪。

它更像是,志趣相投者的一次隔空擊掌,久未謀面的老友間一段秉燭夜話。

因為懂它,便再割捨不了。

《圓桌派》走到第五季,嘉賓我們依舊熟悉。

除了已經登場的鄧亞萍、許子東、馬未都

還有陳佩斯、周軼君、陳曉卿……

Sir不知他們會在哪一期出現。

但只要看到。

Sir猜,肯定有人就會笑著在心裡唱: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裡。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

這被低估的冷門綜藝,開播9.3分,他說得「真話」你未必敢聽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李尋歡不作樂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