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2021年09月22日23:20:23 娛樂 1178

橘子洲頭,人們站在江邊眺望遠處的城市景觀,鏡頭外,觀眾正通過一場系列慢直播,欣賞這座城市的江邊月色。

9月7日至9月21日,每天19:00至22:00,在三個小時時間裡,湖南衛視新媒體《我們一起看月亮變圓》中秋特別企劃慢直播從橘子洲開啟,一江一景,一城一色,當華燈初上,萬千觀眾走進這場慢直播,一起看月亮爬上來。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15場慢直播,15次月升月落,在慢直播中,既有月圓之美,也有詩歌、童話、美文等朗誦。跨越長沙、武漢、海口、貴陽、成都、漠河、拉薩七地,這場在全國展開的慢直播大行動,藉助慢直播的陪伴感,以溫暖治癒的新媒體影像方式,為中秋之夜帶來特殊的祝福和希冀。截至目前,該活動累計觀看量近千萬,在湖南衛視抖音、微博、視頻號等平台,萬千網友一起在線「追月」。

五大篇章

在慢直播中觸摸文化之美

根據月相變化,橫跨半月之久的慢直播《我們一起看月亮變圓》分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五大篇章,直播呈現了月亮從新月到滿月的過程,對於不少觀眾來說,或許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沉浸式的觀察陰晴圓缺的全過程。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水波蕩漾,新月初上,城市燈光秀光彩奪目。《城裡的月光》《燈火里的中國》《一起看月亮爬上來》《左手指月》等經典歌曲,帶領觀眾回憶起往年中秋之夜的美好之景。

不僅連麥全國,為觀眾提供雲打卡的空間,直播中,張含韻胡夏蔡程昱,主持人靳夢佳劉燁等嘉賓還帶來美文朗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蟋蟀吟》,老舍所作《四世同堂》的片段等詩詞散文,不管是北平之秋的美,還是秋夜蟋蟀的鳴叫,都為慢直播的畫面增添意境。同時,嘉賓朗誦內容的引入,也讓慢直播帶來聆聽電台節目的懷舊感,為直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效果。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此前,湖南衛視曾在官博發起「我們一起看月亮變圓」湖南衛視新媒體童聲徵集活動,讓孩子用詩詞歌句祈願中秋。慢直播中,小小朗誦家們念誦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詩詞美文。跨越不同年齡群體,一場慢直播,也在合家歡的觀看效果上做出新嘗試。

為觀眾提供特殊的賞月方式,聯動全國多地進行直播雲打卡,在整個慢直播呈現的靜謐氛圍中,文學、音樂等不同藝術相輔相成。圍繞一個主題,慢直播窗口建立起觀眾與賞月的情感約定,一期一會,簡潔而富有意境的傳播方式,為中秋之夜帶來持續性的宣傳和情緒疊加。

慢直播聯動主題晚會

共話「天涯共此時」

15天的連續直播,人們對於慢直播活動的高接受度,逐漸形成追劇般的快感。雲遊漠河、成都、武漢、貴陽、海口等地,不同城市同屏慢直播,四川觀察、長江日報、貴陽網、在海口等全國媒體大號同屏共振,城市地標、人文之景匯聚於此。

慢直播帶來的沉浸式視聽慢直播體驗,讓不少網友在觀看直播過程中寫下對於生活的美好祝願。9月10日教師節,人們在直播間寫下對教師的祝福。9月12日,突然出現的紅月亮讓大家欣喜。隨著滿月的到來,人們留下「平安健康、萬事如意」的美好祝願。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此次,慢直播《我們一起看月亮變圓》中秋特別企劃還在直播技術上又進行進一步升級,採用5G技術,並配合在核心機房搭建私有雲環境,擺脫了慢直播場地網路、電源等硬體條件的制約,在雲技術落地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萬人共同雲賞月的震撼,為今年的中秋佳節帶來難忘的儀式感,也感染著大家走出室外,抬頭看一看城市的天空。

9月21日,慢直播迎來《滿月》篇章,與此同時,湖南衛視「中秋之夜」也在同屏精彩上演。「月亮走,我也走」,跟隨月亮的腳步,跟隨鏡頭的視野,走入萬家燈火,聚焦平凡生活,慢直播的預熱陪伴為中秋之夜鋪墊下溫情治癒的節日氛圍,也以系列直播的形式為晚會帶來持續性的觀眾導流,提供賞月思鄉的新渠道、新形式。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同時,以戶外場景為主的慢直播又與今年湖南衛視「中秋之夜」的戶外主舞台互為呼應,多場景、多時空的節目效果,共同傳遞出「天涯共此時」的節日內涵。

打開慢直播頁面,上窗是實時情景,下窗是用戶的情緒意見表達,慢直播所形成的直播間,既是一個公共領域,也是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新情境和新社群。在這個公共空間,人們進行情緒分享和意見交流,當個體價值被放大,當情感輸出有所共鳴,觀眾與直播主體的連接,也通過這一形式越發緊密起來。

創意策劃+技術升級

慢直播的破圈傳播

這已經不是湖南衛視新媒體慢直播活動第一次受到矚目。

從2020年10月開始,湖南衛視總編室就在湖南衛視新媒體平台開始慢直播嘗試,藉助直播平台,慢直播的長記錄形式加上貼合的直播內容,新穎的觀看體驗為融媒體傳播帶來不少增量。

從去年金鷹節預熱啟幕開始,截止到本次中秋特別企劃慢直播,湖南衛視新媒體慢直播已累計進行了61場,累計觀看總人數超2.5億+,新媒體賬號漲粉100萬+,相關話題閱讀量超20億+,全網熱搜超238個,並獲得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點贊。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現在,湖南衛視已形成一套以內容產品為核心的「直播生態體系」,包括直擊大眾心理,主題向的「實況慢直播」,以及與熱點息息相關的「直播微綜藝」兩個系列。同時,聚焦公益向的「直播揚『益』」,又為公益內容的傳播打開新窗口。一個既有社會價值,又有話題價值的新媒體直播生態,也讓用戶培養起了慢直播觀看習慣。

首先,結合主題晚會內容的慢直播時常引髮網友熱議,帶來高流量、高熱度的傳播效果,高密度放大節日狂歡氣氛。例如,「2021湖南衛視春晚」紅毯互動直播三端累計觀看人數2300萬+,直播4小時,漲粉超15萬+;《湖南衛視抖音新潮好物夜「摩天輪新潮遊樂園」直播間》微博單平台累計觀看人數達930萬+,創下微博單平台數據最高記錄。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其次,對於周播、季播綜藝節目來說,「探班互動直播」等新穎內容的慢直播策劃,又為節目帶來新的話題看點,持續刺激用戶的注意力。

在此基礎上,創意事件的直播發起,又為觀眾提供了情緒輸出的平台。今年初,湖南衛視舉行實況慢直播「長沙手可摘星辰——送你一朵雲煙花」春節系列活動,一場綿延20餘公里的「雲煙花」在湘江兩岸精彩「綻放」,聯動大屏小屏,打通線上線下,透過直播,「雲煙花」帶來的溫暖和能量走進千家萬戶。

「七個」月亮陪你過中秋,湖南衛視新媒體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目前,在微博上,#湖南衛視直播#話題閱讀量已達2.2億,全新的直播形式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和品牌形象,接下來,在5G發展的蓬勃助力下,湖南衛視新媒體在傳播創新、品牌賦能、融媒體傳播上的新嘗試,也將會帶來更多的「主流新媒體」能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