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2021年09月01日22:51:04 娛樂 1598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劉佩琦出道多年,一直跑龍套,演配角。

從一開始,他就明白,容貌是他事業的絆腳石。

為了做好風險對沖,大學時,他各科成績全優。

即使如此,依然沒能逃過命運的暴擊,劉佩琦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走到大眾面前的?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1

劉佩琦1958年生於北京,12歲時,開始學習民族舞。

他熱愛舞蹈,可是舞蹈的藝術生命太短,到了一定歲數,劉佩琦想著轉行。

1979年,解放軍藝術學院發布招生簡章,正好在天津有試點,離家特別近。

劉佩琦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表演同樣是一種藝術,而且自己之前學習的舞蹈、聲樂都可以派上用場,想好這些,他抓緊報了名。

考試過程很順利,考完唯一擔憂的就是自己的形象不過關,好在,他被錄取了。

他不知道的是,這次考試,成了此後幾年當中他做的最順利的一件事。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那年他21歲,和小他4歲的吳若甫成為同學。

大學的生活清貧且快樂,因為同學們在一條起跑線上。

可是很快,他就會感受到命運的暴擊。

那時,大學還包分配,眼看著同學們都進入了北京的各個話劇團,劉佩琦卻被發配,哦不,應該是被分配到新疆。

和同學的遭遇相比,他的確像被發配出來的。

劉佩琦說,新疆的工作不錯,物價也不高,可是我就想回北京。

1985年,劉佩琦從新疆回到北京,成了第一代北漂。

回京的這兩年,是劉佩琦最壓抑的兩年。

他兩次想進空政話劇團,都被拒之門外。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這一年,陳佩斯籌拍電影《二子開店》,劉佩琦被選中,他在裡面演了一個大配角。

劉佩琦很感謝陳佩斯,之前他是想在話劇舞台上表演,陳佩斯把他引到大屏幕上。

當時還是計劃經濟的時代,話劇演員一天的工資7毛錢,而陳佩斯的劇組一天5塊,話劇演員們羨慕壞了。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徹底改變劉佩琦的境遇。

從劇組出來,他依然蹭吃蹭住。

當時,他的老師丁一三給他找了一處筒子樓的頂層6樓,他和好友佟瑞欣一起住進去。

因為年久失修,房頂經常漏水。

有一次,他和佟瑞欣一起排練話劇到半夜才回家,正趕上下雨。

結果推開門一看,兩人傻了眼,屋子裡全是水,床和被子也濕了,房頂還在漏雨。

這一刻,他們把心酸放在肚子里。

下樓花2塊錢買一瓶酒,就著白菜心,一邊喝酒,一邊吟詩,就這樣挨到天明。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2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八一廠門口站著,有一個導演向他走來,邀請他去演戲。

這個夢,三天後,果然實現了,一半。

那天,真的有一個人朝他走來,劉佩琦看那人開著帥氣的吉普車,心想肯定是個大人物。

交談過後才發現,那個人不是導演,只是劉佩琦的同門師哥,他們在一個學校學習過,師哥沒有給他介紹什麼演戲的機會,但是這次偶然的際遇,是一次精神療傷。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1986年,劉佩琦的同學吳若甫,因為參演了電影《大閱兵》,在圈內走紅。

看看同學,已經成了主角,再看看自己,依然默默無聞。

劉佩琦心裡苦悶,憑什麼自己一身才華,會演戲,會跳舞,會美聲,還會些許京劇,卻找不到一個平台施展。

他找到自己的老師魯繼先,老師說:你啊,慢慢熬著吧,四十歲以後才能順呢,這段時間就是折騰。

雖然道路艱難,劉佩琦沒想過放棄,他想,就算只能演一場戲,也要把這場戲演好。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後來,他進入王好為導演的劇組,在裡面依然扮演龍套,沒有一句台詞。

劉佩琦和場記關係特別好,因為只有場記才能進導演辦公室。

他想從場記的嘴裡打聽出導演對自己的評價。

等到他的戲正式開拍,他會跟導演商量,我這樣演行嗎?為的就是讓導演注意到他,知道他是一個有想法的龍套。

一次, 劉佩琦和吳若甫約在一起喝酒,劉佩琦太羨慕這個小他4歲的同學了。

他說:小甫,你年紀輕輕已經拍了大導演的作品,我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機會。

一番話,讓吳若甫很心酸,他知道這個大哥是真的遇到難處了。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那段時間張藝謀因為拍《秦俑》摔斷了腿,吳若甫要過去看望。

他對劉佩琦說,你的影集呢,我拿幾張照片給張藝謀導演送過去。

見面之後,吳若甫誠心誠意的推薦劉佩琦,他對張藝謀說:我的師哥真的是一個特別優秀的演員,張導,以後您有什麼戲,一定想著點他。

張藝謀把這些話記在心上,還專門給劉佩琦寫了一封信鼓勵他。

1991年,張藝謀籌拍電影《秋菊打官司》,邀請劉佩琦演鞏俐的丈夫。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當初劇本設定劉佩琦只有一場戲,即使這樣,劉佩琦也心滿意足。

為這一場戲,他提前一個月跑到陝西的農村體驗生活,學會了流利的陝西話。

正式開拍後,劉佩琦的表演驚到了張藝謀,他沒想到劉佩琦這麼好。

於是又給他加了6場戲,從開頭演到結束。

那一年,劉佩琦33歲,他心裡的某些東西正在成形,不用切實的抓住它,但是劉佩琦已經感受到了。

這部電影,成了劉佩琦事業的轉折點。

電影上映後,他被圈內很多導演認識。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3

劉佩琦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進入話劇團,這次終於實現。

以後的日子出奇的順利,他進入了中國實驗話劇團。

1997年參演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這部電影把劉佩琦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他憑藉喬安山一角,拿到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榮譽,讓劉佩琦既惶恐又興奮。

可是金雞頒獎典禮上,他卻有一個小小的遺憾。

領完獎,主持人就示意他下台,沒讓他發表獲獎感言。

他只能安慰自己,唐僧取到的經書都不完美,何況我得個獎呢。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此後,劉佩琦又參演了電視劇《男戶長李三貴》。

郭寶昌看到他的表演後,滿意的點點頭,因為此時他正在為《大宅門》招演員。

一天, 郭寶昌在魯繼先家裡吃飯,談到劉佩琦,魯繼先說:他在戰友話劇團工作,都是自己人。

魯繼先當即給自己的學生劉佩琦打電話。

當時劉佩琦住在八大處,接到電話,他先是騎自行車到蘋果園,再倒地鐵到東單,最後坐公交車到魯繼先家裡。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見面第一句話,郭寶昌對劉佩琦說:爺們兒,我看過你的電視劇,真不錯。

接下來,郭寶昌把自己要拍的這部戲跟劉佩琦說了一遍,轉年就開拍。

最初進組,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劉佩琦演白三爺,覺得他長了一張苦瓜臉,不適合演爺。

郭寶昌力排眾議,因為只有他看到了劉佩琦身上的爺們兒氣。

白三爺不是市面的小混混,雖然他做的事讓很多人唾棄,但是當抗日的時候,他拎得清輕重。

他把白三爺演繹的活靈活現。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在拍戲過程中,劉佩琦很有自己的想法,本來劇本有一幕他和妻子在牙床上抽。大。煙。的戲,郭寶昌怕拍出來不通過,就和劉佩琦商量怎麼演。

因為劇中白三爺是個京劇迷,所以他就想著,讓媳婦靠在門框上,自己則一邊耍槍一邊和妻子對話。

最後出來的效果特別棒。

他還給何賽飛出過主意,有一場戲是陳寶國送何賽飛上火車,分別時要表現又愛又恨的情感,劉佩琦對何賽飛說:你不要跟保國商量,到時候你先打他一巴掌,再撲到他懷裡,這不就是了。

《大宅門》這部戲,真正讓老百姓記住了劉佩琦,這一年,劉佩琦41歲。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4

用大器晚成這個詞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

如果用世俗的意義的評價,劉佩琦已經成功。

這一路,劉佩琦走了20年。

他最終的夢想是藝術,巔峰就在前面,可是他從來沒有爬上去。

後來,劉佩琦在其他節目說出他當初沒有在金雞節的獲獎感言。

他說,在藝術道路上,他還是年輕的小夥子,他的眼前是一個陡峭的坡道。

他背著行囊爬坡,水盡了、糧絕了,他遇到一個驛站,有人跟他說:小夥子,進來歇歇腳吧。他簡單補充給養後接著趕路。

走著走著累了,又遇到一個驛站,那人說:老小夥子,歇了吧。

對他來說,藝術是永遠走不到頭的路,只能無限靠近,卻永遠達到不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3歲的劉佩琦就這樣寫好他的結局,痴心未改苦盡甘來 - 天天要聞

劉佩琦對藝術的追求很執著。

劉佩琦沒有俊朗的外貌,而演員這個職業又特別看重外貌。

他比別人少了很多機會,他心中一直憋著一股勁。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他不服,他要挑戰規則,看看有才華的人到底有沒有出路。

他遭受過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可是,他想表演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

如果一個人在自己喜歡的領域,20年都沒熬出頭,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堅持。

劉佩琦的結局早就寫好,即使不為人所知,只要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對他來說就是成功。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