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了5月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
去河邊玩水的人也越來越多
5月3日-6日
短短4天之內
贛州發生多起落水溺亡事件!
3名青少年不幸溺亡……
↓↓↓
5月3日上午,一名18歲的少年和朋友贛州大橋下面撿貝殼,不幸溺水。
5月5日下午,一名12歲男童在涌金門河邊失蹤, 疑似溺水。
5月6日凌晨2點半,一名18歲的南康區少年,與幾名朋友相約來到建春門浮橋船上吃夜宵,後不慎落水失蹤。
據贛州藍天救援隊介紹
近幾日接到3起救援任務
截至5月9日,遺體已全部打撈上岸
每年夏季
防溺水就成為重要話題
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說
中心城區「三江六岸」沿線有風景
也有危險水域
對於玩水者都有一定的風險
那麼,有哪些危險水域需要遠離呢?
藍天救援隊隊長肖祖年提醒:
章江貢江浮橋上遊玩要當心
據了解,贛州浮橋附近水情較為複雜,水深為5米至8米,從過去發生的幾起溺亡事件可以看出,在章江和貢江兩座浮橋附近水域發生的概率比較高。夏季不少青少年喜歡坐在船頭遊玩,其實這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容易摔下去,這裡的水面看似平緩,實則水下情況非常複雜,暗藏旋渦。一旦掉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而夜晚的營救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枯水季節沙壩、攔河壩要遠離
每年夏季的枯水季節,裸露的沙壩、攔河壩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去遊玩。而裸露的河床實際上是水底的泥沙,泥沙鬆軟,踩上去後很容易陷入下去不得動彈。河床是不規則的,沙灘旁邊的河水看似很淺,實則很深,水流異常湍急,一旦掉下去了,很快就會被沖走。因此枯水季節裸露的沙壩、攔河壩非常危險。
自然形成的水庫水塘暗藏危機
一些自然形成的水庫水塘,規模不大,無人管轄,表面看似平靜,水底狀況卻異常複雜,看起來淺,實則很深,水底可能長有水草等植物。自然形成的水庫、水塘、河溝和工地上的積水深坑,這些往往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卻暗藏危機。
碼頭、渡口、清水段莫要逗留
貢江橋下、龜角尾公園章江與貢江隔水帶渡口、清水段木棧橋這些地方離河水都很近。這些水域雖然靠近岸邊,但是不代表這些地方的水就很淺,尤其是江河岸邊有一些延伸、緩衝區域,青少年在玩耍時,很容易滑落到深水區,而一些岸邊的石頭,常年受到河水沖刷,長了青苔,非常滑,一不小心就會滑落下去。
近日
江西省教育廳印發
中小學校預防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
從4月份開始
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防溺水專項行動
↓↓↓
工作重點:
大力推動《防溺水任務清單》落地落實。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對照《2021年全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任務清單》,逐條分解任務、細化措施,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
持續推進家校社防溺水工作合力。各地各校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提高防溺水知識和智慧救援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家校聯繫,將教育部《關於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詳見下圖)送到每一名學生家長的手中,通過微信群定期發送安全提醒,提醒家長切實履行好學生校外安全監管職責。協調推動當地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面向社會開展防溺水宣傳,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主動關注,形成人人參與防溺水工作的濃厚氛圍。
嚴格落實學生溺水事故責任倒查機制。凡發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項督查,按照「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原則,逐項倒查防溺水任務清單落實情況。
溺水悲劇頻發
每一個生命的逝去
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崩潰!
夏季來臨
家長一定要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
不要讓悲劇再發生
敲黑板!
這堂防溺水安全課
贛州學生、家長要認真學
生命可貴,警鐘常鳴!
你的一次傳播
也許就是一個或幾個生命的延續
不要讓孩子溺水的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