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2021年05月09日22:18:12 娛樂 1417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在泰國清邁溘然長逝,年僅42歲。鄧麗君的歌聲曾影響了無數人,她的英年早逝令無數人心碎。鄧麗君去世後,人們為她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後下葬於台北金寶山墓園,墓地名為「筠園」。(這是一組反映鄧麗君墓地情況的照片,絕大多數拍攝與2018年)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墓地入口處】「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足見鄧麗君當年的影響力。有人這樣評價鄧麗君的作品,「鄧麗君的歌曲改變了無數人對音樂的認識,驚詫的意識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歌聲,也安撫了無數在動亂中受傷的人的心靈。」這樣的盛讚並沒有誇大,事實就是如此。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墓地正面照】鄧麗君去世後,台灣各大墓園老闆都希望能將鄧麗君下葬自己經營的墓園,進而擴大名氣。各大墓園老闆展開了競爭,最終鄧麗君親人選擇了台北金寶山墓園,而墓園老闆則象徵性地收取了1元錢。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墓地】鄧麗君墓地用大理石石棺覆蓋,正後方是墓碑,上面鑲嵌著鄧麗君的一張照片以及刻著鄧麗君生卒年。據介紹,鄧麗君墓地是清華大學建築系前主任奚樹祥精心設計的鄧麗君墓地分為墓地和廣場兩部分,墓地佔地70平方米,廣場為公共用地。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墓志銘】鄧麗君的墓既簡潔肅穆,棺蓋用的是南非黑色大理石,棺蓋上面雕刻的是粉白色的玫瑰花環。棺蓋前面擺放著祭拜者獻的鮮花,中間鑲嵌著一張鄧麗君彩色照片。據墓地管理人員介紹,如今鄧麗君墓地已經升值為幾千萬元,而鄧麗君的名氣為這塊墓園帶來了無限商機。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雕像】鄧麗君祖籍河北省大名縣,1953年生於台灣雲林縣。鄧麗君自幼就展示了歌唱天賦,14歲進入歌壇,從此優美的歌聲遍及港台和祖國大陸、東南亞、日本和美國等地,被譽為「真正的巨星」。作為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鄧麗君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在文化領域裡影響了華人世界。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小喇叭】「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鄧麗君取得成就不完全是天賦。鄧麗君曾在舞台下對著鏡子勤練咬字,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她的歌唱最能體現傳統歌唱藝術所提倡的字正腔圓。鄧麗君最厲害的唱功是「高音弱唱」,即能用與自然聲區說話般的力度和音色去演唱C5至G5的高音,而弱聲一直以來都是聲樂中最難掌握的技術。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墓地一側有一尊鄧麗君全身雕像,鄧麗君微微含笑,熱情地伸開雙手,彷彿歡迎著遠道而來看望她的人,雕像底座四周是使用彩色花朵構成高音譜號圖案,表達鄧麗君對音樂的喜愛。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墓地入口處的鋼琴】這座鋼琴不是雕塑,遊客踩上去會發出響聲,是日本設計師設計。另外,墓地入口處有白色音符裝飾成的紅外線感應矮欄,入園者只要一經過這個大型唱盤,電腦會立即播放鄧麗君的歌曲,並有中、英、日等不同版本,可見鄧麗君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台灣鄧麗君墓地:風景如畫,拜謁者絡繹不絕,當年僅花1元錢購買 - 天天要聞

【站在鄧麗君墓地前遠眺,風景如畫】由於鄧麗君巨大的影響力,前來拜謁的歌迷絡繹不絕,因此她墓地前常年有鮮花。每當鄧麗君的紀念日及重要節日,很多歌迷、社會各界人士等都會相聚於此,為鄧麗君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