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愛玩梗,密度甚至超過了最愛玩梗的正午陽光劇。
明顯的梗大多來自《小別離》,隱晦的梗大多來自《如懿傳》。
尤其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明梗是直接點名方朵朵,暗梗卻有八次呼應《如懿傳》。
海清主演《小歡喜》
按照最後一集的劇情順序,最先出現的梗就是童文潔盤點自己的前半生。與此呼應的是,如懿在大結局裡對自己整個人生的盤點。
童文潔列舉了自己過去二十二年來最開心的日子:嫁給方圓那天、生方一凡那天、自己高考結束那天。
而如懿也列舉自己最開心的日子:跟弘曆偷偷跑到城牆上的那天、嫁給弘曆成為側福晉的那天、皇上要讓她當皇后的那天。
童文潔的半生總結有一個關鍵詞:接力棒。這個關鍵詞成為了她這些年的精神支柱,她要把它親手交到兒子手中。
而如懿的人生總結也有一個關鍵詞:你放心。這個關鍵詞也成為了如懿整個人生的精神支柱,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如懿都是靠這句話撐過來的。
只不過,童文潔最終完成了交接,而如懿的精神支柱卻塌了。
林磊兒沒能考上物理系
《小歡喜》結局第二次呼應《如懿傳》,就是林磊兒考上了清華卻沒能考進物理系。
林磊兒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我以為實現了媽媽的夢想,可物理才是我的夢想。
這件事,呼應了如懿之子沒有成為儲君的事。
如懿臨終前,給兒子永璂寫了一封遺書。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兒子能做個自由自在的人。
這也曾是如懿未能實現的願望,因此這封遺書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希望兒子參與爭儲,希望他能遠離宮斗。
到了後來,皇上可選的繼承人就剩三個了。除了被剝奪宗籍的金玉妍之子以外,真正的候選人只有如懿之子和大反派衛嬿婉之子。
最終,皇帝順從了如懿的遺願,沒有讓她的兒子當太子。可是,哪個皇子不想成為太子呢?
所以,永璂和林磊兒一樣,完成了母親的夢想,卻沒完成自己的夢想。
黃芷陶成為終極學霸
第三次呼應,就是黃芷陶與陳婉茵的結局呼應。
黃芷陶是《小歡喜》裡面前後反差最大的孩子。
論存在感,陶子僅比王一笛略強,遠不如方一凡、林磊兒和喬英子。
論成績,陶子的學霸光環也遠沒有林磊兒惹眼,平時成績甚至不如喬英子。
但最後,考上清華的四個學生里,分數最高的卻是陶子。她才是《小歡喜》裡面真正的高考狀元,但劇中並沒有為她慶功或授獎。
而在《如懿傳》里,陳婉茵作為八大元老級的后妃之一,存在感也是非常弱的,甚至皇帝都差點忘了還有這個人。
論宮斗,陳婉茵更是從沒被任何一派視為對手,也從未表現出能笑到最後的實力。
但最終,陳婉茵熬死了皇帝、太后和幾乎所有同輩后妃,成了事實上的宮斗冠軍。《如懿傳》也同樣沒有表現她的結局。
黃磊、海清主演《小歡喜》
第四次呼應,就是結局的模式呼應。
《小歡喜》是講高考的,但劇情並未隨著高考結束而終止,反倒用了半集的時長,講述了三家父母在兒女們報到之後的生活。
《如懿傳》是講如懿的,但劇情也沒有隨著如懿之死而終止,也是用了半集的時長,講述了其他人在「後如懿時期」的表現。
《小歡喜》大結局播出之前,關於每個孩子的去向已經在網上披露無異了,但我最關心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導演汪俊會如何利用最後的一集感動大家。
這個期待就是因《如懿傳》而起的。
《如懿傳》的最後半集,觀眾們基本上就是抹著眼淚看完的。《小歡喜》的最後半集也是這樣,感動滿滿,卻悵然若失。
黃磊主演《小歡喜》
第五次呼應,也是最明顯的一次呼應,就是方圓接了個「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配音的活兒。
這個劇就是《如懿傳》。
他說男主角是台灣人,《如懿傳》的男主角霍建華也是台灣人。
然後他還調侃了一下導演的長相,不知道導演汪俊當時在監視器後面是什麼表情。
其實霍建華在《如懿傳》里的配音不是黃磊,更不是方圓,而是彭堯。
在這次呼應里,方圓還提到了「99集」。這才是讓《如懿傳》劇粉們最為意難平的一件事。
《如懿傳》原來確實有99集,但播出時只剩下87集了。
被砍掉的那12集,恐怕永無見光之日。以《如懿傳》的整體品質來看,那12集砍得非常可惜。
陶虹主演《小歡喜》
第六次呼應,就是宋倩說她想英子了。
《小歡喜》沒有反派一說,主要的對立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理念之爭。三位母親,尤其是兩位女主角,都與兒女們產生過很嚴重的衝突。
但此時此刻,當一切風波都已結束之後,她們最懷念的卻是當初和自己針尖對麥芒的人。
而與之呼應的是,如懿對已故的老友和宿敵們的懷念。
《如懿傳》是有正反派對立的,但在如懿的懷念名單里,阿箬、琅嬅、玉妍、晞月和衛嬿婉,都是與她有過你死我活的反派。
如懿說,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這些人現在說不定還能在一起喝茶聊天呢。
宋倩、童文潔和劉靜大概也會想,如果沒有高考,孩子永遠承歡膝下該有多好。
但高考必然發生,宮斗也不可避免,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小歡喜》大結局最後定格
第七次呼應,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呼應,就是《小歡喜》大結局的最後定格。
三對父母和四個孩子以虛擬的方式重新聚首,孩子們在父母的注視下快樂嬉鬧。此時不再有呵斥與爭吵,不再有督促與叛逆。只剩下共享天倫的小歡喜,與時光不再的小遺憾。
這也是《如懿傳》大結局的手法。
皇帝在臨終之際,找出了如懿的手帕和斷髮。隨後,他剪下了自己的一綹白髮,與如懿的青絲和手帕放在一個小盒子里。
皇帝沒有和如懿合葬,是為了尊重她嚮往自由的遺願。
但皇帝用自己的白髮與如懿的青絲合葬,寓意「青櫻紅荔永遠在一起」。
《如懿傳》大結局
最後一個呼應,就是兩部劇的命運呼應。
作為《小別離》的姊妹篇,《小歡喜》播出時,觀眾對高考題材的飢餓感已被《少年派》提前收割。
作為《甄嬛傳》的姊妹篇,《如懿傳》播出時,觀眾對宮斗題材的飢餓感也已被《延禧攻略》提前收割。
但《小歡喜》和《如懿傳》仍然憑藉品質和深度,完成了對競品的口碑逆襲。
因為主管部門已下明令,所以《如懿傳》很可能成為宮斗題材的絕唱。
而現實主義的《小歡喜》,則代表著家庭題材的未來。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