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阿姨感嘆:有些男人就是晚熟,都老了才知道自己曾站錯隊伍

01

一個人結婚後,就應該要明白自己的新身份了,要承擔起婚姻的責任來。結婚本來就是兩個年輕人,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然後建立一個新的小家庭。

小家庭成立後,那夫妻倆就要以這個小家庭為重,小家庭才能逐漸成長起來。這個小家庭里也要孕育新的生命,小生命要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才能健康成長。

但總有些人,明明已經結婚成家了,可心還停留在原生家庭里。他們傻傻地認為,原生家庭里的人是自己人,而那個要跟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卻是外人,所以他們往往會站錯隊伍。

持這種想法的人,一般都是經營不好自己的小家庭的,配偶和孩子也不會幸福的。一個人只有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事情才會順利發展。夫妻倆一起養育孩子,供孩子讀書,將來幫助孩子成家立業,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02

為人之子女者要照顧父母的,也要照顧兄弟姐妹,但凡事都要注意分寸。一個人要擔任很多角色,所以要均衡各個角色,不能顧此失彼。

如果兄弟姐妹有困難,那是一定要幫忙的,這是血脈親情。但如果什麼事都以兄弟姐妹為重,把老婆孩子扔在一起,那自己的小家庭就別想經營好了。

我家對面樓里的劉阿姨,今年已經61歲了,她老伴跟她同歲。我經常在小區里遇到他們,他們老夫妻倆給我的感覺是很恩愛,大爺總是千方百計討好著劉阿姨。

有一天,我讓劉阿姨傳授婚姻幸福的秘訣,沒想到她卻長嘆了一口氣。然後她跟我講起她和老伴的事來,我聽完後真的很驚訝,那個在我看來很疼愛老婆的大爺,竟然曾經站錯過隊伍。下面我們來聽聽劉阿姨的敘述。

03

我和老頭子是媒人介紹後結婚的,他這個人本身不壞,但就是耳根軟,什麼都聽他媽和他姐的。他姐這個人吧,是那種喜歡在娘家指手畫腳,充當總司令的人。

她姐覺得我進門後,搶走了她弟弟,就處處排擠我。公婆護著女兒,自然站在女兒那邊的,他們怕我老公什麼都聽我的,就利用親情牢牢地控制我老公。所以年輕時,我一點都不幸福,我是跟兒子相依為命生活的。

很多時候明明我和老公商量好的事,老公一轉身就會變了,因為他聽了他媽和他姐的。夫妻一條心,婚姻才能經營好,可我和老公根本沒法一條心。我要不是為了兒子,肯定跟他離婚了,他的心裡只有原生家庭里的人。

我公婆的房子,按我們這裡的老規矩是應該要傳給兒子的,可他們硬是傳給女兒了。因為女兒會拍馬溜須,我老公又照顧他姐,他姐的婆家條件不好,我老公就把父母的房子讓給他姐了,而我們一家三口租房子住。

04

後來,公婆相繼去世了,我們也買上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了。我們小家庭有事時,老公還是不跟我商量的,而是去找他姐商量,他姐就像個第三者一樣摻和在我們的婚姻中。

我兒子結婚前,女方提出要買一套獨立的婚房,要求也並不高,兩室一廳就可以了。我們手裡頭不富裕,就只能貸款買房子了。這時,公婆的那套房子正好輪到了拆遷,一下子可以分到三套房子,或者兩套房子加一筆裝修費。

我老公覺得他姐肯定也會照顧他的,多少肯定會分他一套房子的。可他姐卻說那老房子是她的,跟我們沒有關係了,為什麼要分我們一套房子?我老公傻眼了,我就對他說,你照顧你姐,你姐怎麼不照顧你啊?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了。

從那之後,我老公就很少去他姐家了,而是開始處處巴結我和兒子了。我老公自己也說,他年輕時站錯了隊伍。現在你們看我們很恩愛,實際並不是那樣的,他是在贖罪似的。

我覺得有些男人就是晚熟,到老了才知道自己曾經站錯了隊伍,可惜晚了。

05

很多婚姻就這樣,經歷過了很多風風雨雨,都老了時才迎來幸福。劉阿姨的老伴到老年時,總算明白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誰,所以他在極力彌補。

生活中有些人是直到老都不會明白的,這種人一條道走到黑了。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平行線一樣,有困難是要適當幫助的,但僅僅是幫助而已,不能什麼都以兄弟姐妹為中心的。

像劉阿姨的老伴這種在年輕時站錯隊伍的人,生活中很多。其實,他們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自己成家立業了,心卻還停留在原生家庭里,自己還沒有「斷奶」。

一個人想要結婚了,那首先要調整好心態,如果自己還擔不起婚姻和家庭的責任,那就不要輕易結婚,免得禍害別人。既然結婚了就要有主見,在婚姻里遇到事情,要跟自己的配偶商量,配偶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