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 | 五點後知後覺的情感心理學

看看你有幾個,踩坑以後才恍然大悟的道理。

1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愛過的人

有句話是這麼講的,你的氣質里藏著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愛過的人是如何影響你的氣質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親密接觸的兩個人,只要維持一定的時間和頻率,彼此的身上會沾染上對方的習慣和印記。

可能是某種愛好,可能是說話習慣,可能是思維方式。

這些思維和習慣一旦形成,即使親密接觸的兩個人分手,也會繼續影響二人一生。

所以,加強感情聯繫最好的手段,就是徹底融入進ta的生活,一旦對方發現處處是你的痕迹,你也就在對方的舒適區以內。

而人,都是厭惡壓力,喜歡舒適的。

2

了解的越多,印象就越差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處於熱戀期的兩個人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對戀人的缺點十分包容和理解。

經過一段時間,對方的優點好像越來越少,缺點卻逐步放大。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工具化效應。

即當我們沒有與對方建立關係時,我們是體會不到對方優點背後的代價。

比如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孩出現在眾人面前,代價是她需要洗漱化妝兩個小時。但你們成為伴侶時,這種代價會影響到你。

買化妝品需要耗費你的金錢;

早晨洗漱化妝打擾了你的睡眠;

齊腰長發需要你隔天就通一次下水道。

女生也是一樣,喜歡男生的洒脫和不羈,也要承受成為伴侶後不修邊幅和衝動好鬥;喜歡男生精緻的面容,也要承受成為伴侶後的繁瑣和潔癖。

充分考慮對方的工具化屬性,即成為你的伴侶後的要求是什麼,才能讓一段感情走的長久。

3

愛情的本質是滿足需求

任何一段親密關係的開始,都是雙方從對方身上能夠得到需求。

無論是美貌還是金錢,無論是疏導還是理解。本質上任何行為都是希望對方給予反饋,給予需求目標的反饋。

很多人之所以分手和被分手,就是在於過分看重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滿足,而忽略對方的需求和歸屬。

在戀愛初期,男性會壓抑自己的需求而滿足女性的需求;熱戀期,男性需求和女性需求大致相等;熱戀期過後,男性會逐漸要求女性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女性在熱戀期過後仍然過分要求男性給予需求,就會造成感情破裂導致分手。

而需求的滿足與付出,很大程度上決定男女雙方哪一方佔據主導權。

4

聊天的本質是情緒的調動

聊天不在頻率和長短,而在於能夠調動對方的情緒。

為什麼說不在晚上做決定,晚上人比較多愁善感,很少受到外界事物干擾,情緒起伏比較大。

所以和喜歡的人聊天盡量在晚上,去聊一些對方能夠調動對方情緒的話題。

而已經成為情侶的雙方,也不要局限於形式和任務。

多進行一些心靈上的互動,讓對方情緒產生起伏,感覺到正面情緒,愛情就能夠永久保鮮。

5

不做不可持續的事情

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如果對方習慣於每天得到一塊糖,某一天突然沒有得到,對方就會覺得你是壞人。

什麼是不可持續的事情呢?就是那種你費勁力氣才可能勉強達到的水平。

愛情如此,工作也是如此。

這不是成長,這是揠苗助長。每一次的要求都在壓榨你的熱情和精力。

沒有那麼高的收入,就不要過節給女友包888紅包;

沒有強大的實力,就不要包攬超出能力的工作;

沒有金剛鑽,瓷器活懶得多,遲早要出事。

愛情之中最怕愛的太滿,不給自己留有餘地,也就沒有給感情留下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