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女人坦言:退休女人過得不好卻不離婚,原因很簡單

很多夫妻的婚姻,說得準確一點,就是湊合著過。有些還矛盾重重,婚姻質量其實很差。

這種日子過起來並不舒服,但是不少夫妻寧願這樣湊合著過下去,也不願意結束,特別是50歲以上年齡的女人更是如此。

大家是不是好奇他們是如何想的?一位55歲女人坦言:「退休女人過得不好卻不離婚,原因很簡單。」

從女性的視角來看,她們的想法大概是以下這樣子的。

01.自己經濟不能完全獨立,離婚怕陷入困頓

裴芬女士今年55歲,退休五年。她與老伴結婚32年時間,兩個人貌合神離至少20年以上,但是直到現在兩人也沒離婚。

前幾天她跟兩個年齡差不多的老姐妹聊天之間談及到這個問題,本來是想抱怨一下自己的婚姻,結果發現,原來不只自己如此,像這種現象,在很多夫妻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

像她其中的一位閨蜜就說,自己的婚姻也是問題重重,之所以保持到現在,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自己經濟不能完全獨立,能力有限,離婚怕陷入困頓。

她的原話是:「我身體從小就不好,雖然結婚之後也一直都上班。但是工資很少,退休金更是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

按照我在婚姻當中的真實感受來講,這個婚早就不想繼續了。可是想離卻不敢,真的怕離了之後哪天餓死、病死沒人管。」

02.總有從前的情意在

裴芬跟自己老伴之所以關係不太融洽,主要是兩個人個性不合導致的。

再加上年輕的時候婆婆總是喜歡干涉他們倆口子的事情,使得矛盾進一步加劇,傷害到了感情本身。

有時候兩個人吵起來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用比較尖銳的詞眼攻擊對方之時,她覺得「這種日子真的沒必要過下去了,不如離婚算了。」

但是情緒平復下來之後又總是會想起戀愛、結婚之初兩個人相處的情形來,想法又會悄悄改變。

覺得那時候對方待自己真的還不錯,因為總有從前的情意在,雙方之間又沒有什麼真的過不去的坎,對方也沒真正做過觸犯底線的事情,就是為了一些無關痛癢的爭執就離婚,有點小題大做。

感覺不如有時候少在意他一點,日子其實也過得去!

就抱著這種想法,情緒像水面的波浪一般,風大的時候起伏大一點,風小的時候又平靜一點,湊合湊合也就湊合了半輩子過來了。

到了這種年齡,更是懶得再折騰,於是就用一種比較認命的態度決定一起過到最後算了。

03.

聽了自己兩位老姐妹訴說過自己的婚姻狀況之後,裴芬女士的另一位閨蜜祝鳳英長嘆一聲說道:「如果女人要計較男人的話,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長期忍耐他們。

我也是一樣,戀愛的時候,那個男人體貼關懷,打也打得、罵也罵得。結了婚之後,慢慢就從奴隸變成了將軍。只想女人無怨無悔付出,自己就心安理得享受對方的付出,還吹毛求疵,不知滿足。

但是我一直認為,少年夫妻老來伴。不管男女,年齡大了,晚年階段最難得的,還是能和自己走過多年的老伴一起。

雖然吵吵鬧鬧,但至少最初的情感是真摯的,也知根知底,彼此明白對方的心性與為人。畢竟人總是會變的,這一點心態得放平。如果一點矛盾就離異,恐怕二婚遇到的人,更加會讓自己的人生難堪也不一定!」

三個女人經過這樣一番討論,總算對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像她們這種年齡段的女人,婚姻質量雖然不理想,但也沒壞到不可求葯的地步。

保險起見,維持現狀,比毀掉丟棄更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與安全穩定,所以才會願意忍耐到底。

結語:

感情與婚姻這種東西,沒有說完美無缺,一切盡如理想的。

就算別人心目當中非常恩愛的夫妻,婚姻的幸福也許只是一種表象而已,深入了解之下,總能發現問題、聽到不和諧的聲音。

婚姻成功與否,考驗的是雙方對對方缺點的容忍度有多高,決定幸福的元素,不是彼此的優點,恰恰是性格的底板。

說得再透徹一點,幸福的婚姻是靠磨合、靠忍換來的,而不是期待它一切盡如人意。

只是有些夫妻懶得議論這些,專註想辦法過好自己的日子,有的卻比較在意自己感受,不如意之時愛嘮叨而已。只不過這種不滿意又沒強烈到讓他們想要從現狀當中掙脫出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