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職太太的代價,都藏在後半生里

前陣子,華坪女高校長張佳梅反對自己的學生當全職太太一事,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起因是張佳梅的一位學生成家後攜帶家人回校捐款。當張佳梅得知這位學生現在是全職太太后,瞬間暴怒,要求她「滾出去!」

張佳梅堅決反對自己的學生去當全職太太,她說:「女人要對自己狠點,你還指望他們養你呀,你有能耐的時候,男人還拿你當回事,所以女人靠能力。」

言下之意,全職太太不是那麼好當的,遲早要付出代價的。

當全職太太的代價,其實都藏在後半的人生里。

1

全職太太之痛

「全職太太」,顧名思義,是指沒有工作、負責在家照顧一家人飲食起居的女性,又稱「家庭主婦」。對於「全職太太」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中國全職太太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全職太太」呈上升的趨勢,比例高達26%。

此次以一己之力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的張佳梅,又是何人?

張佳梅是華坪女高的創始人,她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書育人」。一開始,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雲南支邊老師,後來經歷了人生的重重打擊,又見識到了人間溫情,她打算為自己所在的小縣城做些實事。這件事情就是「興教育」,拯救那些經常從課堂里消失的女孩。

2008年,經過張佳梅的不懈堅持和多方的支援,她成功建立起了針對貧困山區家庭困難女孩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至今已經幫助1645名貧困家庭學生走出大山,圓了大學夢。

張佳梅用生命在守護這些女孩兒,她無疑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而正是這樣一位心懷大愛的女性,堅決反對自己學生當全職太太,不贊同女性當全職太太,甚至偏激地將自己的學生趕了出去。

張佳梅言語犀利,直指全職太太的弊端:失去收入,全靠依附丈夫生活,抗風險能力極低。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三十而已》里的顧佳,有顏有錢有閑,完美得不像話,還是說被拋棄就被拋棄了。最後,只能靠一點點走回職場,找回自信。

這些話固然是張佳梅說給自己那些毫無退路的女學生聽的,但輿論發酵至今,支持者眾多,也算是給其他女性敲了個警鐘:

一個人一旦不參與社會生產,就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當家庭出現變故時,難以自立。尤其是高知女性選擇當全職太太,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當社會上存在一定比例的全職太太時,女性的地位將大大降低。

2

全職太太之狀

張佳梅的擔憂並不全無道理。

未婚未育的女性,對於全職太太的想像基本都來自於電視劇或者身邊人的講述。

然而,我們只見到他們休閑愜意的一面,卻感受不了她們終日圍繞在灶台、桌邊的乏味。

這樣的生活,如果再得不到丈夫的認可,是會讓人崩潰的,懷疑自我的。

更何況,並不是每個全職太太都能肆意瀟洒,白天逛街,晚上帶娃,家務交給保姆,還有無上限的零花錢。

實際上,你要馬不停蹄地在「買菜做飯刷碗」和「送孩子接孩子帶孩子」之間切換。等到丈夫下班了,可能還要接受對方的無理找茬,簡直就是免費的保姆+家庭教師!

一個人有多少價值,是需要其他人來評價的。如果你是職業女性,你的評委是領導,是同事,是客戶;如果你是全職太太,那麼你的評委就只有家人了。

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丈夫評價妻子的方式就是:飯有沒有按時做好,孩子功課有沒有進步,家裡有沒有打掃乾淨,買東西有沒有亂花錢……

當全職太太,就要做好「被拿捏」的心理準備。甚至當家庭出現變故時,你也是第一甩鍋對象。

選擇回歸家庭,就意味著跟社會脫節,社會自然不會承認其價值。而可悲的是,女性在家庭內的付出也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社會不承認,家庭不重視,全職太太的付出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想想看,從「女子無才便是德」到「婦女能頂半邊天」,有多少人為了將女性從「一輩子圍著鍋爐灶台」的宿命中解放出來而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不過幾十載,又有人要回到歷史的起點,這才是張佳梅這類前輩痛心疾首的根本原因。

3

全職太太之路

好在,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全職太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不得已的階段。

當下很多年輕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傾向於親自去陪伴孩子。還有些年輕人與老一輩人分居兩地,不方便讓父母帶孩子,於是選擇自己照顧。讓收入相對較少的妻子辭職在家照看孩子,已經是權衡過的最佳策略了。

在工作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在家帶孩子的寶媽,為了補貼家用,不得不出來找工作。她們找工作的要求也很簡單粗暴:下班早、離家近、不加班,工資可以商量,一切要以孩子為先。可有多少企業能提供這樣的崗位呢?

這些女性做全職太太也是無奈為之。如何解決女性辭職帶孩子的問題,還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

至於那些信奉「學得好不如嫁得好」,一開始就打算靠當家庭主婦來逃避生存壓力的女性,才是需要警惕風險的人群。保持與社會的連接,不放棄個人價值的實現,這樣才不至於將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伴侶身上,被動地接受一切。

當不當全職太太,固然是個人的選擇,無可指摘。只不過,全職太太的付出還沒有深入人心,社會也沒有針對這一群體的保障制度。此時懈怠,便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事件的最後,那位捐款被拒的女學生也出面回復了,她認為張佳梅的話「話丑理正」。她本人也在第二年考上了特崗教師,重新回歸了職場,過著與原本截然不同的生活。

END

徐州英才網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