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在你住的小區里,有一個東西你經常見到,但卻從未把它當回事兒,你也從來沒用過它,甚至連打開它的工具早就丟了,可以說是整個小區里最雞肋的東西,但卻又必須存在。

它就是信報箱。

可別小看它了,它可能是當下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了,根據專業機構測算,信報箱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均複合增長率12.3%的速度擴張,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5億元人民幣。

 ◉ 圖源網路

你走進小區單元樓大堂後,它就正處在最顯眼的位置,但你從未拿正眼瞧它,明明大家都不怎麼用它,甚至鑰匙都丟了好多年了,為什麼開發商還要修信報箱?

因為法律強制要求。

根據《郵政法》及《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新建住宅必須每套配建信報箱,否則項目無法通過審批和驗收。

這一則規定於2011年發布,當時雖然已經有了iphone4這個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大殺器,小米1也已經出來了,但人類尚未大規模進入移動互聯網,在當時紙質信件仍是重要通訊方式,寫信往來、筆友在當年還很主流。

10多年過去了,政策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了,但直到現在政策未隨社會需求變化調整。

既然信報箱這麼雞肋,開發商不修行不行?

當然不行。

開發商如果不修,後果很嚴重。

最輕的處罰就是罰款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十條,新建住宅必須設置信報箱,否則郵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開發商限期整改。

逾期未改的處罰:若開發商逾期未整改,郵政管理部門可指定第三方單位代建信報箱,費用由開發商承擔,並處以代建費用 1倍以上2倍以下罰款。假如代建費10萬元,罰款可達10–20萬元。

當然,每個地方的罰款金額不一樣,比如重慶市對未設信報箱的開發商最高罰款是5萬元

次輕的處罰是竣工驗收受阻。

信報箱是新建住宅驗收的強制項目,未設置則無法通過竣工驗收。例如《住宅信報箱工程技術規範》gb50631-2010明確要求信報箱與住宅同步驗收,未達標項目直接視為不合格」。

最嚴重的是開發商被拉入黑名單。

開發商若因信報箱問題被處罰,可能被列入建築行業信用黑名單,影響未來土地競拍、規劃審批等流程。

所以不管開發商情不情願,不管到底有多少人會用這個,信報箱都是必須要修的。

小區里修了信報箱之後,使用權是歸業主的,由業主來自行維護,但法律從未賦予業主自主拆除的權利,導致閑置信報箱仍需保留。

所幸,信報箱的維護成本極低,後期僅需基礎清潔和鏽蝕處理就行了。

那修一個信報箱要多少錢呢?

我們日常所見到的信報箱,基本都是不鏽鋼材質的,每個格口對應一戶,材料成本和工藝成本約100元每格。

如果一個大型小區有1000戶,那總成本就是10萬元。

 ◉ 圖源網路

現在除了傳統信報箱,還有智能信報箱。

智能信報箱就不是一戶一格了,是共享使用的,通常按總戶數的40%配置格口,比如1000戶小區就配400格口,而每個格口含電子鎖、監控模塊、管理系統等的成本是600/

所以一個1000戶的大型社區,智能信報箱的總成本就是30萬元左右,包含格口、櫃體設備費用。

這種級別的智能信報箱,一般都可以人臉/密碼/刷卡開鎖、遠程監控等,支持快遞投遞功能。

202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預計突破1300億件,再加上社區團購、同城配送等,這些都帶動了智能信報箱使用頻率的大幅提升。

當然,如果還想要更高級的功能,比如帶恆溫儲藏或太陽能供電、具備冷鏈功能,那價格就更貴了。

在當下,傳統金屬信報箱仍佔據主導地位,但智能信報箱的滲透率正快速提升,預計2025年智能信報箱佔比將達到38.5%

看這個比例感覺很高是吧,但在重慶大多數小區里,用的還是傳統金屬信報箱,畢竟便宜嘛!

雖然你平時幾乎從未用過信報箱,但有時間了還是可以去檢查下,萬一有什麼信件、法院傳票、法律文書、銀行賬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