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那些不講究吃穿、不愛打扮的女人,有著同一類父親

身為女人,你曾有過或者正處於容貌焦慮嗎?

在心理學中,容貌焦慮指的是人們由於對自身容貌不滿,從而產生擔憂、焦慮等負面情緒。

研究表明,由於單一的審美標準以及過於期待他人認可的心理,相較於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產生容貌焦慮。

對於男人來說,素顏出門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對於女人而言,素顏出門需要更大的勇氣。

於是,我們在大街上總能看到精緻打扮的美女們,便形成了大多數女性總是講究吃穿、愛打扮的印象。

其實,女孩會不會產生容貌焦慮,主要取決於她的家庭教育。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不講究吃穿、不愛打扮的女人,往往有著同一類父親

明事理的父親

這個社會上,總是充斥著這樣的聲音:

女孩子嘛,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只有漂亮的女孩子,才值得被愛。」

大多數家庭對女孩子的培養,也總是以文靜、淑女為標準。

一旦女孩子性格活潑、大大咧咧,喜歡籃球、足球等運動,就會被說「沒個女孩樣」。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從眾心理」,指的是個體會受到外界人群的影響,從而在認知、判斷和言行舉止上,表現出符合大眾期望的樣子

研究表明,只有極小部分的人,能夠在群體之中保持獨立性。

在教育環境和周圍同性別行為的影響下,女人很難不形成講究吃穿、愛打扮的性格。

正如波伏娃所說,「女人是後天形成的」。

一個不愛講究吃穿,也不愛打扮的女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位明事理的父親。

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父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影響著女兒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自我認同感。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項調研發現,69%的女孩認為父親的鼓勵是其自信心的來源。

同時,研究表明,40%的女性與男人交往的能力,與早年與父親相處的模式有關

《發展心理學》中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女兒於父親的相處關係,會影響女兒的擇偶觀。

明事理的父親,往往不會存在性別偏見,不給女兒設置過多的「女孩樣」規矩。相反,這類父親會鼓勵女兒勇於嘗試,注重內在的提升。

相比起「女孩樣」,明事理的父親更在意女兒是否有才華、勇氣和信心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女孩,往往有著很高的自我認同感和配得感。

因此,儘管沒有脂粉和服飾,她們足夠自信。

人格魅力,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

相比起靠吃穿、打扮堆砌出的外在美,一個擁有著內在美的女人更有人格魅力

在心理學中,人格魅力指的是個體通過言行舉止影響他人情緒和行為的一種能力。

人格魅力,它包括自信、樂觀、堅韌等多種心理素質。通俗來講,人格魅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質」

奇葩說中的詹青雲,便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代表。

她在一次辯論中說道,「性感的大腦,勝過迷人的外表」。許多網友也紛紛表示認同,智慧是最高級的性感。

迷人的外表終會逝去,而智慧卻如同美酒一般,經歷了歲月之後只會更加香醇。

總而言之,那些不講究吃穿、不愛打扮的女人,往往都有著一位明事理的父親

正因如此,她們更加註重內在的修養,和靈魂的芬芳。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