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十幾年,妻子鬧離婚,丈夫:我們走到這一步,全怪大舅哥

劉先生告訴調解員,婚後十幾年,妻子和他鬧離婚了。

妻子動不動跑回娘家,聚少離多,爭執又多,導致夫妻感情漸漸變淡了。

岳母他們對他的意見很大,壓根不會協調矛盾,只會火上澆油。

就說岳母,人家去年已經動手打過他兩次了。

那時,他去岳母家接妻子,岳母一聽不樂意了,說啥都不讓接。

妻子特別聽娘家人的話,拒絕回家,他就和岳母吵了幾句,岳母抄起棍子往他背後打。

眼下,妻子依舊是在娘家待著。

說完,調解員跟著劉先生去岳母家。


岳母一見到劉先生,整個人瞬間不好了,大聲嚷嚷攆走劉先生,說不想看到女婿。

調解員勸了好一會,岳母才冷靜下來。

岳母告訴調解員,小劉這人不講實話,女兒早就被小劉接回家了,人根本不在娘家。

她沒問他要回女兒,他倒是先上門要人了,哪裡來的厚臉皮!

小劉跟她說女兒不見了,她很想問問,他到底把女兒拉到哪裡去了?

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不見了。

她已經好多天沒見到女兒了。

小劉堅持,他沒說假話。

妻子與他鬧離婚,放話說回娘家了,兩人一有空就去辦理離婚證。

他認為,岳母在裝糊塗,妻子一定回了娘家。

岳母又說,她犯不著撒謊,女兒的確好多天沒回家了。

她承認,女兒近六年大多時間在娘家居住,靠著每天到街上擺攤賣東西掙錢。

這幾天,女兒的餐車一直放著。

要是女兒在家裡住,餐車肯定不會在這邊放著了。

不管岳母怎麼解釋,劉先生依舊認定妻子是被岳母藏起來了,不讓他找到妻子。

近兩年,妻子在這邊擺攤做小生意,其實是岳母這邊在給妻子洗腦,說在這邊賣東西比較掙錢!

一直勸,一直勸,妻子成功被忽悠,留在岳母這擺攤賣東西。

岳母阻止妻子回家不是一次兩次了,他這一次的懷疑,並非是無中生有,而是根據以往的經歷來判斷。

岳母指著劉先生,胡扯,他沒好好待女兒,動不動攆女兒出門,女兒不來娘家住,又能去哪裡!

當老人的,哪有不盼著孩子幸福,她怎麼可能會挑唆女兒呢!

女兒在哪裡住,回不回婆家,她不會強行干預,一切看女兒的選擇。

小劉錯了來推卸責任,她對小劉失望透頂。

對待老人,小劉也沒有做到尊重,放眼望去,誰家女婿這麼跟岳母說話的!

逢年過節,小劉從來不過來看望一下,她生病住院了,小劉也是不聞不問。

小劉冷笑,岳母也不尊重他啊。

試問,有幾個岳母打女婿的?

岳母一生氣,壓根不講理,只使勁打他,嘴上罵得非常難聽。

好在他穿著厚衣服,才沒有受重傷。


岳母待他不友善,他何必熱臉貼冷屁股,沒有人喜歡放著好日子不過,跑去別人家裡討罵。

岳母氣炸了,她不是無緣無故打小劉,打人只是為了替女兒出氣。

女兒稍微跟異性說一兩句話,小劉就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質問女兒,接著罵罵咧咧,沒有任何證據就往女兒身上潑髒水。

有一次,小劉舉著菜刀,去別人家飯店鬧事。

鬧事原因是,他懷疑女兒與飯店老闆不清不楚。

其實,女兒跟飯店老闆根本不熟,就只是去飯店找小姨,和飯店老闆說了幾句話。

就這樣,小劉都能疑神疑鬼。

她要是不動手,小劉估計會更猖狂,更會使勁去打壓和辱罵女兒。

這就是小劉辦的事。

小劉認為,妻子和那人絕對有曖昧。

他看到妻子和那人的聊天記錄,都是一些敏感話題,超過正常的交友範圍了。

妻子娘家人,沒一個給他說法,到了飯店,他打電話讓他們過去,他們也不當一回事,放任不管。

在他們眼裡,妻子都是對的,錯的人只有他一個。

岳母認為,小劉沒救了,到現在還在怪別人。

她都說了,沒有的事,是他不相信。


他去人家店裡一鬧,搞得人盡皆知,太丟人了。

本來清清白白,被小劉一鬧,像是真的有情況一樣,他們家都非常生氣,當然不會給好臉色。

最後,他們也沒有放任不管,去飯店拉小劉回來了。

小劉不服氣,仍然在指責岳母。

調解員勸老人,這事老人不要插手了,還是電話聯繫下女兒,讓他們夫妻面對面說清楚。

事情拖著不處理,也不是個辦法。

至於劉先生,不要怪女方家人了,人家對他有意見事出有因,他也要好好反省自己。

岳母點頭。

劉先生卻說,他不想牽扯老人進來,是岳母手太長了。

調解員說,少說幾句。

劉先生不再說話了。

女兒靜靜接了電話,靜靜告訴調解員,她在三姨家,不想看到小劉,也不想和小劉來回掰扯糟心事。

調解員勸靜靜,她這樣放任不處理,問題依舊得不到解決。

趁著他們團隊來了,大家還是見一見,一次性把事情給解決了。

靜靜想了一會,約好在家裡見面。

不過,她不想讓母親繼續參與了,老人操心太多了,她不想讓老人承受太大的壓力。

很快,眾人聚在了一塊,跟著靜靜一塊過來的,還有靜靜的娘家哥哥。

靜靜解釋說,她和那飯店老闆真的是清清白白,人家有家庭,和妻子孩子感情好,怎麼可能會做出違背道德的事!

而她也有家庭,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她一個有原則的人,不說為了丈夫,單是為了孩子,她絕對不會做那等醜事,讓孩子臉上無光。

小劉疑心病太重了,對她沒有一點信任。


平日里,她和飯店老闆很少聊天,偶爾會發一條信息問候一下,就沒有了。

那天,飯店老闆給她發了一條信息,小劉發現了,趁著她沒在,他冒充她給人家發了不合適的信息。

他這麼做,目的是試探別人,想看看兩人是不是有情況?

調解員道,這麼說,曖昧信息是小劉發出去的?

靜靜點頭,是的。

正是他的操作,事情變得複雜起來了。

小劉反駁,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

在他試探之前,妻子已經給那人發過曖昧信息了,他看破不說破,她以為他不知道。

他那天試探了幾句,對方是順著他的曖昧話題說下去,證明妻子和那人肯定有情況。

如果他們沒有曖昧,對方應該第一時間終止那個話題,且會警告不要再發這種話。

靜靜無語,人家順著說,也不能說明什麼啊!

有些人,說話就是很圓滑,不落人面子。

小劉發了一句,想對方了,人家發他也想靜靜,就沒說別的話了。


小劉再發一句,人家又順著回,其實也正常啊!

她解釋過了,他不相信,她沒話說了。

小劉認為,妻子要是有覺悟,就應該把那人拉黑。

有些玩笑,就不應該說出來,說話得有分寸!

那個人,顯然是很輕浮。

妻子心裡清楚得很,但她享受那種曖昧,故意不點破,也不刪除那人,裝迷糊,裝矜持。

靜靜認為,做人不能太較真,人本就是多樣性,不可能因為一個人說了一些玩笑話,就立馬拉黑刪除。

她是做小生意的,這點破事就拉黑刪除,她還怎麼跟人接觸!

人家一說出去,說那個擺攤女老闆開不得玩笑,動不動拉黑人,那她的損失就大了。

那人對她沒有動手動腳,言語上沒有露骨的行為,她覺得不當一回事就行了,較真的話,啥事都幹不成。

畢竟,大家都是做餐飲的,不能因為小事去得罪人。

現代社會就是這樣,人不得不圓滑起來,開得起玩笑。

再說了,她心裡清楚,做事有分寸,並沒有和那人主動聊天。

她長期在娘家住,主要是對他這個人失望了,給她惹事,不心疼人,人又摳門。

天冷了,她花二十塊錢搭車,被他知道了,直接惱羞成怒指責她。

他還陰陽怪氣,錢真多啊,有錢搭車了。

因為這個事,他由每個月三千親情支付,改成一個月一塊錢。


平時,她花個兩百塊錢,也會被他當犯人一樣審問。

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窒息了。

然後,她就跑回娘家待著,希望兩人分開一陣子,小劉可能會反思自己,並學著去糾正自己。

結果,他沒有任何的反思行為,自以為是認定全部是她的錯。

就這樣,她更不想回去了,在娘家待著待著,六年過去了。

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她覺得他沒救了,也就想著離婚這個事了。

他這個人不懂得尊重人,沒順著他了,他就罵罵咧咧,連帶她母親和哥哥也被他罵了。

誰能忍受得了啊!

小劉否認,堅持說妻子誇大事實,他脾氣是差了一點,但不至於無理取鬧,他還是講道理的。

他近年對妻子說的話,花多少錢比較敏感,也是出於往日吃的虧。

他有應激反應了,為了小家,他不得不嚴格控制錢財。

說白了,他和妻子走到這一步,全怪大舅哥。

頓了頓,他繼續說,那大舅哥無所事事,一天天不幹正事,混著過日子,自然是掙不到錢。

那大舅哥沒錢,自然盯上了他們家的錢。


妻子被娘家人成功洗腦,不求回報為娘家做貢獻,妥妥的娘家人血包一個。

在妻子的眼裡,娘家人排在第一位,其他人靠後,這已經不是正常的想法了。

但凡娘家人在乎妻子,絕對不會單方面索取,卻沒有一點付出。

妻子是娘家人眼中合格的伏哥魔,不知疲倦,毫無保留幫扶娘家,準確說是扶著她哥。

掙了多少錢,她哥開口一問,她就給了。

錢要得太容易,大舅哥的胃口越來越大,沒錢就跟妻子要錢。

那大舅哥像個無底洞,填不滿。

妻子的幫扶,沒有底線,沒有期限。

他估計,只要大舅哥活著,妻子就得一直付出。

妻子掙的錢,幾乎全部落入大舅哥的口袋,自己的小家,卻不管。

最離譜的是,妻子貸了三十萬,也是給她哥了。

這錢,眼下快要逾期了。

妻子名下有套房子,是他們婚後的財產。

倘若妻子還不上錢了,那套房子就保不住了。

他打電話給大舅哥,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妻子和他的難處。

大舅哥不以為然,對他態度很不友好。

最讓他生氣的是,妻子向著岳母,向著大舅哥。

說白了,岳母不讓妻子回家,就是個算計,好讓妻子在岳母那邊掙錢,又住在娘家,方便娘家人控制。

所以說,他對妻子娘家人有意見,是有原因的。

靜靜說,哥哥有困難,她不幫忙,誰能幫忙!

邊上大舅哥說,他感激妹妹的幫助,但妹夫不該插手這個事。

妹妹可以跟他討債,妹夫不可以。

儘管他現在沒有能力還錢,可他不會賴賬,欠妹妹的錢,他以後會還的。

這一點,他和妹妹早就商量好了。


他並不是無所事事,也有自己的工作,是做珠寶策劃的,超過了妹夫的認知。

妹夫認為他不務正業,他不在意。

聽到大舅哥說會還錢,劉先生不再說話了。

最後,在調解團隊的協調下,雙方各退一步,暫時不離婚,給對方一段時間調整,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