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子結婚我給40萬,親閨女結婚我送金手鐲,再婚老伴卻要和我離婚

文|耳東東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丈夫去世得早,我帶著女兒過了好幾年清苦日子,後來為了給孩子找個依靠,再婚嫁給了陳建國。

他帶著一個兒子,我們成了一個重新拼湊的家庭。雖然感情不算深厚,但日子湊合著也過得去。

後來兩個孩子陸續到了結婚的年齡,我把自己攢了一輩子的積蓄40萬給了繼子,等到我女兒結婚時,手頭沒什麼錢了,就把我母親留給我的金手鐲當嫁妝送給了她。

原以為這樣的安排已經很公平,沒想到,再婚老伴卻和我鬧起了離婚。

01

丈夫去世得早,那年我才三十齣頭,女兒剛剛五歲。家裡的頂樑柱一下沒了,日子全壓在我一個人肩上。

剛開始我也想過靠自己撐下去,想著把女兒養大,日子就能慢慢好起來。但現實哪有那麼簡單,孩子還小,總有生病的時候,家裡的開銷也是一點沒少。

那幾年我咬著牙熬著,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心裡卻一直告訴自己,只要女兒好,我再苦也值了。

可父母看不下去了,他們說我一個人太苦,既要忙著養家,還要帶孩子,遲早熬垮自己。

他們勸了我很久,說再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女兒能多一個依靠,有人一起撐著這個家。

我一開始心裡抗拒,總覺得再婚後孩子的生活不一定好,甚至擔心別人對她不好。可後來實在拗不過他們,就硬著頭皮去相親了。

我跟陳建國就是那時候認識的,他是個實在人,話不多,看著踏實。他的情況和我有些相似,喪偶多年,獨自帶著一個兒子生活。

他兒子比我女兒大兩歲,平時叫他小宇,聽說是個懂事的孩子。和陳建國接觸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性格沉穩,不抽煙不喝酒,對孩子也有耐心。我心裡覺得,這人雖然不算熱情,但過日子絕對靠譜。

結婚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有些忐忑,擔心兩個孩子會有隔閡,但沒想到小宇和女兒相處得意外融洽。

剛開始兩人還有些生疏,但沒多久就打成了一片,女兒總是甜甜地叫他哥哥,小宇每次吃到好吃的,還會留一份給她。我看著這倆孩子,心裡鬆了口氣,覺得這個新家有了些盼頭。

陳建國對我也不錯,日常里雖然不太會說好聽的話,但總是實實在在地為這個家忙碌著。有時候我忙著給孩子們洗衣服,他就主動去廚房做飯。

家裡的地漏堵了,他二話不說蹲下去修。這樣的日子雖然沒啥轟轟烈烈的感情,但平平淡淡中帶著一份安穩。我心裡清楚,這樣的家庭雖然不是最理想的,但至少不差,夠讓我和孩子有個踏實的生活。

再婚頭幾年,我們家過得挺和諧,兩個孩子相處融洽,陳建國對女兒也很關心,從沒因為不是親生的就冷落她。

我記得有一年冬天,女兒生病發燒,半夜吵著要喝冰糖雪梨水。陳建國二話沒說,冒著寒風跑去鎮上的藥店給她買葯,還順便帶回來一袋梨,熬了一晚上的水。那天,我心裡真的挺感動,覺得自己總算沒選錯人。

就這樣我們四個人的日子過得平淡卻也安穩,雖然家裡不算富裕,但只要孩子們健康,家庭和睦,我覺得就夠了。

02

隨著兩個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心裡的那塊石頭也漸漸落地了,小宇和女兒相處得挺好,雖然偶爾有點小打小鬧,但不像有些再婚家庭那樣鬧矛盾。

小宇比女兒大兩歲,從小就懂得讓著妹妹,家裡有什麼好吃的,總會先給她。有時候我批評女兒,他還會站出來替她求情說:「媽,別罵她了,小孩子犯點錯沒啥。」聽他這麼說,我心裡又好氣又好笑。

孩子們慢慢懂事,我對這個家也就放鬆了不少。可說實話,我和陳建國的感情一直不算多好。

不是說我們吵得厲害,更多的是那種平淡無味的感覺,婚前看他踏實穩重,覺得這人適合過日子,但真過起來,發現我們兩人之間好像少了點什麼。

他話少,性格有點木訥,平時除了柴米油鹽,幾乎沒什麼交流。有時候我想找他說點心裡話,他卻總是嗯啊兩句就過去了,沒個回應,搞得我也懶得再說。

再婚這些年,我漸漸習慣了這種搭夥過日子的模式,我們之間不是沒有爭吵,但大多是一些瑣碎的小事。

比如家裡的開銷、孩子的學費,偶爾意見不合吵幾句,但吵過之後,我也不會真往心裡去,陳建國是個老實人,吵架後從來不翻舊賬,我也不喜歡拖著那些事不放,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著。

我記得有一次,家裡的水管堵了,陳建國修了半天也沒弄好,我看著著急,就忍不住說了他幾句:「幹啥都慢吞吞的,修個水管能弄這麼久?」他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嫌我慢,你來修。」

聽了這話我氣得不行,扭頭回了屋,可沒多久,他還是修好了,還一邊擦手一邊對我說:「別生氣了,晚上我去菜市場買點魚回來給你做。」那一刻,我心裡也不是真的氣,反倒覺得這人還挺實在的,吵完了也不記仇。

其實在我心裡,婚姻這回事,本來也沒指望多浪漫,再婚嘛,搭夥過日子才是最真實的。

大家都帶著孩子,早就過了那種為感情轟轟烈烈爭一把的年紀。我只希望這個家能平穩,孩子們能過得好。只要不出什麼大亂子,這樣的日子也算過得過去。

03

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小宇和女兒都到了該成家的年紀,我看著他們倆一個個都成了大人,心裡多少有些感慨。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從一開始緊張兮兮的育兒日子,到現在他們可以獨立生活了,我終於能夠鬆口氣了。

小宇比我女兒先結婚,他早就有了女朋友,也一直在我眼皮底下,算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

我知道他是個懂事的孩子,但畢竟他不是我親生的,有些事上難免會有點隔閡。不過,我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心裡從來沒有覺得他是外人。

所以小宇結婚的時候,我想著既然他也這麼辛苦,我能幫一點是一點。再說了,他也確實不是別人家出來的,我這邊能做的就是表示一下心意,給他一些幫助。

於是我就拿出了自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積蓄,那可是我這大半輩子的存款。也許有人會覺得我這樣做不合適,畢竟他是繼子,可我心裡想,他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這個家裡,早已經不再是外人了。

即便是繼子,我也願意給他一些支持,這40萬對我來說並不容易,畢竟生活一直都過得很緊湊,但我覺得這點錢能給他,能幫到他,就應該拿出來。

小宇結婚那天,我在婚禮上看著他穿上西裝,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我的心裡也是暖暖的。

看著他牽著新娘的手走進婚禮現場,我感到很欣慰。畢竟,十幾年的相處,我見證了他從一個青澀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那一刻,我有些感慨,覺得這40萬花得值。

等到我女兒結婚的時候,我又開始琢磨要給她準備點什麼。我媽生前給我留了一隻金鐲子,那是她唯一留下的遺物。

我一直把它當做珍寶,也時常帶著,覺得有些意義。雖然金鐲子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價值,但它承載著我媽的回憶,我也一直捨不得拿出來送人。

可是在女兒結婚那天,我心裡明白,或許這隻鐲子能帶給她更多的是我對她的愛和我的祝福。

於是我決定把這隻鐲子送給她,畢竟她是我親生的孩子,值得我最珍貴的東西。結婚當天,我把金鐲子親手戴到她的手腕上,看著她眼裡閃爍著淚光,我覺得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

她很感動,眼淚都快掉下來了,緊緊抱住我說:「媽,謝謝您。」我覺得我給他們倆安排的這些東西,已經算是公正和公平了。

畢竟小宇是我再婚後的兒子,雖然我把他當親兒子看待,可畢竟不是親生的,而女兒是我親生的,送她金鐲子也算是心意表達。

看著他們倆都在各自的婚姻里幸福,我心裡其實也挺踏實的。每個人都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日子也過得比較安穩。

可我沒想到,陳建國對這件事的反應竟然出乎我的意料,那天晚上,他喝了點酒,眼神有些迷離,但我能感覺得出他不高興。

我問他:「怎麼了?不舒服?」他一臉陰沉,捏著酒杯默默地看著我,然後低聲說:「你對他們倆都這麼好,連40萬都給了繼子,金鐲子也送給女兒,為什麼就不能對我和咱們的日子好點?」我愣了一下,這話讓我心裡有些不好受。

我很清楚陳建國的脾氣,他不是那種喜歡直接表達情緒的人,平時有什麼心事,他總是憋在心裡,這次他竟然這樣說,明顯是不滿的。

我沉默了片刻,才回答他:「我也是看著孩子們需要,才這麼做的。這些年我們生活得也不容易,我也想給他們做點什麼。」

我覺得我已經盡量公平了,畢竟他也是我的丈夫,而孩子們的婚禮是他們人生中的大事,我也希望他們能夠過得更好。

可是我怎麼也沒想到,陳建國突然爆發了。他一拍桌子,站起身來:「你這人怎麼回事!你只想著那兩個孩子,根本不關心我們倆的日子。你是不是根本沒把我當成家人?」

他說完臉色鐵青,語氣也越來越激烈。我完全沒料到他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心裡有些愣住了,沒想到他會因此生氣。

他越說越激動,最後竟然說出了讓我心涼的話:「我受夠了,你只把那兩個孩子放在心裡,從來沒把我當做一家人,我要和你離婚。」

我愣了半天,不知道該說什麼。明明過了這麼多年,大家一起生活這麼久,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只是做了我認為對的事,怎麼就變成了錯?我有些不知所措,心裡五味雜陳。

我知道他一直有些不滿,但我從來沒想過他會把這些情緒積壓到現在。看著他氣喘吁吁的模樣,我心裡有些動搖,心裡想著:「難道我的做法真的錯了嗎?」

這麼多年以來,我儘力讓大家都過得好,對於繼子,我並沒有任何偏見,反而因為他從小就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對他有更多的責任感。

至於自己的親女兒,我當然希望她能擁有一個最美好的開始。可是這一切看在陳建國的眼裡,似乎都變成了不公平和偏心。

我突然覺得很累,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沉重。陳建國看著我沒有回應,氣得更加激動了,他一邊往門口走,一邊吼著:「你根本不懂我!我也不想再忍受下去,離婚吧!」我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地站在那兒,聽著他憤怒的腳步聲逐漸遠去。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有離婚的決心,還是只是氣頭上說的狠話。但那一晚,我徹底睡不著了。

躺在床上,腦海里不停回想著他的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們的身上,想著他們會幸福,我就心滿意足了。可是我忽略了陳建國的感受,忽略了他作為丈夫的需要和期望。

第二天早上,我和陳建國都沒主動開口,氣氛沉默而緊張。直到中午,陳建國終於開口了,他說:「我不是不理解你,只是你一直在為別人操心,忽略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我覺得自己在你心裡的地位,越來越低了。」

這句話讓我有些觸動,我從來沒想過,他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了孩子們,我花了很多精力,也許真的沒有把足夠的時間和關注放在我們自己的婚姻上。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因為習慣了獨立生活,才忽略了他作為丈夫的存在。

我深吸一口氣,走過去坐在他的身邊,溫柔地說:「對不起,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孩子們長大了,自己能獨立了,可我沒想到你也有需要被關注的地方。」說完,我看到陳建國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他輕輕地嘆了口氣說:「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也知道你對我和孩子們都付出了很多。我只是希望我們能一起走下去,而不是永遠被過去的事困住。」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也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困惑,婚姻也需要不斷地經營和磨合。但如果我們願意傾聽彼此的心聲,理解對方的需要,哪怕是再婚的家庭,也能走得更加穩固和長久。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