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弟讀完大學,留你點彩禮怎麼了」,女兒三連問,父親無話可說

在一個普通的小鎮上,李家是一戶普通的農村家庭。老李頭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靠著幾畝薄田和養些家禽家畜,艱難地支撐著家庭。他的妻子早逝,留下了一個女兒小芳和一個兒子小剛。老李頭對兩個孩子寄予了厚望,尤其是小剛,他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所以儘管家境貧寒,他還是咬牙堅持供小剛讀書。

小芳從小就懂事,她知道父親的辛苦,所以總是搶著幫家裡幹活。她雖然也渴望讀書,但看到父親為弟弟的學費日夜操勞,便主動提出輟學,幫父親分擔家庭的重擔。就這樣,小芳在十五歲那年,便開始了她的打工生涯。她先後在鎮上的餐館、工廠打過工,每個月的工資除了留下一點生活費,其餘的都寄給了父親,用於小剛的學費和家裡的開支。

小剛在姐姐的資助下,順利讀完了大學,並在城市裡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成了村裡人羨慕的對象,老李頭也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隨著小剛的工作越來越穩定,他也開始考慮起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他談了一個女朋友,兩人感情很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女方的家長提出要一筆彩禮,雖然數目不是太大,但對於老李頭這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老李頭開始四處籌錢,他找遍了親戚朋友,甚至借遍了村裡的高利貸,但還差一大截。這時,他想到了小芳。他覺得小芳這些年打工應該攢下了一些錢,可以拿來給小剛當彩禮。

於是,老李頭給小芳打去了電話,希望她能拿出一些錢來支持小剛的婚禮。小芳聽到父親的話,心裡五味雜陳。她這些年雖然攢下了一些錢,但都是她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她打算用這些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者作為自己將來的嫁妝。她沒想到父親會開口向她要錢,更沒想到這錢是要給小剛當彩禮的。

小芳在電話里拒絕了父親的要求,她告訴父親,她這些年掙的錢都是她自己的,她有權決定怎麼花。老李頭一聽就火了,他覺得小芳太不懂事,太自私了。他質問小芳:「我辛苦供你讀完大學,你現在有錢了,難道就不應該為家裡做點貢獻嗎?你弟弟結婚是大事,你作為姐姐,難道就不能出點力嗎?」

「我辛苦供弟弟讀完大學,留你點彩禮怎麼了?」小芳又接著問道。

「這些彩禮錢都是家裡辛苦存下來的,給你弟弟結婚用的,你怎麼能拿走呢?」父親反駁道。

小芳聽了父親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她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她這些年為了家裡付出了那麼多,難道還不夠嗎?她忍不住反駁道:「爸,你供弟弟讀書是沒錯,但我也是你的女兒啊!這些年我為了弟弟放棄了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和未來。我掙的每一分錢都是我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我有權利決定怎麼花。再說了,弟弟結婚是他自己的事,他應該自己承擔責任。你怎麼能把我當成提款機呢?」

老李頭被小芳的話噎得說不出話來。他沒想到小芳會這麼頂撞他,他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他怒氣沖沖地掛斷了電話,心裡卻在想:難道我真的錯了嗎?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老李頭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開始回憶起小芳這些年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要求可能有些過分了。他開始後悔自己的衝動和自私。

幾天後,老李頭再次給小芳打去了電話。他向小芳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和自私。他告訴小芳他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也尊重她的決定。他說他會想辦法籌錢解決小剛的彩禮問題,不會再向小芳伸手了。

小芳聽到父親的話心裡很感動。她沒想到父親會這麼快就改變了態度。她告訴父親她並沒有怪他,只是希望他能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她說她願意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弟弟但希望父親能理解她的處境和難處。

這次通話之後父女倆的關係得到了緩和。老李頭開始更加關心小芳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而小芳也時常給父親打電話問候他的身體狀況和家裡的近況。雖然他們之間的分歧依然存在但他們都學會了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選擇和決定。

最終老李頭通過向親戚朋友借錢和賣掉一些家禽家畜終於湊齊了小剛的彩禮錢。小剛的婚禮如期舉行場面熱鬧而溫馨。小芳也參加了弟弟的婚禮她看著弟弟幸福的笑容心裡感到無比欣慰和滿足。她知道雖然她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她也得到了很多愛和溫暖。她相信只要家人之間能夠相互理解和支持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