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10年,我和妻子過成了「四無」婚姻,我媽:沒事,習慣就好

有句話說,「持之以恆,必將破繭成蝶」。人們普遍理解為,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實現質的飛躍,從而獲得回報。然而,這句話的內涵遠不止於此。在人生長河中,我們需要堅持的事物比比皆是,有的需要我們經歷從積累到突破的過程,有的需要我們培養習慣,有的則需要我們完成從激情到深沉的轉變。

以婚姻為例,無可諱言,每一段婚姻都充滿瑣碎事務,每個已婚者都或多或少因瑣事而困擾。但是,如果因為婚姻中的瑣碎就選擇逃避,選擇離婚,那麼婚姻對你而言便失去了它的價值。

婚姻,若無重大問題,便應該持之以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一段婚姻中誕生,也將走向另一段婚姻,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堅持不懈,我們才得以降臨人間,才有機會體驗親情。如果我們希望這份情感得以傳承,我們就必須堅守婚姻,如此才能誕下後代,才能讓子女感受到親情與家庭的溫暖。

當我們為婚姻賦予這樣的重大意義之後,我們便找到了堅持下去的理由。仍舊那句話,只要婚姻沒有重大問題,我們就應該持之以恆,培養與家庭為伴的習慣,將愛情轉化為親情,你會深感其中的樂趣。朋友丁亮化名分享了他的想法:「很多人認為婚姻最美好的時光是初婚時期,然而,我並不完全同意。在我看來,婚姻最甜蜜的階段,是在愛情升華為親情之後。那時,親情會將整個家庭緊緊地連在一起。」 這裡所說的「過程」,總體而言,是一個「先艱難後甜蜜」的過程。其中的「艱難」,就是指婚姻生活中不斷被瑣事所困擾;而「甜蜜」,則是指在習慣養成後所表現出的坦然心態。

以丁亮為例,他的生活非常規律:每天黎明前離家上班,離開時,妻子和孩子還在沉睡;每晚加班到深夜才回家,而此時,妻子和孩子已經進入夢鄉。他提到,如果自己不刻意抽出時間陪伴妻子和孩子,可能會一直沒有機會與他們交流。

這樣的生活狀態,看似異常,但卻在很多婚姻中司空見慣。現實的婚姻生活,當然不可能如影視劇中描繪的那般美好。因為影視作品中的婚姻,往往是「簡化版」的,忽略了許多現實元素。

或許你在觀看影視劇時,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看到的只是他們享受生活的一面,那他們的一日三餐如何解決?他們的工作生活中就沒有煩惱嗎?他們之間就沒有爭吵嗎?我看不到的那部分,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儘管現在很多現實題材的影視劇都儘力描繪細節,但仍然較為簡化,許多瑣碎之事並未涉及。就像電視劇《安家》中的宮蓓蓓和她老公的生活一樣,兩人曾因購房問題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但這並不是他們婚姻的全部。真正的全貌,應該是爭吵之外的那些瑣碎事務。正是這些瑣碎的煩惱積累多了,才會導致爭吵。

現實中的婚姻生活要比這更為複雜,因為許多事情都是親身經歷,無法跳過。就像丁亮一樣,他和妻子很多時候都處於零溝通的狀態,有時即便溝通,也只剩下爭吵。這樣的情況,讓人感到煩惱,但又能如何呢?婚姻的實質就是這樣,只要大方向沒有問題,就值得你繼續堅持下去。

某個寧靜的日食,我與丁亮共赴一場宴席,期間,他向我吐露了他與妻子的婚姻現狀,竟幽默地稱之為「四無」婚姻。我曾聽聞「三無婚姻」的論述,卻對他所言之四無充滿好奇。他釋疑道:

首先,我們之間的情感似乎已消失殆盡,隨著時間的流逝,愛情彷彿離我們越來越遠。其次,我們交流甚少,共處一室時,沉默竟成為主導,我們更多是在陪伴孩子。第三,關於夫妻生活的方面,我們已經懶得去關心。最後,我上班時,她尚未蘇醒;我下班歸家時,她卻已經沉沉睡去,我們再沒有了互致早安和晚安的時光。

正當我想要對此發表感慨時,他卻又補充道:「然而,奇妙的是,我竟樂於其中。雖然生活疲憊,但我能感受到那份平靜的美,畢竟,我們和睦相處,總好過日日爭吵。」

通常,人們很難在婚姻的失望中找到樂趣,所以我對他這種心態感到困惑。他毫無保留地向我解釋了原因:

他向我闡述的四無婚姻問題,也曾向他母親提及。他母親回答說:「無需擔憂,習慣便好,婚姻的終極考驗,唯有兩個字:責任。」

他對此深以為然。在他母親提出責任之前,他心中已有答案。他回望自己走過的路,發現這一切的堅持,皆源於責任。他確信,不僅是他,他的妻子也在堅守這份責任。他告訴我,儘管他們之間沒有了激情,但愛情已經升華為親情。就像他與父母之間,即使沉默不語,也不會感到尷尬。

\職責\二字,雖說是人為地對婚姻賦予的內涵,卻並無不當之處。正因為其合理性,才會被眾人所認同和接受。

或許,還有其他價值觀可以超越職責,但迄今為止,如果你未能尋找到能夠取代職責的東西,那就無需徒勞努力。眾多前輩已經證實了職責的重要性,你只需堅守即可。

婚姻是一場持久的較量,但最後的勝者,並非只有職責。然而,職責理應被放在首位,只有這樣,夫妻雙方才會因為職責而自我約束,因為職責而共同對婚姻家庭負責,共同對孩子負責。

從我們之前提到的「持之以恆,終將破繭成蝶」的觀點來看,如果以職責為基準堅守婚姻,持之以恆,夫妻雙方以及婚姻本身,都會經歷一次質的飛躍,這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需要提醒的是,你不能被動地堅持,否則就會陷入生活的泥沼,儘管你的婚姻也會發生變化,但結果肯定沒有主動堅持來得美好。這一點,從下一代身上就能得到應證。夫妻雙方主動堅持,不僅能為孩子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也能讓孩子生活得更有信心和底氣。反之,則會讓孩子過上痛苦的生活。考慮到孩子未來的人生仍需傳承職責和親情,我們這一代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無需讓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