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個人涵養的「老人言」,強調品德重要,道出做人根本

「誠信無須假於筆墨,美麗無須假於粉黛。」為人處世的基礎是誠實守信,這也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這既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寫出來或畫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做出來的。就像天生麗質,根本不需要藉助於塗抹胭脂花粉一樣。誠信是現實生活中維繫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可靠紐帶,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德。誠信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不斷走向成功之路。只有擁有誠信的品質,踐行誠信的美德,人與人之間才能相互信任,相互交流,並搭建起友誼的橋樑。

誠實信用,忠誠正直,忠實於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和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情,從不說謊,不作假,不欺瞞別人,說到做到,不放空炮,所有這些都是誠信的具體表現,才會受到別人和社會的肯定、信任和好評。而不講究誠信的人,是很難被別人接受的,更是不受歡迎的。縱觀古今中外,因誠信而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因不守信用而失敗腳下的人,也是數不勝數。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利益的誘惑,要做到誠信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要堅守道德底線,力爭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常善人者,人必善之。」這句老人言的意思是,經常善待別人的人,別人也必定會善待這種人的。能夠善待他人的人,心地肯定是善良的,特別是在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就會本能地伸出援助之手,所以當這種人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通常也之會得到別人的幫助的,這也應該是禮尚往來,人之常情。「但做好事,不問前程」,我們一定要相信,好人是會有好報的,想好事,做好事,就會有好結果,所有的善義舉,終究都是會有善報的。

當然,做人難,要做一個善良的好人,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做一個好人,不僅自己要付出許多的努力,甚至還要作出必要的犧牲,但是卻常常會受到有些人的誤解,或者是羨慕嫉妒恨。非但不被認同、肯定和歡迎,有時候還會遭受到滿肚子的委屈,所做的幫助別人的好事善事,不但不被理解,而且還可能被潑髒水。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更贊同善待別人的人,並且也更願意善待心地善良的人的。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做一個善待他人的人才好。

「虛懷若谷,謙恭自守。」做人一定要有寬廣的胸懷,謙虛謹慎,潔身自好,才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有所作為的人。一個人胸懷能夠像山谷那樣深沉而寬廣,說明十分謙虛。如果能做到心態謙遜、行為節儉,始終保持自己的身心純潔無瑕、晶瑩透亮,而不受外界的污染,那就是一個極具涵養的人了。拋棄心中的得失和成見,讓心靈「虛而待物」,做謙虛的君子,更能夠顯出其力量與人格的魅力。相反,如果不夠虛心,驕傲自大,那就只能是一個極其膚淺和淺薄的人了。

水滿則溢,古人也說「謙受益,滿招損」。就像一個容器若裝滿了水,稍一晃動,水便溢了出來。而自滿自負的人也往往如此,有點成績就驕傲自大了,當然會失敗或造成損失啦。因此,一個人不管自己有多少知識,或取得了多大的成績,或有何等顯赫的地位,或有多少錢財等,都要謙虛謹慎,低調做人,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炫耀自誇。因為謙虛謹慎,永遠都是成大事者所具有的必備品質。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