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歲,最悲哀的不是窮,而是面臨這2種狀態

總有人說,人老了,如果手裡沒錢,日子就很難過了。

其實,人老了,最難過的最可怕的,還不是窮,而是處於以下這2種狀態。

只要陷入其中一種,晚年幸福,基本就無望了。

01

養兒防老,變成子女啃老

張大爺是典型的農村老人,農村老人無所謂退休金,每個月也就只有100多的國家補貼,典型的養老狀態是,手停口停。

手中有糧,心裡才不慌,因為沒有足夠的養老積蓄,張大爺60多了,依然奔波在各種打零工的路上。如今,其實跟著兒子在城裡生活,張大爺也會想盡辦法自己掙點錢,以免將來給兒子多增加負擔。

所以,每次聽到樓下李大爺講起退休金時,張大爺就會羨慕不已。

但李大爺的苦,張大爺卻一點也不知道,因為是一種難以言表的苦。

李大爺只有一個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百般寵愛,漸漸養成了好吃懶惰的習慣。

讀書時不好好讀書,工作了不好好工作,如今結婚生子了,乾脆家庭責任外包,直接將擔子甩給了李大爺。

如今的李大爺,退而不休,還在給原單位做一些返聘的活。沒有辦法,雖然他的退休工資還不錯,但兒子一家三口的重擔,都壓在他身上,他不僅要補貼日常的生活費,還要給孫子多掙點教育費,以防某一天他不在了,孫子的教育因為錢的問題,而受拖累。

養兒防老,每次聽到這句話,李大爺心裡就是一聲長嘆。他現在只希望自己能長長久久,健健康康的活著,活到孫子能獨立的那一天。

有一天,李大爺看到老戲骨張洪傑的採訪,差點老淚縱橫。

張洪傑說:

有個牌子叫七匹狼,我的身後跟著十多匹狼。

有著「中國第一村長」 稱號的張洪傑,一輩子當三個兒女的提款機,75歲了,依然不得不一邊照顧腦梗癱瘓的妻子,一邊拍戲掙錢養家。

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可最難念的經,就是自己老了,而子女卻依然在啃老。

02

卧病在床,晚年苦難的開始

劉阿姨和老伴的感情很好,但很多時候,劉阿姨又希望老伴早點走,越早走越好。

劉阿姨的老伴腦梗失能五年了,不僅行動不便,長年卧床,連認知能力也漸漸沒有了,最近一年,連自己的子女也慢慢不認識了,今年過年時,孩子們陸陸續續來給老伴拜年,看著老伴對著孩子們傻乎乎的樣子,劉阿姨的心都要碎了。

心疼老伴是一方面,身體上的累,更是實實在在的。雖然請了護工,孩子們也會隔三差五過來幫忙,但整整五年沒日沒夜的照顧,讓劉阿姨疲憊不已,也讓她感覺很心累,很無奈。

同齡的退休老人,跳舞,唱歌,旅旅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而自己卻每天困在這幾十平方的房子里,照顧一個失能失智的老伴。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人性。沒有品質沒有質量的活著,也是一種痛苦,這是現實。

只要身體好,即使手中沒錢,也能憑藉雙手掙來生活。

可身體健康沒有了,一切就真的沒有了,你有再多的錢,有再孝順的子女,都無法改變你,晚年生活品質不高的現實。

身體是一切幸福的基礎,當身體健康沒有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了,晚年的風雨,蔡是真真切切的撲面而來了。

人生八苦,老來最苦。

人老了,主要活一個心態。改變不了的現實,就坦然接受,這樣做,再苦難的人生,也能咂出一絲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