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落葉歸根,許多人對於老家的情感,是無論在外定居多少年都無法超越的,但是對我來說卻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是因為父親,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在踏入老家的村子半步!
本文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我出生在一個相對落後的村子裡,從我記事兒起,我的父親就會教育我一定要孝敬長輩。
我還有一個姑姑和三個叔伯,父親總是對我說奶奶一個人拉扯他們五個孩子長大有多不容易,現在輪到他來照顧母親了。
所以對於奶奶提出的要求,無論多困難,他都會想辦法去滿足,但是,有一件事兒他卻堅決不聽奶奶的話。
奶奶一共生了五個孩子,姑姑是老大,父親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他排行老四,下面有一個弟弟。
父親告訴我,在小叔叔還不到一歲的時候,爺爺發生意外去世了,之後照顧家庭的重擔就全部落到了奶奶一個人身上。
因為小叔叔當時還太小,所以奶奶並不能完全離開家出去幹活,所以當時正在上學的大姑就逼不得已輟學了,開始賺錢幫著奶奶養家。
因為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當時的村子裡誰家兒子多,走路都不帶看路的。
所以爺爺奶奶才會在有了三個兒子的情況下還不滿足,還想著要繼續生。
不敢想像如果爺爺沒有因為意外而去世,我將會有多少個小叔叔或是小姑姑。
在爸爸兩個伯父出生後,大姑姑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因為姑姑是家裡的老大,又是不受重視的女孩兒,所以她很小就開始做家務,幫著照看弟弟們了。
大姑姑因為沒有得到長輩過多的關心和教導,所以她的人生觀價值觀都來自於學校老師的引導。
她從小便知道讀書的重要性,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有可能離開這個地方,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什麼事兒都要圍著弟弟們展開,如今就連書都不讓她繼續讀下去了。
姑姑在爸爸和我的叔伯們長大一點後便離開村子了,她每月會按時給奶奶寄生活費,在節假日的時候會回到村子裡陪陪老人。
但是奶奶還是在村子裡大肆宣揚說女兒不孝順,天天見不到人也不去管她,還是兒子好能陪在自己身邊。
是啊,我的兩個伯父小時候只會摸魚爬樹,有時候還會和別的小朋友打架,奶奶也從不制止,打贏了只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有本事。
他倆之後更是初中都沒有讀完就不上了,再大些更是連一份正經工作都沒有,天天不知道跟著一群什麼人混日子,吃喝拉撒都還要奶奶管。
爸爸小時候很文靜,他從小就跟大姑姑很親,因為這個姐姐能給他將許多沒聽說過的事情。
所以奶奶從小就對爸爸不冷不熱,她覺得男孩子就要有個男孩子的樣子,天天讀書寫字能有什麼出息。
要不說封建思想不能有呢,奶奶一定也想不到最後全家最有出息的,就是自己最看不上的這個四兒子。
而父親卻受到姐姐的引導,一直在努力學習,他是村子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
當時也屬實是讓奶奶在村子裡揚眉吐氣了一把。
但是畢業後父親並沒有回去,而是繼續留在了城市裡面,這一下奶奶又不開心了,嘟嘟囔的說父親不管她,真是養了個白眼狼。
父親靠自己的努力進了一家單位,還分配了一間小房子,每月的工資還都會給奶奶打過去一部分。
後來父親與一位女同事走得很近,她也是從農村一步一步考出來,走到如今這個地方的。
兩人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共同話題,不久後便走到了一起,後來就有了我。
母親家裡的情況和爸爸不一樣,我有三個姨姨,只有一個小舅舅。
當時因為家裡窮,姥姥還將最小的一個女兒送到了不能生育的親戚家裡讓他們幫忙養。
舅舅小的時候也是得到了全家人的寵愛,而母親雖然讀了許多書,但殘留的一絲封建思想,還是在她身體里流淌。
所以在我出生後,母親並沒有特別的高興,她覺得自己生了個女兒,有些對不起父親。
而父親卻不以為然,他覺得男孩女孩都好,都是我的寶貝孩子。
因為父親是奶奶這四個兒子中最早一個有後代的,所以在聽說母親生了之後,奶奶也是連夜從村裡趕到了父親這裡。
然而當奶奶看到我的第一眼後,她上揚的嘴角就耷拉了下來。
「好好養著,明年要給我生個大胖孫子啊。」奶奶在丟給母親這句話後,在母親坐月子的整個期間便再也沒出現過了。
原本生完孩子女人的情緒就很不穩定,這下本就愧疚的母親更加抑鬱了。
父親沒辦法只能自己一個人照顧著剛出生的我,還有情緒不穩定的妻子。
而在我快滿一歲的時候,老家傳來消息:奶奶病了!於是一向孝順的父親帶著母親和年幼的我連夜趕回了老家。
然而當我們真正到了家後,卻發現奶奶樂呵呵的和伯父們坐在桌上吃飯,老人面色紅潤,沒有一絲生病的樣子。
見到爸爸來,奶奶便放下手中的筷子,用命令的口吻對父親說:「今年再給我生一個男孩兒。」
並且她還讓父親給她點錢,說二伯父要娶媳婦兒,人家女方要求要有房子。
父親拒絕了奶奶,一是自己的孩子不論男女他都喜歡,當時的計劃生育也不允許多生;二來伯父的事情為什麼要全部算在他頭上。
奶奶見一向好說話的父親竟然不聽她的了,當場便撒潑說兒子不孝順要氣死她之類的話。
伯父看到父親是這樣的態度,也出來指責父親,還動手動腳的質問父親什麼意思,欺負老人嗎?
原本小叔叔上學的所有開銷都一直是父親負責的,而姑姑給奶奶的錢都被用來給大伯父娶媳婦兒了。
「兩個哥哥年齡都不小了,卻一直要靠親人的幫襯,他們自己不能想想辦法,不能有點出息嗎?」
父親也是很生氣,語氣不是很好,當時現場亂成了一鍋粥,在推搡之中不知誰碰到了母親,她抱著我一起被摔倒在地。
看到我倆摔倒,父親急忙過來扶我們,要帶我們去醫院瞧瞧,而這時奶奶卻攔著不讓去,她表示女孩兒哪那麼金貴,不瞧也罷。
伯父更是堵著門不讓父親出去,瞧著母親懷裡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我,父親是真的擔心。
於是他對奶奶說:「房子的事兒我想辦法,孩子是絕對不會生的,現在快讓我帶她倆去醫院,否則房子的事兒我也不會管的!」
奶奶和伯父對視了一眼,想著房子能解決也行,大不了以後在繼續催生,這才放父親帶著母親和我走。
經過檢查,我並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受到了驚嚇。
但是母親因為抱著我,摔倒時並沒有鬆手保護自己,所以摔倒了胳膊,後來也是留下了一點後遺症,不能使太大的力氣。
經過這一場鬧劇,父親與老家那邊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了。
伯父需要靠父親才能娶媳婦兒,奶奶一邊想要抱外孫,一邊又擔心兒子的終身大事,也是不敢對父親過於逼迫。
而父親也是和之前一樣,每月的工資都會留下我們一家的生活費後,剩下的給奶奶寄回家。
但是他卻看出來了自己這親人的「吸血鬼」的本質,但是自己的良心又不允許他真的放任親人不管,是需要想想別的方法了。
父親便和母親商量,想要在我在大一些就從單位辭職,自己做生意去多賺一些錢,這樣也可以幫襯一下老家那邊。
於是在我上初中後,父親便開始創業,每天早出晚歸的忙於工作。
但是他還是儘可能的抽出時間多陪我,教給我很多的道理,我很享受現在這種幸福的日子,殊不知一場大變故正在等著我們。
由於工作繁忙,父親經常不按時吃東西,導致他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多年後的一天,我們一家三口正在家吃飯時,父親突然胃痛難忍暈倒在地,我和母親急忙將他送進了醫院。
然而檢查結果卻令我們都沒料到,母親更是雙腿一軟,靠我用力扶著才沒有摔倒在地。
醫生說父親是胃癌,並且已經到了晚期很嚴重的地步了。
父親在知道這個情況後並沒有驚訝,他告訴我們自己很早就知道生病了,不想說是怕我和母親傷心,
還有就是如果自己就這樣倒下了,他怕奶奶和伯父再來為難我們母女倆,於是他就想著拚命的賺錢,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保障。
我和母親聽到後都紅了眼眶,父親告訴我說他並沒有告訴奶奶他創業的事情,奶奶和大伯還都以為他在單位工作。
奶奶不喜歡我,父親也只在重要節日才帶著我們一起回老家,我與老家的親戚接觸並不多。
但是父親說奶奶也是辛辛苦苦將幾個孩子拉扯大了,不管怎樣還是要對奶奶好一些。
還有就是要照顧好母親,不要讓她在奶奶那裡受委屈,他已經立下遺囑了,他走後所有的錢都交由我們母女倆支配。
如果奶奶再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傷害到了我和母親,那就不要管她了,這些年我們一家對奶奶也算是仁至義盡了,給的錢也夠她舒舒服服的過完這一生了。
就這樣支撐了大半年,父親還是走了,之後每逢過節我就會和媽媽一起回老家看一看奶奶。
她對我的態度依舊很差,二伯父這時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每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奶奶還會暗諷母親不中用生不齣兒子。
原本我與母親都想著要孝敬老人,不與她過多的計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但是他們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屬實是讓我和母親寒了心。
在爸爸去世三年後的春節,我和母親照例回家看望老人,可是到了家裡後發現氣氛有些奇怪。
家裡所有人都在,我和母親一進門所有人都看著我們,眼底流露出的不僅是冷漠還有一絲憤怒。
後來我才知道,二伯父家裡添了兩個兒子之後想換個大一點的房子,於是他們便打起了父親的主意。
奶奶先開的口,她說父親也走了也有幾年了,他們到單位打聽當初父親去世單位有沒有什麼賠償,結果發現父親早就離職了。
又一打聽才知道父親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奶奶嚷嚷著說我們母女倆將他兒子的錢全部私吞了。
「女孩子能用多少錢?兒子的錢就是我的!」奶奶要讓我們將父親留下的錢全部給她,她要留給自己兒子和孫子用。
我和母親都沒有想到奶奶會這樣說,父親走了之後我和母親也照常給奶奶生活費,並未虧待過老人。
我們怎麼都沒想到如今她還打起了父親遺產的注意,想要將我們母女倆逼上絕路。
看著喋喋不休的奶奶和點頭附和的伯父,我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憤怒。
於是站起來對他們說:「夠了,你兒子那麼有用怎麼娶媳婦還要我父親出錢呢?
既然你瞧不上我們母女,就別讓我們進門啊,一邊想要錢一邊又嫌棄我們,現在還想拿走父親留給我們的生活費?太過分了吧!」
說完,我就趁著大家愣神的功夫拉著母親摔門而去。
回家的路上我還擔心母親會責怪我態度不好,但是她卻紅了眼眶,這些年母親在奶奶面前也是一直都抬不起頭,所以一直對父親幫襯伯父的事情沒有說過什麼。
這下她也是鬆了一口氣,以後終於可以不在管伯父的事情了,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之後我們還是會照常給奶奶打去生活費,只是不會在多給了,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兒我和母親也是不會在幹了。
我靠著父親平時所傳授的一些經驗接手了他的生意,與媽媽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幸福。
聽說二伯父因為奶奶沒有給他換成大房子對老人頗有埋怨,大伯父因為沒什麼本事不想承擔奶奶的生活費便很少與她有來往。
小叔叔畢業後也是沒有在回到老家,奶奶就靠著大姑姑和我們一家給的生活費過著日子,直到後來......
奶奶去世了,兩位伯父還因為財產分割的問題動了手,險些出事。
老人生前最引以為傲的兩個兒子非但沒有照顧她安享晚年,還在她去世後鬧的不可開交,這樣的結果不免有些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