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利用你的人,往往會向你打聽這三件事,務必要謹慎對待

我叫林海,今年38歲,在一個縣城裡工作。因為從小家境不好,所以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現在雖然月薪不菲,但生活仍然簡樸。

我有個朋友叫馬強,比我大3歲,是本地一個中學的老師。他性格熱情開朗,交友廣泛。我們倆認識10多年了,可以說是知己好友。

馬強有個弟弟叫馬勇,今年35歲,長相酷似馬強,性格卻截然不同,馬勇願望大得驚人,但卻不努力奮鬥,只想依靠捷徑發財。

前幾天馬強突然打電話告訴我,他弟弟馬勇想找我借錢,開個小生意。我聽說馬勇近年經商失敗,欠下高利貸,覺得這事可疑,拒絕了。

過了兩天,馬勇突然來我家找我,一副哀求的樣子,說自己入贅到岳父家後,岳父得了重病,需要動手術。他央求我能暫時借他10萬塊錢,以後他定會雙倍還我。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借錢給他。馬勇一聽我不同意,臉色立刻就變了,說我這樣的朋友也太不夠意思了。我解釋自己也不是什麼富豪,幫不了他。

當晚馬強又打來電話,先是替弟弟道歉,後來又說能不能借馬勇3萬塊,以示朋友情誼。我想了想還是借給了馬勇3萬塊,雖然有點不安,但朋友需要幫助,我也應該伸出援手。



借了錢後,馬勇對我的態度立刻轉變,經常打電話來問我一些問題。比如問我銀行里有多少存款,工資卡里餘額多少等等。我都敷衍過去,沒有正面回答。

過了一個月左右,馬勇突然某天上門還錢,還把我家來回逛了幾圈,我直覺他在觀察我家的情況,藉此判斷我的經濟實力。這讓我很不舒服,決定和他保持距離。

再後來,馬強告訴我,馬勇已經欠下高利貸幾十萬,家裡老人也沒有大病,他騙我的事全是編造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馬勇原來就是想借錢不還,所以設計套我的話。

這件事給我的啟發很深。我認識到,想利用你的人,往往會向你打聽三件事:

第一,打聽你有多少存款或資產。他會問你開了多少張銀行卡,每個卡里餘額多少,或者房子車子等大資產價值。

第二,打聽你的月收入或工資水平。他會問你工資多少,有沒有股票分紅,每月能節省多少。

第三,打聽你的日常開支。他會問你吃喝花費,孩子教育花費,每月固定支出等。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會直接暴露你的經濟實力。所以遇到不熟的人無故打聽這類問題時,一定要謹慎,不能正面回答,也不能說謊,最好找借口搪塞過去。

同時,我們要善於分辨誰是真正關心你,誰是別有用心。遇到所謂「朋友」明顯是套話時,斷然拒絕也不必過於客氣。錢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品格。

我這次經歷讓我認識到,處世不可輕信他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人心複雜,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最明智的選擇。相信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我們終將過上簡單而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