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上有人分享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夫妻結婚後,琴瑟和鳴,家庭幸福。
可他們各自牽掛單身的父母,覺得他們形單影隻,孤獨寂寞。心裡總有一絲遺憾和害怕,覺得父母的年齡越大,生活不便時,身邊無人照顧。小夫妻倆就把這對老人撮合到一起,成就一段佳話。
俗話說:半路夫妻各管各。但是兩個單身親家走到了一起,今後就不存在財產糾紛,養老問題,也不會有私心,避免了很多家庭矛盾,真是喜上加喜,雙喜盈門。
我是韓梅,今年58歲,退休多年每個月有3780的退休工資,老伴走了多年,獨生女兒早已結婚有娃。
退休後我在女兒家帶娃兩年,越來越感覺女婿對我真好,他要給我買養老房的地步,我覺得這是女婿對女兒愛的體現。
然而,我在養老房看見了親家,我突然明白了,女婿的用意,也明白了這對小夫妻的心思。
我和親家公都是單身多年的老人,親家公比我大六歲,早已退休。
曾聽女兒說過,親家公單身後,有很多單身老年女性追求他,只是親家公的眼光很高,看誰都不如原來的親家母好。
我到女兒家帶娃這兩年,親家公每到周末都會開車過來一起去吃頓飯。每次親家公來就跟超市搬貨一樣,給我們買各種好吃的,過年過節每個人都會有禮物。
2、
女兒和女婿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女兒說,她要跟女婿一起回他們的城市,上班,落戶,成家。
那時我特別生女兒的氣,覺得自己被女兒拋棄了,單身多年養育的女兒居然跟人家跑了。
後來女兒跟我說,讓我再找一個老伴這樣她就放心了,我還打趣女兒為啥要再找個老伴?女兒說這樣可以多一份嫁妝。
女兒結婚時,親家母還在,女兒結婚後,親家母突發疾病不到三個月就走了。
那時,看著親家公也很傷心,聽女兒曾描述過他們夫妻之間的恩愛,我以為親家公會很快就又找了下家,誰知一拖就是好幾年。
女兒決定工作穩定了再要孩子,說等我55退休了,就正好讓我退休再就業。
女兒生下外孫,親家公承包了月子中心的費用,還給了女兒5萬塊錢的獎勵。
而我這個做姥姥的啥也沒給,就是每天去看女兒看外孫,親家公也每天去,而且還用車每天接送我。
也許,是在那一個月的接送時間裡,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情愫吧。
3、
外孫一歲多的時候,親家公生病住院,請了護工照顧,我也會在不忙的時候,去醫院陪伴親家公,做他想吃的飯菜,聽他訴說遙遠的故事。
等到親家公出院,我跟女婿和女兒說,在社區租一個小房子,親家公搬過來,這樣有利於我們照顧他。
就這樣親家公在我們社區住了半年,我每天帶著孩子去親家公那裡陪伴他,給他做他想吃的,聽他說話,或者我們一起帶著小外孫出去曬太陽。
也許是在這半年的陪伴中,我們看到了老年人晚年的互助互惠,才有親家公想給我買養老房的念頭。
當時是女婿提出來的,他跟我說,媽,您就一個人,以後就跟我們一起居住吧,我在社區里給你看好了一套養老房。
女婿去帶我去看過那套房,兩居室客廳很大,就在女兒家後面第五棟,前面是一個大廣場,陽光很好,位置也不錯。
女婿說一共是103萬,他們可以出30萬,問我手裡有多少可以拿來買房的錢?我說手上只有40多萬,女婿說他回家跟我女兒商量商量貸款給我買。
4、
後來我聽女兒說,我這套養老房,我自己拿了40萬,剩下的錢都是親家公出的,還只寫我自己一個人的名字。
親家公說這是給我未來晚年的保障,也是給我們在一起養老的禮物。
當時我覺得這份禮物有點太大了,可親家公卻說,陪伴的情誼和真心的付出是無價的。
再說我們兩個老人未來的財產都是兒女們的,不必分得那麼清。
可我心裡還沒有做好跟親家公在一起養老的準備,不知道該不該跟他在一起。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居住在我的養老房裡,彼此相互陪伴著也很好,最起碼女兒女婿都放心,不必想著親家公找了別人財產被分走。
也許這就是女兒女婿他們兩個小夫妻的心思吧。
親家公看著我猶豫的樣子,走過來跟我說,要開車帶我去傢具城看傢具,順便買上我喜歡的廚灶和碗筷。
女婿在一邊說,養老房的溫鍋,他來掌勺,肯定給我們一個好的開始和一個美好的記憶。
小外孫高興地說,他又有一個新家了,一手拉著我一邊拉著親家公的手,歡快的跟個小兔子一樣。
看著女兒女婿和親家公,內心也很溫暖,只是心裡頭有一些擔憂,怕自己承受不住這份溫情。
5、
很多人說親家走到一起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然而我卻認為,很多時候不是女人自覺自愿地走到一起,內心也有很多情不得已,不得而為之的事情。
雖然我對親家公的印象很好,他對我也很好,從我的內心來說我還是喜歡一個人居住,更嚮往一個人的生活。
親家可以作為我的老來伴,這個伴不一定要居住在一起。現在女婿把我們放在了一個屋檐下,我感覺我身上的擔子很重。
既要想著照顧女兒女婿一家人,還要擔心牽掛著親家公的身體,似乎我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承擔的更多了。
我不知道親家公是怎麼想的,從他的眼神和言語里,能夠感覺到他的快樂。
也許,這就是男人至死是少年的心性吧,親家公開心,找到了晚年的陪伴,也找到了生活的依靠,更找到了內心的精神寄託。
而我的內心雖然也是歡喜的,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失落。感覺自己被女婿和親家公給算計了。
然而這份算計又是甜蜜的幸福,我接受也接納,祝福我們一家人,能夠和和睦睦,開開心心,歡歡樂樂的居住在一起。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