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離世一年後,叔叔在她的鞋中發現了一張存摺,裡面竟然有五萬元的存款。他打電話給我爸,希望爸爸能夠協助他按手印來取錢。然而,我爸卻堅決不同意。
我還記得小時候去叔叔家,奶奶對我和堂哥堂弟的待遇完全不同,他們可以隨意花奶奶的錢,而我卻不能。我總是帶著懷疑和恐懼進入他們家門,擔心奶奶會在我到來時慌亂地藏起東西。
在我叔叔家,奶奶待我總是淡漠無情。記得有一次,我的學校讓我回家拿卷子費,可我媽不在家。我去找奶奶,告訴她:「奶奶,老師讓我回來取五毛錢的卷子費,但我媽不在。」
奶奶猶豫了片刻,然後告訴我:「你媽不在,我們沒辦法,明天再拿吧。」她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我,讓我明白她對我並沒有像對待家人那樣的關心和愛護。
在我記憶中,我一直知道自己和堂哥堂弟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任意揮霍奶奶給他們的錢,而我卻不行。
後來,我爸得了腹膜炎,去北京治療花了很多錢。當時我爸還在醫院裡忍受著病痛的折磨,而奶奶卻淡淡地說:「他這是拿錢打水漂了。」
我媽沒有理會她,但她暗自發誓要治好我爸的病,讓他康復,並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她要讓奶奶看看,即使沒有她的幫助,我們也能過得很好。
在奶奶癱瘓在床的三年里,我爸和叔叔輪流照顧她。因為嬸嬸過世了,我爸每天自己送飯給奶奶,堅持了整整三年。
在那段時間裡,已經近70歲的我爸從未給我們添麻煩。即使只是送飯,他也堅持親自去做。他說伺候奶奶是他的責任,與我們無關。我們知道他明白這一點,只是不說而已。
如今,奶奶已經去世一年了,我們完成了她的喪事後,我爸和叔叔幾乎沒有往來。雖然具體原因我們說不清楚,但事情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去年年底,堂哥給我爸打電話,告訴他在奶奶的鞋子里找到了五萬元的存摺。他想讓我爸按手印來取出這筆錢,因為他急需這些錢來買房子。
聽到這個消息,我爸當時就掛斷了電話,即使再打過來,他也不接。
於是堂哥只好親自來到我們家,但我爸已經下定決心:「要取出存摺里的錢,一人一半。否則,我寧願上交國家
繼續
我坐在旁邊默不作聲,心裡感到十分難受。父親不願意幫助叔叔取出這筆存款,是因為過去的遭遇讓他產生了很深的疙瘩。這個家庭歷經了太多的痛苦和不幸,而這筆存款的問題似乎就成為了堵塞兩家人關係的一塊巨石。
我深知家庭的矛盾和紛爭是很難解決的,更何況這背後牽扯到了親情、金錢和信任等因素。當年奶奶對父親的冷淡和待遇的不均等,讓父親在這方面根深蒂固地產生了抵觸心理。
而現在,雖然父親已經為祖母儘力照料了三年,但還是放不下手中的存款,這啟示我們,家庭紛爭往往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複雜因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紐帶也絕非金錢所能彌補。
我想,無論是堂哥還是父親,都該懂得如何去理解感受對方,否則雙方會愈加疏遠,傷害會變成惡性循環。當然,這樣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彼此間的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擁有寬容和包容的心態,才能讓兩家人的關係重新得到緩和與改善。
我想,還是彌補一些過去的遺憾和缺憾才能讓家庭內部和睦相處,重建那份熟悉而溫暖的親情,總之,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理解和關愛去緩慢處理和化解矛盾,以期達到化解紛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