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終於回到家鄉,結束了7年的外出生活,參加父親的...

陳誠終於回到家鄉,結束了7年的外出生活,參加父親的葬禮。在他離家期間,他的妻子吳舜蓮一直孤單地等待著他。

兩人是經過包辦結婚的,吳舜蓮還帶了豐厚的嫁妝來資助陳誠上學。剛開始他們的感情還不錯,但陳誠發現後來吳舜蓮裹小腳後對他的態度變得冷淡。

陳誠追求新思想,不願與傳統束縛的吳舜蓮過日子。婚後不久,他就離家出走,加入軍校深造。這些年,他從未回家看望過妻子。

吳舜蓮只能在家等待,默默忍受丈夫的漠視。那時的中國正經歷著貧窮和弱小的時期,陳誠想通過參軍報效國家,但他的進步思想與吳舜蓮的傳統觀念格格不入,導致他們的感情破裂。

這次回家參加葬禮,吳舜蓮除了感到欣喜之外,也想藉此機會恢復與丈夫的感情。她殷勤地侍奉公婆,照顧丈夫的起居,甚至在某個晚上爬上陳誠的床榻,請求他留下一個骨肉,希望有個相依為命的家人,尤其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社會動蕩。

然而,她沒有料到的是,陳誠面露不悅,用一腳將她踢下床,怒斥她無恥,逾越婦道。吳舜蓮受到了羞辱,心如死灰。

她陷入絕望之中,拿起剪刀朝自己的脖子猛刺過去。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吳舜蓮選擇了輕生來表達她的絕望。

陳誠大驚,連忙呼救,陳父趕來,看到血淋淋的傷口,急忙用院中的活雞暫時堵住吳舜蓮的傷口,然後緊急送往縣城醫院。當時醫療條件簡陋,陳父能想到使用雞皮進行急救,也算是機智。

在醫生的救治下,吳舜蓮幸免於難。但這起事件很快在鄉間傳開,村民們議論紛紛,紛紛猜測是夫妻不和導致的。

陳誠感到煩躁不堪,三天後匆匆離開,留下吳舜蓮與公婆相依為命。當時封建道德非常嚴格,這場家醜流傳開來,陳誠顏面盡失。

陳誠回到城裡後,通過一位同學的介紹,認識了譚祥,他是譚延闓的女兒。兩人志趣相投,很快墜入愛河,背景相當,志向相合。

為了娶譚祥,陳誠決意休妻。吳舜蓮哭著簽下了離婚協議,只求兩人死後能合葬。當時離婚還不普遍,吳舜蓮勉強答應,她只求來生能與丈夫魂歸一處。

陳誠和譚祥重建了新家庭,生活中育有子女。而吳舜蓮仍然住在公婆家,孤獨地守著活寡的狀態。她時常回憶起過去的婚姻,陳誠的冷漠讓她感到傷心,而她企圖自殺的醜聞也使她感到羞恥。

她度過餘生,繼續與公婆相依為命,經歷著獨自忍受的苦楚。歲月流轉,過往的痛楚已成為過眼雲煙,吳舜蓮與陳誠的緣盡於此,只留下無盡的惆悵,也許有些姻緣只能在來生得以圓滿。

他們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轉變和家庭道德的痛苦,讓人感到惋惜,也引發了對過去的反思。#近代人物故事# #近代史故事# #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