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身邊人關係再好,這幾個忙,不能幫,好心會害死人

人在江湖,可以做好自己的本分,但一定不能多管閑事。

在以往,多管閑事會被人討厭。而在今時今日,多管閑事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眾矢之的,輕則被人罵幾句,重則人財兩空。

有些老好人不理解,我跟某個人的關係比較好,為什麼就不能管他們的閑事呢?因為你的好心,會被人當成是控制和侵犯。

你管了身邊人的閑事,身邊人會想,你想控制他,干預他的人生,那他十有八九就會反抗你,跟你對著干,那你不就真的好心辦壞事了嗎?

真正聰明的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不會盲目行事,害人害己。要知道,老好人都沒有好下場。

跟身邊人關係再好,也不能幫這幾個忙,好心會害死人。


一、別人的家事,我們千萬不要插手。

古人有言: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別人家的事兒,讓別人自己來管就好,我們就不要管了。而我們的家事,由我們自己來管就好,千萬不要讓外人插足其中。

我們是這麼想的,那別人也是這麼想的。正常人的思維是:自己的家事,自己來解決。因為家事屬於個人的私事,所以不能被別人知道。

很多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去管親戚、兄弟姐妹的家事,從而被人憎恨。他們也糊裡糊塗,疑惑別人為什麼憎恨他們。

古往今來,管別人家事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這一點,張良很聰明,戚夫人劉如意問張良,如何保命,躲過呂后的追殺,張良直接打太極,啥都沒說。

有些事,涉及到的問題太多了,就跟漩渦一樣,你插足其中,分分鐘會被海水淹沒。

二、涉及到大量錢財的事,我們不要管太多。

如果有一天,親戚問你借1萬,那你絕對會借給他們。因為你知道,哪怕損失了這1萬塊,也影響不大,當幫他們一把就好。

如果有一天,親戚問你借10萬,那你是答應呢,還是不答應呢?你會很猶豫,因為你知道,一旦這10萬要不回來,就真的元氣大傷了。

如果有一天,身邊人問你借30萬,那你立馬就不會答應。要麼是因為你沒有這個錢,要麼是因為你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與人相處,必須要留心「金錢利益」這個問題。涉及到的金錢利益不多,那我們能幫就幫。而涉及到的金錢利益太多,那就不要幫了。

就拿借幾十萬來說,為什麼他們不敢找銀行借,而只敢找你借呢?因為他們知道,借了銀行的錢一定要還。而借了你的錢,可以拖著不還。

還是那句話:別人遇到什麼大的困難,讓他們找銀行借錢。而我們,就不要去冒險了,很容易人財兩空。

三、涉及他人因果的忙,我們不能幫。

佛說:因果不能渡,智慧無法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只能自己渡自己,他人也愛莫能助。至於人之智慧,跟人之悟性有關,有些人悟性太低,一輩子糊裡糊塗,也沒有辦法。

別人命中會遭遇一場意外,你事先也不知道,那你能幫他嗎?幫不了。哪怕你知道了,也還是無能為力,因為該發生的事兒,是絕對會發生的。

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沒有人可以改變。劉邦建立漢朝,也沒有人可以改變。因果就在那裡,命數就在那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對於他人的因果,我們只需要保持一個態度:尊重。尊重他人的因果,也尊重自己的因果。每個人的命,都是不一樣的,那我們就不該涉及別人的命數了。

人活一世,做好自己的本分,完成自己該做的事兒,那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兒,順其自然,尊重現實就好。

四、叫不醒的人的忙,我們不能幫。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千萬不要試圖,去叫醒那些叫不醒的人。

你明知道這件事是錯的,但他非要一意孤行,你越是勸他,他越是仇恨你,認為你干擾他,那你就不要管太多了,讓他撞一撞南牆就好。

說句不好聽的話,連子女都未必聽父母的話,都不得不走彎路,又何談是跟我們無關的外人呢?

人這輩子,該走的彎路,一條都不會少。就像那些被人騙得傾家蕩產的倒霉蛋,他們唯有被人欺騙過了,才會懂得世道的炎涼,以及人心的冷漠。

越是上了年紀,越是覺得這番話有道理:良言難勸該死鬼,大慈悲不渡無緣人。該要死的鬼,那是他們的命,又有誰能勸他們回頭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每個人生命中的九九八十一難,都只能由當事人來經歷,誰也無法渡他們,所有人都只能自己渡自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