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和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視頻聊天,鏡頭前的L,滿臉疲憊,向我講述她的煩惱。在徵得L本人同意,將她的煩擾記錄如下:
L是一名90後女生,大學畢業5年,老家在蘇北農村,有一個相差三歲的弟弟。
從小父母未曾重男輕女,零食都是兩個小孩一人一半,分地很均勻,L也沒受什麼委屈。不過L近幾年發生的事情,讓L開始和媽媽有了芥蒂,甚至一度懷疑媽媽在算計自己。
第一件事,L和弟弟都已經大學畢業。媽媽對L說過幾次:「你趕緊結婚,這樣我們就有錢給你弟弟結婚了。」(指L的彩禮錢)
每次聽完L都很難過,因為她覺得這種拿著賣女兒的錢,去給兒子結婚,是發生在爺爺那輩的事情。萬沒想到,話出自媽媽之口。每一次L都會嚴肅和媽媽說:「難道你們生我,就是為了賣女兒嗎?」隨後,媽媽就會說自己在開玩笑。但L知道,任何玩笑的背後,都有認真的成分。
第二件事,去年,弟弟打算和女朋友結婚。談到了彩禮問題時,媽媽和弟弟說:「咱們這邊的彩禮就是8萬元。」當時L在場,一整個懵住,因為L記得,媽媽不止一次和她說:「咱們老家彩禮重,到時候你對象沒有18萬,娶不走你。」
L的心情卻很波瀾——嫁女兒彩禮就是18萬,娶兒媳就變成8萬。媽媽將雙標玩得很遊刃有餘。
最後一件事,就是發生在近期。L工作幾年至今沒有結婚,這次弟弟先於她敲定人生大事。L去年問過媽媽,如果弟弟要辦婚禮,自己應該拿多少錢。當時媽媽回答說:「富裕一些的,拿10萬。也有拿5萬的。」L當場呆住。L不是高薪行業,工作5年所有積蓄也就7萬元。疫情原因,工作也開始變得不穩定,如果這些錢都給弟弟交禮,那麼,之後發生任何不確定的事情,自己將毫無騰挪空間。L陷入焦慮中,開始失眠。但她對母親的信任,讓她沒有懷疑過媽媽的話有任何的不對。直到後來一次偶然機會,L從堂姐那裡得知,堂姐在自己弟弟結婚的時候,送了2萬元份子,而且後來大伯母私下給堂姐退回了一半。然後堂姐對L說:「你還沒有結婚,到時候你弟弟結婚,你不用拿份子的。」
L很平靜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我當時就覺得自己是我家裡養的一隻肥羊。我媽媽站在一旁,清脆地撥弄著算盤。」
現在的90後,獨生子女居多。我身邊的朋友們,談婚論嫁時,雙方父母都是極盡幫襯,出錢出力,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L的故事不是個例,她向我展示了不均衡世界不同的面目。但慶幸的是,L清醒了過來,她和我說,她會拒絕不合理的隨禮。
只是不知道,世上還有多少像L一樣,忍受著被自己的家人算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