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女兒泡腳,泡好後,我看到女兒開始艱難地挪凳子,就順手把她的洗腳毛巾拿下來給她。
她一臉吃驚地看著我。
我:你不是要拿毛巾嗎?
女兒:是的。
我:為啥不讓我幫忙?
女兒:因為上次你說那是最後一次……
因為女兒老是忘記拿洗腳毛巾,所以我上次講:以後記得自己拿毛巾,下次不幫她拿了。
這裡記性是很好,可是怎麼依然不記得拿毛巾?
於是,我們倆聊了聊,我講了一個故事。
我問女兒,有一個大象被一根很細的繩子拴著,為什麼它不掙脫呢?
女兒說:因為它掙不脫?
我:不,它可以很輕易掙脫。
大象之所以不掙脫繩索,是因為它認為自己掙不脫。它為什麼覺得自己掙不脫呢?
因為它曾經嘗試掙脫過,但是失敗了,所以它認為自己無法掙脫。
這是它小時候做的嘗試,雖然它長大了,繩子已無法束縛它,但是根深蒂固的想法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它不認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掙脫繩索,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依然保持現狀,放棄了去嘗試。
它是不是在自我設限呢?
憑著以往的經驗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放棄了。
可是,情況是一直變化的,以前做不到不代表現在做不到,以前別人沒有答應的事,不代表現在不行,也許嘗試一下,就成功了呢?
比如這一次,你沒有找我幫忙拿毛巾,是因為自己曾經被拒絕,是因為自己覺得媽媽不會幫你拿,所以你問也沒有問,但其實,你問一下,我肯定幫你拿,是不是?
所以,你在怕什麼呢?問一下,即使被拒絕,也不會怎麼樣,但是如果答應了,自己就省事了是不是。
女兒也提到過,曾經因為覺得媽媽不會給自己買烤腸,提都不提自己想吃烤腸,結果有一次鼓起勇氣提了,媽媽立刻買了,當時覺得自己錯過了多少美食啊!雖然吃了之後也沒那麼好吃。
確實如此,自我設限,自我懷疑,害怕被拒絕,讓我們錯失了多少美食啊,多少機會啊?
總之,人臉皮還是要厚一點,在意他人的眼光再少一點,勇敢嘗試的心再強大一點。
以前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以前做不到,不代表現在做不到,現在不行,不代表未來不行,只要敢於嘗試,一切皆有可能。
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沖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