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所有努力生活的趕路人

今天是考研第一天,每一個走到今天的考研人,都很了不起,在無數個提燈前行的日子裡,他們用最枯燥的生活去換最遙遠的夢,一字一句、一筆一畫,都是奮鬥的註腳。其實,不只是考研人,拼搏忙碌了一年的所有人都值得被讚賞和祝福。

這篇《夜讀》,給所有努力生活的趕路人。




時光會看見你的成長

也終將不負你的努力




這一年,你也許學著專註當下,把自己活在今天里:


一個人活在今天,只要把今天的地掃乾淨、把今天的心掃乾淨就行了。因為明天有明天的心,和明天的落葉。林清玄





這一年,你也許戰勝了拖延,拿出了行動力:


我們所要做的事,應當一想到就做。因為人的想法是會變化的,有多少舌頭、多少手、多少意外,就會有多少猶豫、多少延遲。莎士比亞




這一年,你也許放下了一些糾結,變得更釋然開懷:


我允許事情的發生,我允許,事情是如此地開始,如此地發展,如此地結局。(海靈格)







這一年,你也許在一些細微處,找到了心之所寄:


人需要極微之物寄託情懷。對於我們而言,極微之物不過是閱讀與電影、音樂和旅行、知己與酒。(赫塔·穆勒)





這一年,你也許跳出了比較的怪圈,活出了自己:



人應該要活出差別來,而不是活出差距。人跟人都不同,在一個橫向上大家各有各的生活。(梁永安)








這一年,你也許有友攜行,更了解朋友的真諦:



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朋友圈。他們在能量上是安全的,在精神上是成熟的;對你持有包容感而不是敵意,持有同理心而不是批判。他們會花時間關心你和你的經歷,與你一起在生活中成長,並真誠地希望你一切順利。(@Lalah Delia)





這一年,你也許學會了付出,更懂得愛的意義:



喜歡與愛並不是一碼事。喜歡,是看某物好甚至極好,隨之而來的念頭是:欲佔有。愛,則多是看某物不好或還不夠好,其實是盼望它好以至非常好,隨之而得的激勵是:願付出。史鐵生





這一年,你也許依偎過家的港灣,更知曉親情的無價:



人都要回家,都要用布把星星蓋好,然後把燈碰亮。(顧城)








這一年,你也許更喜愛自己,不再有容貌的焦慮: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美的人是少數。如果你時刻聚焦在自己好不好看的事情上,就相當於跳出了自我,作為一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存在,那就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鳥鳥)





這一年,你也許學習著成熟,變得更柔軟有力:



成熟的標誌之一,是欣然接受自己可能受到多重移情影響,決意釐清思緒,使自己不必時常為難身邊的人。(《愛情的真相》)





這一年,你也許走出了他人的眼光,擁有了自得的妙趣:


攪擾你生活的人們總說是為你好,我最後發現,他們所要的就是你完全符合、絕不背離某些既定的表面標準,然後就像個旅行推銷員那樣愚蠢又無趣地泯然眾人。他們對我們的樂趣一無所知,也不知道我們自得其樂的美妙。(海明威)






這一年,你也許試過一些錯,結果是練習了自己:


我正走上一條漫漫長路,在不斷碰壁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好奇心。村上春樹




這一年,你也許流過一些淚,但始終驕傲地矗立:


當你低落時,請穿上節日的盛裝。(《機器人總動員》)




這一年,你也許受過一些傷,但靠著自己痊癒:


承認自己的脆弱並不丟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東西從脆弱的地方生長出來。伍綺詩






這一年,你也許依然心上有疤,但學會了放過自己:


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王爾德




這一年,你也許依然不太適應這個世界,但沒關係:


那些不適應這個世界的人,其實已經快要找到自我了。(黑塞)




這一年,你也許依然對夢想不太確定,但要相信:


你內心肯定有著某種火焰,能把你和其他人區分開來。(J.M.庫切)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圖/視覺中國



努力的人啊,

希望你被愛,希望你不孤單,

希望這世上,有人對你說:


我好慶幸你出生了。

你是好人。

我愛真實全部的你,並且盡我所能永遠支持你。

你不必完美才能得到我的愛與保護。

我能接受你一切的感受。

我總是很高興見到你。

你生氣沒關係,我不會讓你傷害自己或別人。

你可以犯錯,錯誤是你的老師。

你能知道你需要什麼並且求助。

你可以有自己的喜好與品味。

看著你令我欣喜。

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價值。

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不必喜歡每一個人。

你有時候會覺得困惑、不確定、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沒有關係。

你使我感到驕傲。


(彼得・沃克)




努力的人呀,

希望你橋都堅固,隧道光明,

可如果路途遙遠必須披荊斬棘,

請記得攜祝福啟程:


我們好運多多

杏子餃子葡萄酒

我們身體健康

祝願人人

都有一個好月亮


(維馬丁)


製片人丨張天宇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