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若你懂得了下半句,才算是活明白了

人們常說「水火無情 ,人有情」;快過年了,親情和愛情一直是維繫人們回家團圓的紐帶,如果過年是和朋友或者同事一起過,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所以親情和愛情一直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不是因為別的,只因「血脈相連」,只因心中有愛。

但人上一百,形形色 色,親情和愛情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維持,老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若你懂得了下半句,才算是活明白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

雖然親情割捨不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在乎親情,就像這句老話所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短短七個字,道出了生活所迫。

自古以來,疾 病和健康一直是圍繞人類討論的話題,比如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從三年前開始,隨後疫情防控,到現在逐漸放開,一些人病了又好,一些人好了又病,一些人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倘若你的孩子感 染了,你會毫無顧忌的照顧他,直到他好轉,倘若父母感 染了呢?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留下來照顧父母,因為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若父母感 染了疫情再加上有一些基礎疾 病,需要你照顧很久呢?

這時候有一部分人會退出,選擇了工作,因為工作了才有米,才能維持日常的生活開銷,才能照顧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你看,生活就是這樣,沒法十全十美,只有選擇一種才能繼續生活下去,於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就出來了,那他們真的就不孝順了嗎?

很顯然並不是,人性本善,不排除個別人的思想很極 端,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很「善」的,從根本上來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是大多數「不孝子」無奈的選擇,他們血脈相連,又豈能輕易割捨!

「久貧家中無賢妻」

若愛一人,便是一生;你看,古代的愛情故事多麼美好,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殘酷的世界裡不能相守一生,便化為兩隻蝴蝶,恩恩愛愛的相守一世;牛郎和織女,縱然仙凡兩隔,不被玉帝所祝福,每年只允許他們相見一次,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

說到底,故事始終是故事,終究不能變成現實,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是無奈的選擇,那下一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則表明世態炎涼,若你懂得了其中的道理,算是沒有白活一回。

一個貧窮的家庭很難有賢惠的妻子,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男人很難有賢良的媳婦,這一句俗話道出了多少人生哲理,經濟條件固然是衡量一個男人的能力,但又有多少人奮鬥一生還是碌碌無為,如果妻子因此而不在賢惠,那這樣的愛又是什麼呢?

有人說「平賤夫妻百事衰」,每個人都嚮往美好的生活,這無可厚非,但若這世間失去了陪伴,失去了所謂的愛情,人都變得那你物質,那和機器有什麼區別。

友人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後一句更為經典,經濟條件固然重要,但既然當初你選擇了他,就應該互相理解,互相陪伴,互相扶持,只有兩個人一努力,明天才會更好,當然,若丈夫不求上進,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從來不想著回報,那這樣的日子確實沒法過,妻子離開這樣的人也怪不得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