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間的最佳相處方式:聚散不強求

文\咖啡、江左梅娘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大意是:

一個網友和閨蜜相處了12年,因為某些事情鬧得不愉快,4個月後,想邀請對方當自己的伴娘,藉機重修舊好,卻發現被好友刪除了。

跟青春綁定的那個人,突然解綁了,很不習慣。

想起一句話:成年人的分離,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

沒有招呼,沒有說再見,從無話不談到不回信息,從形影不離到形同陌路,慢慢退出彼此的生活。

越往後,越發現,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再也不見了。

大師豐子愷說:

「小時候總以為,成為朋友就永遠是朋友。長大後才明白,人與人之間,哪來什麼永遠,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就已經是溫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和自己齊頭並進。

有些人跟不上,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不能確保能一直走到最後。

唯一能做的就是,對逝去的友情,不追問,不迎合,不期待,聚散不強求。

01 不追問,給彼此一個體面

小敏是和我一起在人才招聘市場認識的同事,那會兒我們剛大學畢業,考到了同一個城市。

她從山西農村考到大城市,本性淳樸善良。我把她當成姐妹,周末她也會來我家住,彼此形影不離,無話不談。

後來,她調崗到了重要的技術部門。

約她一起吃飯時,她總說忙,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加班……

就這樣,我倆聯繫越來越少,就連以前秒回的信息,如今都成了安靜的已讀未回。

直到有一次我和同事去辦事,路過了她的單位,就順便去看了下她,結果電話聯繫不上,也一直沒找到,詢問她的同事之後,我才知道,她離職了。

那一刻,我有些發愣,覺得曾經關係還是不錯的,她怎麼什麼都沒和我說,就消失了呢?

我的同事對我說:「也許她有些事情,並不想讓你知道吧,成年人的事,有很多難言之隱。」

我這才釋然。

《邊城》里說:

「不要刨根問底別人的過去,那可能是永遠不想觸碰的回憶。」

是的,也許有些東西,別人不說,自有他的考量;別人不和你聯絡,也自有他的緣由,不追問,才能保住彼此的體面。

成年人的關係,被就是合則來,不合則斷,也不必過分在意,不必苦惱和懷疑,畢竟他也曾溫暖過自己的生命。

更何況,時間如白駒過隙,到最後,那些我們曾經在意的人和事,也都會變得雲淡風輕。

02 不迎合,一切隨緣

新東方直播間里,董宇輝自爆:

「我經常找不到與自己性格相似的人,特別是那種有健全的三觀和理性觀點、愛讀書,說話有深度的那種人很少,所以我很多時候是沒有朋友的。」

從小到大,他的性格就與周圍人顯得格格不入,別人成群結隊玩得高興時,他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思考著同齡人不懂的話題。

他總是獨來獨往,哪怕現在29歲了,身邊平時能和他聊天的朋友也是少之又少。有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帶他去參加聚會,想讓他結交新朋友。

他發現大家在一起就是喜歡相互吹牛,說你喜歡什麼東西,我喜歡什麼東西。這種沒有營養的聊天,讓他覺得毫無意義,便直接離開了。

在別人看來,他這樣做交不到新朋友,甚至還會失去原來相交的人。

但他並不後悔,對於自己的交友標準,他只追求:價值觀相似,聊天有深度,不是口水話。

他這樣的「不迎合」的隨緣交友觀,我很欣賞。

周國平先生曾提到:

「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不刻意求得的。我還認為,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是空洞無物的。」

是的,我們不必為了別人去改變自己,更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人這一生本來就不易,何必再給自己增添強求的煩惱與痛苦。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喜歡你的人自然會靠近你,不喜歡你的人,我們又何必在他們身上浪費生命?

勇敢地去做自己,做你想做的事,結交你想結交的人,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會發現,你會節省下更多的時間經營你自己,活得也更恣意自由。

03 不期待,才能不依賴

所謂朋友,不過是錦上添花的熱鬧。

能夠擁有,自然可以敞開真誠的心無限歡迎;如果沒辦法同行,也不要把過多希望放在對方身上。

同事小穎和閨蜜關係不錯,從大學同宿舍到後來結婚生娃還經常聚在一起。

然而前陣子,小穎家裡出變故急需3萬塊周轉,找到小敏,可小敏卻說手頭拮据。

按理來說,老公開醫藥公司的小敏生活還算富足,借這幾萬塊錢不是難事,可小敏一說到借錢就閃爍其詞,支支吾吾說自己沒錢。

見閨蜜拒絕,她也沒好意思再追問,後來因為湊不齊錢,家裡的房子差點被拿去抵押。

直到有一天,小穎在朋友圈看到閨蜜曬新車的自拍照,心裡突然泛酸:

雖然自己沒理由要求別人在危難之際幫自己一把,但也曾希望最好的朋友能伸出援手,給自己一些支持。

結果一涉及到錢,就看清誰是真心待自己的知己。經過此事,兩位原本要好的朋友,也從此分道揚鑣。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些坎坷,或許沒人幫忙,沒人支持,甚至無人問津。這些都是常態。不必苛責別人,更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當你把期望值降低,人生所有的遇見都是驚喜的鋪墊;當你咬緊牙關熬過去,你就能夠明白,人生最值得依賴的,還是自己。

04 梅娘說

希阿榮博堪布在《次第花開》中寫道:

「人生最無法預見的是遇見,因為不知道哪一眼,便是開始。人生最無法告別的是離別,因為不知道哪一刻,就是永別。生命本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是的,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人。

也許曾經你們親密無間,無話不談,但當彼此都走上了岔路口,就要學會放手。

聚與散都是人生常態,餘生,請不必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里。成年人之間最佳的相處方式就是:聚散不強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