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婚姻,作家們有不同的看法。
錢鍾書先生說:
「婚姻是圍城,城裡的人想要出來,城外的人想要進去。」
塞繆爾說:
「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讓它失敗。」
列昂尼多娃說:
「婚姻的基礎是愛情,是依戀,是尊重。」
柏楊說:
「為了愛情的持續,婚姻的美滿,妻子要取悅丈夫,丈夫也要取悅妻子,至於如何取悅,那是一種高級的藝術。」
有人堅持:
愛情與婚姻是兩碼事,因為進入婚姻,夫妻之間的愛意就會逐漸消失。
也有人堅持:
沒有愛情的婚姻,註定失敗;即使跟對方的感情在走下坡路,也會努力去維繫愛情,重新尋找愛情。
在親密關係里,那些能夠經營好「夫妻關係」的人,都不簡單。
「家和萬事興」,想要擁有更好的事業,人生,首先你的家庭關係要穩固,和諧,幸福。
那麼,夫妻在相處過程中,如何做才能增進兩個人的感情呢?
-01
建立「良性的溝通」
這一點十分重要,缺少了溝通的夫妻,感情只會越來越糟糕。
相反,那些在結婚之後依舊能保證每天跟對方溝通的夫妻,感情往往都不怎麼差。
什麼是良性的溝通?
第一:真誠,表達,理解。
夫妻相處,需要坦誠相待。
既然是夫妻,那就是一家人,如果連最基本的真誠都做不到,那又談什麼一家人呢?
你有很多秘密和情緒瞞著對方,而對方也有很多事情瞞著你。
明明是一家人,卻始終在防備著對方,這樣的婚姻有意義嗎?
除此之外,還要學會表達。
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開心或不滿。
「你真棒,你剛剛做的這件事讓我又認識了新的你。」
「你剛剛的話,給我造成了困擾,傷到了我的自尊心,我希望你今後不要再說類似的話了。」
你不表達,所有的情緒都藏在心裡,對方怎麼可能猜到你的心思呢?
想說什麼就說,夫妻之間更需要有話直說。
第二:尋找話題,給予承諾。
夫妻是要奔著一輩子走下去的。
在這個世界上,你會發現除了夫妻關係,其餘的人都靠不住。
子女會離開你身邊,去更大的舞台發展;
父母會先你一步離開,然後只剩下你跟另一半。
等你們老了,子女又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所以能夠相伴一生的,除了夫妻還能有誰呢?
經營好夫妻關係,也是為了你自己的老年做準備。
溝通,需要兩個人去尋找一些有趣的話題。
比如:
每天分享一些瑣碎,分享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聊一些八卦等等。
哪怕是說一些廢話,也比一句話不說要好。
很多時候,廢話往往是支撐婚姻的一種方法。
當然,還要學會給對方一些承諾。
承諾關係到未來,是你們共同的小目標。
有承諾和目標,才能讓你們的心更齊。
第三:拒絕指責,不要停止讚美。
永遠都不要忽視「讚美的力量」。
無論在哪種關係里,讚美都很重要。
舉個例子:
你跟愛人相處,他每次都會指責你,貶低你,挖苦你,打擊你的自信心。
無論你做得好或不好,他都會抓住你的缺點指責一番,似乎你在他眼中,就沒有一點兒優點。
另一種情況:
愛人絲毫不會吝嗇對你的讚美,你做得好的事情,他會立刻表揚你,對你拍彩虹屁。
即使你做得不好,搞砸了某件事,他也會鼓勵你,安慰你。
兩種情況,哪一種更讓你喜歡?
心理學上認為,人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就是獲得讚美。
想要夫妻感情越來越好,你一定要學會讚美。
-02
對彼此的生活,多一些參與感
首先,投入到家庭的時間和精力多一些。
有不少人結婚之後,都是一方帶孩子,另一方工作。
全職帶孩子的認為:
「我放棄工作,放棄朋友圈子,每天在家帶孩子,我的辛苦你根本就不理解。」
工作的人認為:
「我每天在外面工作,賺錢養家也很辛苦的,難道就只有你辛苦嗎?」
於是,兩個人就在各自的軌跡中越走越遠。
實際上,看似合理,一點兒也不合理。
無論是全職太太還是全職丈夫,他們都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
他們更需要伴侶多一些家庭參與感。
同樣,只有夫妻共同參與到家庭中,才能讓感情升溫,讓婚姻更加穩定。
其次,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
這樣做的目的,是參與到對方的生活中。
如果你們相處的狀態是:
在各自的領域忙碌著,不願意讓對方了解你,不跟對方分享你的工作和愛好,不允許對方參與你的生活。
這樣的婚姻,是孤獨的,是枯燥的。
只有共同參與,調動彼此的激情,最好再帶著孩子一起,共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比如說:一起畫畫,一起跑步,一起爬山,一起釣魚等等。
這些興趣愛好,不僅能讓感情升溫,還能夠培養你們之間的默契。
今日話題:
你是如何跟伴侶維繫感情的?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