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怎麼理解才透徹?

近日熱搜霸榜的是,科學家顏寧宣布離美歸國!看了讓人倍感振奮,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下面幾句話。

每個人在人生中都要面對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吸納,努力學習、充實自己;

第二階段是證明,努力工作、獲得認可;

第三階段是輸出,把所學所感傳遞給更多人、幫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顏寧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著名結構生物學家

結合這幾句話,再來看「活到老學到老」涵義就比較透徹了。人應不斷學習的。

俗話說:人教人、教不會,事兒教人一次就夠;或者換句話說:能說服人們的從來不是道理,是南牆。每一代人的歷程都不會完全一樣不變的複製給後來人,重新再來上一次;而且上輩人的經驗之談,下輩人根本接受不到百分之一,該在哪個年齡跌倒還在哪個年齡跌倒,如果想避免想減少失誤,就要不停地去學習。

第一階段是吸納,努力學習、充實自己

在此階段,每個人從牙牙學語開始都在學習,包括並不僅限於語言認知和吃穿用,乃至學習琴棋書畫音樂體育特長等等,這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初級階段。豆蔻年華,風華正茂,恰同學少年、揮斥方遒。在沒有特別意外的因素,每個人都樂不可支地高高興興地去學習充實自己的。

古代在這方面的素材有很多,泱泱大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層出不窮,從啟蒙用的三字經、千字文到為學、禮記、弟子規到唐詩宋詞等等。簡單說幾個例子吧。

一、《勸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是顏真卿為了勉勵後人而作的,自然流暢,富含哲理。顏真卿三歲時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實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親自督學。顏真卿也格外勤奮好學,每日苦讀,後來成為著名書法家。

二、陸遊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和孟郊詩句「青春徐早為,豈能長少年」。都是鼓勵人們多學習多實踐的。

第二階段是證明,努力工作、獲得認可

人們在此階段,好比處在大學畢業後,或考研讀博或就業工作努力拚搏,邊工作邊學習,學以致用或現學現用現實踐,逐步提高自身能力!

世事無捷徑,基層磨鍊是生活。林則徐京師七年,也是從基層磨鍊起。從林院庶吉士學習滿文起,歷任京城基層多處小官。開始林則徐夫妻兩人生活還過得去,但隨著家庭人丁增加,官場應酬等,生活逐漸捉襟見肘,經濟上入不敷出了。困難的時候頭髮也是愁白了的,這是林則徐考中進士之後的情況,好多是從事上學來的。

學霸林則徐在19歲考中舉人的,從這之後就開啟了磨鍊生涯。20歲赴京去考會試,落地返回,不久就去縣府打工做文書後跟巡撫當幕僚,期間再赴京趕考不中,第三次參加考試才中進士,年齡26周歲虛歲27了。林則徐自其中舉再到離京去任職地方,也是經歷了16年的努力,也證明了他不斷提升自己能為國為民實幹做事情。

第三階段是輸出,把所學所感傳遞給更多人、幫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此階段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奉獻服務他人。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或水平有限,哪怕不能服務更多的人,那也要適當學習一下 更好地服務自己和家人吧。

離開京都,林則徐的做法是,即使在公務途中,每當他路徑當地歷史上名人岳飛文天祥等紀念館時,總是會擠時間去拜謁一下。那是英雄惜英雄,珍惜愛惜那份為國為民的浩然正氣!通過歷史上的英雄事迹,聚集信念能量。「英雄惜英雄,人間正氣相傳承」!

活到老,學到老。就是說,時常自我學習更新,就是用新思想把頭腦里的舊思想「擠掉」,更好地與時俱進。

活到老,學到老。近代老一輩革命家們,做得更好。朱德朱老總經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用中國的一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了」勉勵周圍的同志。他強調「不學習就會落後」,而他自己也總是帶頭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來的至理名言。

周恩來將「吾日三省吾身」視為「個人修養的最好規範」,在他45歲生日當天,沒有為自己慶生,而是為自己寫下一份《我的修養要則》。

事物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要做到人老精神不老。在長期的工作中,周恩來周總理始終自覺地堅持做到表裡如一、知行統一、言行一致,並且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