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伴侶時,讓你猶豫不決的外部問題,其實不是重點

一個網友快要訂婚了,但是卻有些猶豫,想要聽一聽意見。

她跟男友戀愛三年,已經在談婚論嫁。

感情好,三觀合,真心待她珍惜她。

經濟條件上,兩家差不多,各有兩套房。

男友又在他所在的城裡買了婚房,寫了兩人的名字。

男友創業賺了幾百萬,因為需要流動資金,所以房子貸款了一百多萬。

距離上,兩個城市相距80公里,一個半小時車程。

家庭關係上,她覺得婆婆性格強勢,重男輕女,有點不好相處的樣子。

她的擔憂是以後她得換工作去男友所在的城市,她有點捨不得父母。

男友表示以後再給她父母買一套公寓,方便他們過去,可她不確定將來的經濟能力,也怕父母不習慣換地方。

換男友的話,她27了,又怕丟了這個找不到更合適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可能可以找個離家近的。

這個心理我其實能理解,我也是那種捨不得父母的人。

從前為了戀愛走遠了,後來還是不顧一切回來了。

回來哪怕窮一點,能在一起能經常見面也是好的。

所以為了跟父母在一起、想換男友也是可以感受到那種猶豫的。

但是相距不到一百分里,其實也不算遠。

所以能克服還是可以克服和調和的。

這種時候,外部問題太多,就可以先拋開所有外部條件,只看這個對象本身。

比如他人品如何?三觀跟自己合不合?性格好不好?

對自己是不是真愛?是否善良?是否有上進心?是否勤勞踏實可靠?

這些前提要是都有了,其它現實問題就都是可以解決的。

畢竟他若真愛你,有事就好商量,你的情緒你的意願你的感受他都會考慮。

所以,他對你有多愛,是今後面對現實問題時的重點。

他人有多靠譜,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他這個人正直端正,那麼即使將來他變心了,或是他家對你不好,也不至於翻臉對你不利。

找一個這樣的伴侶,其實已經算是一種保障了。

其次,你的猶豫是不是代表著自己對他愛得並不夠?

或者說你足夠理性清醒,所以考慮的現實問題比較全面。

看起來你最大的困擾是你們相距80公里,這對於我這種跟老公相距五百公里的人來說,簡直太近了太好了啊。

這一點,其實困擾不大,哪怕不願開車,坐車來來去去也沒多麻煩。

另一個困擾是婆婆不好相處的樣子,這個問題你得看你老公是不是事事都聽他媽的,若是那樣,的確可以猶豫,若他也有主見,只是孝順,其實就沒問題。

婆婆可以避開,也可以用積極下面的心態去面對化解。

只要你覺得遇事你不會不佔理,他不會不由分說站他媽媽那邊,都講道理就可以了。

另外,實在不想去他那邊生活,可以問問他可不可以到你這邊生活。

他要是足夠愛你,也會考慮這種問題。

總之,人生就是一個一個的取捨和選擇。

你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選自己最在意的那些方面。

然後接受你不太滿意的部分,再想辦法去協調這些不滿意。

或是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真正接受那些讓你困擾的問題。

因為事情經常會有多面性,你覺得不好的事、有可能換個角度看又是好事了。

而且一切都在變化,外部的改變你難以掌控,你只能不斷調整好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方式,以及對事對人的看法。

用一顆溫柔慈悲充滿希望和心去面對一切困擾,也許問題就更容易解決了。

——————————

我是勿染,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