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凡情感
大結局中,葉芯和母親坐在一起,母女倆彼此攤牌。其中一個鏡頭很讓人疑惑。
母女倆彼此訴說後,簡佳慢慢把一隻手放在桌子上,桌子上什麼也沒有,只有她的手定格在那裡。
很多人說簡佳的手很好看。也有人提出疑問,電視劇為何要特意放這個鏡頭?
葉芯永遠也不知道,簡佳為何特意把手放在桌子上?她更不知道,母親對她的那番哭訴,其中幾句是很大的謊言。
當年,簡佳執意跟葉存遠離婚。葉芯哭著請求媽媽留下,但簡佳不同意,她離開故土,遠走他鄉。
在她離開的那些年中,葉芯一直跟著爸爸生活。
時隔多年後,簡佳因為泰瑞安達的官司回國,一共跟葉芯見過兩次面。這兩次見面,赤裸裸揭開簡佳的真面目。
1用感情牌打開女兒的心扉
葉芯從小跟著爸爸,她認為母親拋棄了自己,所以一直有恨。長大後隨著心態的成熟,她能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母親,但是在內心深處,她依舊排斥簡佳。
葉存遠想讓女兒跟前妻親昵,約她們一起吃飯,葉芯卻不配合,而簡佳明顯也沒有多大的熱情,一場團圓飯最終不歡而散。
葉存遠深知前妻和女兒都是倔脾氣,他假借前妻的名義約女兒,又用同樣的方法約前妻,他想讓母女倆都解開心結,當然,他這麼做最重要的是為了女兒。
母女倆這次的會面沒有讓他失望。因為簡佳改變了策略,在葉芯要離開時,她以母親的名義哀求:
上次的事情是我不好,你能坐下來陪媽媽吃頓飯嗎?有很多話想跟你說。
即便葉芯對她再沒有感情,天底下大概沒有幾個女兒能抵擋住母親這樣的哀求。於是葉芯坐了下來。
有人說過,不管人和人之間有多少誤會,只要在一起吃頓飯,有些誤會就會煙消雲散。這話用在簡佳和葉芯身上恰如其分。
母女倆多年不見,雖然情感上有些生疏,但是當簡佳特意為女兒叫了她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東西。並且準確說出女兒的喜好是「左邊番茄醬,右邊辣椒油」時,葉芯還是有些動容。
對於一個從小就渴盼母愛的孩子來說,母親對她這一丁點示好就讓她很感動,她的思緒也回到小時候,她記得自己小時候沒有辣椒油。母親為了讓她吃到,每次都是托同事從上海帶回來。
簡佳很欣慰,她沒想到女兒還記得這些。
葉芯反問她,你不是也記得這些嗎?
簡佳一邊用刀切著食物,一邊說:
兒女的童年時光,是所有媽媽最難忘記的記憶。
這是簡佳的心裡話,更是一句大實話,兒女的童年時光的確是所有媽媽最難忘的記憶。
簡佳這幾句話威力很大。葉芯直接破防。一向倔強的她跟簡佳道歉。上次因為她的莽撞,沒有跟媽媽吃成飯。
對葉芯來說,雖然她恨母親,但這恨的背後其實是愛,是需要,多年來,她想媽媽能陪著自己開家長會,能在自己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站在她身旁。能在她遇到苦難時鼓勵她。
她對簡佳表面上的冷漠,其實是她骨子裡對母愛的渴盼和需要。
母女倆因為一頓飯關係有了緩和。這是她們都需要的,但遠遠達不到簡佳的要求。她要的不只是這些。
下一刻,葉芯看到簡佳手上帶著的那根手鏈,手鏈上的珍珠是八歲的葉芯在沙灘上撿到的。年幼的她用那顆珍珠給媽媽穿了一個手鏈。
一根手鏈,既是簡佳最美好的回憶,也是葉芯童年深處對母愛的懷念。葉芯內心的堅冰在 悄然融化。她當然知道母親帶這條手鏈意味著什麼。她更知道,以母親現在的身份和財富,什麼名貴的手鏈都可以買得起。但母親卻帶著這條最不值錢的項鏈,是因為上面那顆珍珠是自己撿的。
簡佳用一根手鏈,巧妙地鏈接起長久以來失和的母女關係。
看到葉芯神色緩和,她趁熱打鐵,說自己多年來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並且真摯地問女兒:
你能原諒我嗎?
在那樣的心境和氛圍下,即使是鐵石心腸,大概也是會動容的,更何況原本就缺愛的葉芯?
葉芯不是小孩子,她雖然感動,可是多年累積下來的隔閡和淡漠,又豈是一夕之間可以融化的?葉芯用喝水來逃避母親的提問。
雖然不能輕易原諒,但她對簡佳原來的那種敵意消失了,她在離開時送給母親一個雪花胸針。她用這個胸針訴說當年母親離開時她的心境 。
當年您走的那一天,下了很大的雪。整個世界都特別的安靜,我還記得您跟我說,下雪的時候,聲音都會被雪吸走。那天我哭的聲音,好像也被雪吸走了。我知道您不會戴這麼便宜的胸針,但我還是想送給您。
葉芯把自己的委屈跟簡佳說出來時,意味著她已經對母親敞開心扉。
如果簡佳能夠把握好這次機會,母女二人和好是遲早的事。如果她們和好,既圓了葉存遠的心愿,也讓簡佳得到女兒的愛,更能彌補葉芯早年所受的傷害,是一舉三得的事情。顯然簡佳沒準備這麼做,因為母女倆很快有了第二次會面。
2葉芯一句話讓簡佳崩潰
蘇蘇的母親金阿芬手中有足以讓泰瑞安達吃官司的視頻,簡佳身為泰瑞安達的法律總監,自然要為東家辦事。她承諾給金阿芬三百萬,以換取那份證據。
蘇蘇想把證據交給方遠,卻意外被 簡佳截胡,簡佳運用律師的思維對她曉以利害。蘇蘇糾結中跑出來。剛好碰到方遠和葉芯。
葉芯認為是母親脅迫蘇蘇,當場就給簡佳難堪。
簡佳感慨地說:
金阿芬都有一個願意維護她的女兒,我呢?
簡佳認為自己愛葉芯,可葉芯卻始終對她愛答不理,所以她才羨慕蘇蘇對母親的感情 。她對葉芯說出這種話,是感慨,更是傷感。
換做其他孩子,看到母親如此傷感,大多都會勸慰。
葉芯卻硬邦邦地說:
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是你設計了金阿芬簽合同,你鉗制他們隱藏證據,你這是在犯罪。
簡佳想說服葉芯。不要為了心中的公平和正義去犧牲別人。只要按照她規劃的劇本走,沒有人會受到傷害。她的話惹來葉芯的爆發。她指出簡佳用這種不三不四的手段得來的東西不會長久。
簡佳卻說,她的工作就是這樣。贏對她來說就是一切。
葉芯鄭重其事地告誡母親,法律不是遊戲,做錯了事情,就要付出代價。
葉芯隱忍多年的委屈如決堤的洪水傾瀉而出。她訴說母親離開後自己的傷心,訴說自己有多需要母愛。母親的離開讓她覺得自己是個被拋棄的小孩。
都說原生家庭是一個人幸福的根源,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葉芯顯然是第一種。
她曾經恨過母親,因為她拋棄了自己,但是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她也盡量站在母親的角度去理解她。可她萬萬沒想到,母親如今居然變成了這樣一個人。為了贏,不惜成為一個小人,一個小丑,她以有這樣的母親為恥。
聽到親生女兒咬牙說出的那句「我以你為恥」時,一向淡定的簡佳終於崩潰,她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
每個母親都渴望成為孩子們的驕傲,而不是他們的恥辱。葉芯這話就如重重一巴掌,狠狠地打在簡佳的 臉上。她的心碎成了片片。
她哽咽著說:不是這樣的,有些事情你沒有經歷過,你不懂。
簡佳以為,自己這些年早已經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就是葉芯的看法她也不在乎,可是,當她聽到女兒說出那句「以你為恥」時,她的內心還是受到了暴擊。
她拼盡全力就是為了女兒呀,可是她如今換來的是什麼?
3以愛之名,掩蓋她做的錯事
面對女兒的指控,特別是葉芯說出那句「以你為恥」時,簡佳再也不能維持她的風度,她含淚說出真相:
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 我這麼想贏,就是因為在離婚那年我輸掉了你。我是說過, 如果你不願意跟我走,我絕對不會因為你而留下來。
可是為了帶你走,我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我 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你。 那個時候你不願意表態,法院最後把你判給了葉存遠。從那以後,我的女兒就認為我不愛她了,不要她了,拋棄她了。
葉芯對簡佳的回答感到震驚。 母親說出的真相跟她記憶中完全不一樣。這是她從來沒想到過的答案。 她對母親的話存有疑問。 既然母親這麼愛她,為何一年到頭就打一通不冷不淡的電話?
簡佳解釋說:
在那個冰冷的異國他鄉,我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每天工作16個小時。 回到那兒我還是失眠,睡不著。 因為我一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你。 我沒有條件給你打那麼多電話,因為一個電話就是我一天的生活費。
葉芯, 天底下沒有一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我也是一樣。可是那又怎樣?我輸掉了官司,就輸掉了愛你的權利,所以從那時起,我就告訴自己,我要做個贏家,只有這樣我才能護我最在乎的東西。贏對我來說,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通行的語言。
我們細看簡佳說的這段話,一共表達出四種意思。
第一,她沒有拋棄女兒,她曾經因為爭奪女兒提起訴訟。因為葉芯不表態,所以她輸掉了官司。
第二,她愛女兒,但她有難處。
她在異國他鄉,每天工作16個小時,即便如此勞累,晚上回到住處,依舊會因為思念女兒而失眠。她不打電話是因為她沒有條件,因為那時候,一個電話就是她一天的生活費。
第三,她輸掉了官司就意味著輸掉了愛葉芯的權利。
所以她要做個贏家,因為只有贏,她才能保護她在乎的東西。
簡佳這番話說的冠冕堂皇,情深義重,一個為了女兒忍受一切的母親,理當讓人尊重。
但是我們細看她這些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漏洞。
如果說簡佳的前兩段話是講她這些年的為難,我們能感同身受地去體諒她。一個女人,遠在異國他鄉,因為生活窘迫,明明思念女兒入骨,卻要強忍相思不打電話,因為一個電話就是她一天的生活費。
但她後一段話,則赤裸裸暴露她的真實面目。她並沒有她嘴上說的那麼愛女兒。她從頭到尾愛的都只是她自己。
什麼輸掉官司就意味著輸掉了愛葉芯的權利。這是簡佳的謬論。更是她為自己的錯誤找的借口,難道父母離婚,孩子跟著其中一方,另外一方就不用 盡義務了?
事實是,父母對孩子的義務從來不會因為離婚而終結。儘管孩子不跟著其中一方,但她完全可以在經濟上補償孩子,抽時間去陪伴孩子,在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在孩子跟前,這是為人父母對子女應盡的義務。更是一個人做人最基本的底線。
如果說簡佳更出國時經濟條件不好,沒有能力給女兒打電話,在她後來條件好了以後呢?她可曾每天抽時間陪孩子聊天,關心一下她?可曾對女兒有過彌補?
她沒有。即便在之前的元宵節晚上,葉存遠想讓一家三口視頻,她也是隨便兩句話就下線。而這才是葉芯多年來不能釋懷的真相。
我認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一個父親或者母親對孩子不管不問的原因。
簡佳想要做個贏家沒有錯,一個人只有過得好,才能讓親人過得好。但簡佳說只有她做個贏家,她才能保護她最在乎的東西?她最在乎的是什麼?對一個母親來說,她最在乎的不外乎是自己的孩子。
她曾經對葉芯說,天底下沒有一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既然如此,那葉芯對她來說就是最重要的了。
既然女兒如此重要,她又知道女兒在法院工作,自然也知道她做一些違法事會給女兒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簡佳明知泰瑞安達裡面的黑幕,依然選擇替他們辯護,還設計讓金阿芬母親坐牢。
她和金阿芬相比,一個是法律精英,一個是沒文化的保姆。她們都有錯,但是在主觀意識上,簡佳的錯要更大一些,因為她知道做的事會給國家和老百姓,會給葉芯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她還是做了。
她所謂的保護親人,又是在哪裡體現的呢?
事實上,她不但沒有保護女兒,反而在拖女兒的後腿。在傷害女兒。
她說的那些冠冕堂皇情深義重的話,是最大的謊言,也是莫大的諷刺。而她在跟女兒攤牌後,把一隻手放在桌子上,更揭開她的真實面目。
4特意把手放在桌子上,赤裸裸揭開 簡佳的真實面目
簡佳跟葉芯說出心裡話後,母女倆都低頭不語。簡佳悄悄把一隻手放在桌子上。鏡頭定格在那裡。
最初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要這樣?
隨著鏡頭的延伸,答案也被揭曉。
因為順著鏡頭往上看,會看到她手腕上的那根手鏈,手鏈上穿著的,是8歲的葉芯送給她的一顆珍珠。那是她在沙灘上遊玩時撿到的。
這根手鏈,簡佳帶了很多年。即便她現在可以買很多貴重的首飾,即便她帶這個跟她的身份不符,但她卻從未讓這條手鏈離身。
因為這是女兒對她的愛心,更是她對從前的懷念。簡佳對葉芯的印象始終還保留在八歲那年。
而她之所以把手放在桌子上,可能有兩層意思。
一是想以此讓女兒心軟。、
二是她想用這隻手去拉女兒的手,但她最終也沒有勇氣再進一步,所以那隻手就一直停留在那裡。
在葉芯年幼時,她出國拼搏,錯過了女兒的成長。在葉芯長大後,她也很少想辦法去彌補女兒。在她回國後,她原本有機會可以修復母女間的關係,然而因為她的涼薄和自私,她再次錯失了機會。
也許有人會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我要說,為人父母,任何借口都不能成為你不管孩子的理由。特別是離異家庭,有些做爸爸的以為孩子跟著媽媽,他就沒有撫養的義務,這是他為自己的自私找的借口。
簡佳這輩子,或許有人說她活得很自我,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忍痛放棄了心愛的女兒。最後她終於功成名就。
但我要說,其實簡佳的一生是悲慘的。她不相信愛情,因為她從未得到過愛情。所以她對葉芯的愛情也不抱希望。
她不是個合格的母親,她虧欠女兒,總有一天,這樣的愧疚會讓她刻骨銘心,後悔萬分。
她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生都在為自己而活 。
跟她的自私相比較,葉存遠是個合格的爸爸。他一個大男人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後來又千方百計想要緩和葉芯和前妻的關係。他這麼做是為了前妻嗎?他是為了葉芯。
葉芯自小沒有母愛,性格直來直去 。因為沒有母愛,葉芯心中始終有缺失。因為家庭的原因,她過早看淡一切。
葉存遠曾經對周亦安說:葉芯在辦唐法官的案子時居然哭了,他很欣慰,女兒終於可以像普通女孩那樣高興時大笑,難過時落淚。
對葉存遠來說,他不求女兒這一生大富大貴,更不求女兒有多優秀,他只求女兒能跟普通女孩一樣,高興時大笑,難過時落淚,僅此而已。
而這,才是他對女兒最深的父愛。
在這點上,簡佳永遠也比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