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只有嫁對人,婚後才有幸福可言,否則結婚後,就需要融入到新的家庭環境里,需要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也會面臨更多的生活瑣事和壓力,有時還要處理複雜的家庭成員間關係,比如婆媳矛盾,姑嫂問題等,若是只靠自己單打獨鬥難免會感到身心俱疲,也只有身邊的男人懂得維護和關心自己,那女人婚後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要知道,婆媳關係是女人婚後必須面對的問題,丈夫作為婆媳間溝通的橋樑,對於調節婆媳矛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是只會和稀泥,遇到家庭矛盾就想著逃避或者偏袒,絲毫不去理智對待,那家裡的關係就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糟糕,等到矛盾徹底爆發的時候就沒那麼簡單可以收場了,正如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里所說的:婆媳關係出了問題,丈夫必須和妻子站在一起,而不是保持中立,只做老好人。
徐蕾和王浩是在工作上認識的,談了兩年戀愛後,也順利地踏入了婚姻,雙方也都不是獨生子女,徐蕾有個弟弟,王浩有個姐姐,很早就出嫁了,徐蕾在事業單位上班,收入不高但是工作相對比較穩定,和一般的企業比沒有太多的競爭壓力,王浩則是在外企工作,經常需要加班,家境也不怎麼好,當初交往前,王浩就坦白了家裡的現狀,徐蕾也被他的真誠和認真所打動。
談了戀愛後,王浩對待工作更加努力了,說要為了結婚攢首付,對徐蕾也是真心實意的,幾乎是百依百順,溫柔體貼,可談了兩年戀愛後,父母知道後就開始催婚了,可想要結婚就繞不開彩禮和房子,王浩的家境又不好,而且他還沒攢夠首付的錢,徐蕾只好跟父母商量能不能兩家一起湊上首付,到時再一起還房貸,父母商量後,卻直接全款買了房,一方面是他們對王浩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女兒結婚後還得還房貸,到時小兩口壓力也大。
婚房解決後也就順利結了婚,小日子過得也很是愜意,直到徐蕾懷孕了,王浩說自己工作忙就提出了讓婆婆來幫忙,徐蕾也就同意了,可婆婆到來後,徐蕾卻苦不堪言,婆婆總是覺得兒媳太過矯情,還經常說道:哪個女人不懷孕的,就你整天事多。每次飯菜的口味都是按著她自己喜歡的去做,徐蕾看了沒胃口,她又會說吃不下很正常,餓了再吃就行,到最後沒辦法,做飯這事又落到徐蕾身上了,包括洗衣打掃衛生,婆婆則是每天出去閑逛,到點就回家吃飯。
就這樣婆婆住了一個多月,說好的來照顧兒媳,卻成了來享福,而且有時還經常要徐蕾帶她出去玩,還要逛街買衣服,這一個月的開銷都快趕上平時兩個月的生活費了,徐蕾的心裡也有了不滿,直到那次父親身體不適住了院,徐蕾懷著孕又不方便過去,全是母親和弟弟在幫忙照看,王浩得知這事後,直接就說道這兩天周末不上班,由他過去看望下。
婆婆卻不樂意了,私下和王浩說了很多,後來王浩還是過去了,婆婆對此更是不滿,一直在兒媳面前冷言冷語的,還說道:你爸媽又不是沒有兒子,憑啥要我兒子去伺候老丈人。徐蕾聽完頓時生氣了,自己處處忍讓,還好吃好喝的伺候,婆婆卻說出這樣的話來,氣得她直接就怒懟道:行,你兒子沒義務伺候老丈人,那我也沒義務伺候你,明天你就回去好了。
婆婆聽完更加生氣了,直接就大聲嚷嚷起來,徐蕾也懶得理會,直接就回了房間,等到明天王浩回來後,徐蕾就把所有的事都跟他說了,王浩聽完就直接去找了婆婆,後來婆婆便不情不願的回老家去了。
人與人的交往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真心相待也需要真誠相處,但人心很複雜,若是只想著索取卻不願付出,那彼此間的關係必定會失衡,特別是婆媳之間,當一方受盡了委屈不願忍耐時,那你怎麼對我的,我就怎麼對你,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就很難再去修復和化解了。
所以想要相處好,彼此間還是需要多點理解和包容,否則只會讓家庭充滿爭端,若是真的合不來,那還是分開住更好,有時婆媳之間保持點距離才能產生美,隔三差五見下面,關係反而更親切,住在同個屋檐下,若是不懂得互相退讓,那矛盾反而會更多。#情感##情感事務所##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