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三得:忍得,容得,捨得

一切是緣起。

世間之事,莫非因緣和合。

緣起,即有煩擾,即有得失。

森羅萬象間,一切需忍得,容得,捨得,方能因緣和合。


01 忍得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風雨人生,變幻莫定。小不忍,則亂大謀,刀刃上見血。

人活一世,須得學會以「忍」處世,忍難,忍氣,忍欲。

韓信忍胯下之辱,他日才有萬人之尊;勾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曾國藩,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能有如此成就,離不開一個「忍」字。

忍讓,忍辱,忍怨,忍苦,忍煩……

曾國藩還把「忍」字,作為家訓,寄言後人: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論語》有言: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一個能忍之人,一定經受得住各種打擊。一切的發生都是磨礪,成就你的。

明白了這一點,因緣和合自然就到了。

忍到了一定時機,上天自然會顯化你應該得的一切。

歷盡千帆後,你會明白你忍的並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生的磨礪和自我的雕琢。

正如尼采所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忍,是世間最難的修行。


02 容得

古語云: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萬物萬相,有容乃大。

一粒沙子鑽進了小蚌的體內,它很難受,用各種辦法試圖擺脫,都失敗了。

無奈去找老蚌,老蚌卻笑道:「孩子,你別無選擇,不如試試學著包容。」

小蚌依言,敞開胸懷。終於有一天,沙子變成了一顆圓潤的珍珠。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一個人能把「容」作為人處世的準則,那麼內心肯定通透,人生之路也會更加順遂。

楊絳錢鍾書過日子,錢鍾書不是弄壞了檯燈,就是打翻了墨瓶。楊絳從沒有抱怨過他一個大男人笨手笨腳,她有的只是寬容,護著錢老那團「痴氣」。

楊絳的箴言:

生活的真諦在於寬恕與忘記:寬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記那些不值得的事。

這一輩子,能容言,容人,容事,就沒那麼多的煩惱了吧。

古言說:「必有容,德乃大。」

當你修鍊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專註於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


03 捨得

人生在世,是非功過,皆在取捨之間。

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作家汪國真寫道:

「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失去的,命會運用另一種方式補償。桂花枯萎的時候,菊花又亮秋裝。」

蔣勛有兩方印章,一方刻著「捨得」,另一方刻著「捨不得」。

可是,『捨不得』這一方印卻一次也沒用過。

他說:

「人生中有太多捨不得:許多人捨不得,許多東西捨不得,許多地方捨不得,許多時間捨不得,有時候也厭煩自己這麼多捨不得。

過了中年,讀一讀佛經,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即使多麼捨不得,還是留不住,也一定要捨得。」

當你握緊拳頭,手中什麼也沒有,你鬆開十指,卻能擁有整個世界。

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人生縱有千般不舍,最終都得「舍」。


結語: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一路風雨,一路修行。

能忍,能容,能舍,方得人生萬般皆自在。

人生最好的姿態就是,胸中有丘壑,眼中存山河,坐看風雲起,禪修滄桑間。

作者:子芊上上(zqss1117),專註於吸引力法則,專欄《吸引力法則21堂人生好運修鍊課》限時優惠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