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仕強教授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與其晚受苦,不如早受苦。」
人,越是年輕,就越是要受苦,哪怕到了一定的年紀,也要心甘情願地接受生活的不幸。這,就是在給自己的往後餘生積累福報。
人,如果想要追求成功,那還是追求「大器晚成」比較好。過早成功,那並非是好事,恰恰是大不幸的開始。
談到「受苦」的問題,為什麼曾仕強教授覺得,早點受苦,那是有好處的呢?
很多人都覺得,受苦不好,吃苦就是不幸。但是,從人生的角度來說,你所受的苦,就是你經受的劫難。人,能夠闖過多少個劫難,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野外的鮮花,不會因為狂風暴雨而枯萎。唯有溫室裡面的花朵,會因為溫室保護得太好,而變得軟弱無力,根本無法抵禦生活的雨雪風霜。
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要堅信,你所忍受的這幾種苦,其實都是老天派來「打救」你的。
02
你遇到「事與願違」的情況,那是好事。
有一位禪師說過,人,無法得償所願,因為人生是無常的。可如果真的出現得償所願的情況,那要小心,很有可能前方有個巨大的陷阱在等著你。
我們都認為「得償所願」才是福報,但我們都忘了一點,在這個世上,如果每個人都得償所願,那這個世界豈不是亂套了嗎?
比如說一個班的學生,都立志考清華北大,難道他們都能「得償所願」嗎?
說句不好聽的話,有些人要進清北,有些人要進名校,有些人要進普通一點的學校,還有些人只能上大專,這都是每個人的人生走向。
因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他獨特的使命,所以他終究會走回自己的正軌。上天讓你事與願違,本質就是讓你走回正軌。如此,才是你的大福氣。
每個人都各盡其責,各走其路,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此,人世間才會有序,才能安穩。
03
你突然遇到「阻礙」,那是好事。
有道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你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發現走不到頭。這個時候,你就會碰到一些關卡,遇到一些阻礙。於是乎,就只能另謀出路,從而在磕磕絆絆中走到了心中的「羅馬」。
20歲的時候,你會覺得「阻礙」是壞事,影響你的學業,或者事業的發展。
30歲的時候,你會覺得「阻礙」其實有好有壞,不過心中還是有點忐忑,不願意接受阻礙。
40歲或者50歲的時候,你會回首前半生,從而頓悟,原來所有的「阻礙」,都是為了今天而鋪路。所有的「阻礙」,都並非是壞事,而是好事。
有一位哲學家說過,當你辯證地看待某件事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你所經歷的,都是必然要經歷的。偶然當中,包含著必然。
不要覺得「阻礙」不好,也許你所遇到的阻礙,就是來「救」你的。
04
你所「失去」的一切,都會讓你幸福。
佛說:「握緊雙拳,你什麼都得不到。張開雙手,你將擁有全世界。」
你總是看不開某些事兒,放不下某些人,那你最後又能得到什麼呢?也許一無所得,也許都是一場空,也許只剩下「放不下」的痛苦。
你把一朵不屬於自己的玫瑰握緊在自己的手中,最後你會發現,那玫瑰的刺,將刺傷你的手掌,那你既受到肉體的傷害,也受到心靈的傷害。
但是,如果你突然看透了,立馬拋棄不屬於自己的玫瑰,而選擇真正屬於自己的牡丹。那你會感覺到「心」放寬了,人也快樂了。
失去某樣東西,那不是壞事,恰恰是你越活越輕鬆,越活越有滋有味的開始。
要知道,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大包裹前進,如果你總把雜物放在包裹裡面,而不懂得拋棄,那你的包裹,就會越來越重。最後,它終究會壓垮你。這,又有什麼必要呢?
05
你能活得「平平淡淡」,這是老天對你的保護。
做人平平淡淡,簡簡單單,這是好事嗎?
年輕人瞧不起平平淡淡,總覺得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不好,而「熱烈似火」的生活才好。
這種生活,你過個五年,或者十年,那你就會感受到,過分「熱烈似火」,自己終究會被灼傷,全身都傷痕纍纍。
到了中年,傷痕纍纍的我們活透了,就開啟「平淡如水」的往後餘生。那一刻,我們的感受發生了變化,從燒灼的痛苦,到滋潤的溫暖。
在這個世上,有太多的人,擁有了「清福」,卻不會享受,還埋怨老天對他不好。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終究不會有好結果的。
所以說,活得平平淡淡,如水一般「細水長流」,那你老天對你的保護,人要珍惜啊!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