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年輕,但我選擇當個「廢物」


01.

上個月的時候,我向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在剛剛升職不到一年後。

和同事告別的時候,面對他們的疑惑和追問,我只是笑笑,扯著其實連我自己都不會相信的假話。

「我要回去繼承家產去了,各位保重。」

我的確是要回去,回到生我養我的那個小縣城。

沒什麼宏圖偉業,也沒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只是,太累了。

年少輕狂的時候,一顆跳動的心只為了飛奔到更大的城市開啟呼風喚雨的人生。

大城市裡,暖黃色燈光簇擁著奢侈品,隨意的拐角都是充滿著格調的咖啡館,哪怕只是走在道路上的來往人群,都透著一股時尚前沿的味道。

那個「灰頭土臉」的小縣城,慢慢開始淡出我的視線。

我像無數的年輕人一樣,哪怕手中空空如也,也依然懷著一腔孤勇來到這巨大的繁華面前,好像身後帶著一萬雄兵,發誓要在這裡紮根發芽,與這裡的一切血脈相融。

理想的烈火熊熊燃燒,激昂著我年輕的生命。

哪怕背負著高額的房租,計算著每日的人情往來,生活開支,斡旋在各類客戶提出的繁瑣要求之間,都油然而生一種奮鬥的踏實感,相信自己這樣走下去一定會等來光明。

只是人不可能永遠保存熱烈的,一直熱烈,是會猝死的。

02.

擠在人頭攢動的早高峰車站裡,接著好像永遠不會停下的消息提醒,隨意對付著每一頓本來計劃好的早餐午餐,最後像脫水一樣癱坐在回家的地鐵座位上,一遍遍告訴自己:「我是最努力的那個,我一定可以的。」

竭力地忽略內心逐漸濃重的懷疑和不安,我開始沒辦法騙自己,在競爭面前,我的努力和付出越來越貶值。

我也忘了是在某一個剎那,站在辦公區望著樓下的燈火輝煌。

這座城市依然像初次見面時那樣笑得驚心動魄,只是這裡好像沒有一盞燈真正的屬於我。

突然間想起我那個一直拚命逃離的小縣城。

那裡雖然美食不多,但是該有的「垃圾食品」一樣也不少。隨著清晨初綻一起飄香的紅油擔擔麵,配上炸的酥脆金黃的蔥花大烙餅。

陪夜晚一起暗囂熱鬧的炭火燒烤,和永遠似乎都不會歇夜的自助小火鍋。

更重要的是,我不必急急忙忙匆匆應付,也不必吃著連餘溫都散了的食物。

我可以擁有一點點磨蹭的時間,挑著我喜歡的蔬菜和水果,再聞著路上不知名小花的香氣,開始我一天的工作。

我掙得雖然也不多,但是這裡的房價也不高,和喜歡的人努力湊一湊,未來有一天也可以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可以不用整天加班,或者煞費苦心的在眾人面前上演摸魚哲學,憑空多出來的閑暇時間遛彎到老爸老媽家偷偷懶,曬一床裝滿陽光的踏花棉被。

晚上,再買半個恰到好處的西瓜,吹著溫熱的風,看著漸漸隱去的太陽,把天空渲染成一片驚艷的紅。

這些微小的夢想很難在大城市裡完成,可以在這個悠閑寧靜的小縣城裡,我們可以一一將他們實現。

我不是一個很能堅持下來的人,二十來歲的年紀選擇放棄在大城市裡打拚,而是轉身回到小縣城裡開啟「養老模式。」

03

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但我也並不覺得多麼可恥。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在光怪陸離的職場上叱吒風雲,一點一點在這個擁擠的世界裡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位。

但也有的人,沒什麼雄偉的抱負,心心念念渴望的也不過就是生活中最樸素的夢想,一房兩人三餐四季,只為那一點點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我依然會羨慕大城市裡數不清抓住財富的機會,便利的基礎設施和高水平的醫療教育條件,但我清醒的知道,這個小縣城裡穩定的一份工作,看上去都過差不多的各項設施,滿足我和家人的生活需要也是綽綽有餘的。

電視劇里光鮮亮麗的生活總是別人的,我只想要抓住這唾手可得的幸福,而不是看起來遙遙無期的「高質量生活」。

如果說年輕人選擇留在大城市是大勢所趨,那麼急流勇退選擇回到家鄉也不失為一種回歸理想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可以定義生活應該是怎樣的,也沒有任何規定指明我們都得走上同一根獨木橋。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裡,這可能是貪圖安逸,沒出息,廢物的表現,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我想讓自己更加快樂,僅此而已。

所以,我雖然年輕,但我又回到了這座小縣城,因為我明白,我要的幸福,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