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再老實、也不能在這三件事上軟弱,

我們從小被教育:吃虧是福。

但是,當我們忍氣吞聲的時候,別人反而更加肆無忌憚。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點刺,就會被人認為是軟弱可欺,別人就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

所以,一個人再老實,也不要在這3件事上軟弱。

1被朋友強人所難時不能軟弱


大學時候,有個同學是公認的老好人。


但是和他私下聊天,他卻常常大倒苦水。


因為大家覺得他人好,所以經常請他幫忙。


學校請來了個心理學的專家,他本來晚上打算去聽講座,結果同學讓他幫忙去搬東西。


下周要考試,周日他想在家看書,結果朋友硬拉著他去逛街。


無一例外,他都答應了。


但是他自己的日子,卻過得一團糟。


他心裡想拒絕,但是又怕得罪人,結果慢慢就成了大家眼裡的「老好人」。


沒有人顧忌他的感受,沒有人在乎他的看法。


他就這樣,一直被身邊的人牽著鼻子走。



在心理學上:過度的老實屬於討好型人格,這是一種不健康的人格。


他們的老實多半來自心底的善良。


但委屈自己的善良,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卑微的討好,而你只是成為了可以任意欺負的對象


被朋友強人所難的時候,不要默默承受,一定要懂得拒絕。


學會拒絕別人,是清晰的自我劃界。


有了界限,別人才會正視你,尊重你。


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界限。


如果一個朋友,常常越界,試探你的底線。


這樣的關係就是在損害你,與其苦心維持,不如果斷放手。


朋友之間,必須是平等的。


誰也不欠誰,誰也不必討好誰。


討好別人不能帶來尊重,無底線的忍讓只會招致更多放肆。


學會拒絕,學會說不,向朋友明確你的原則和底線,才能真正獲得別人的尊重。



2

應得的利益受損時不能軟弱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馬騎。


人總是欺軟怕硬。


別人踩你一腳你不吭聲,那就意味著第二腳快來了。


在別人侵犯你權益的時候,你要懂得發聲,這樣才能讓他們的侵犯有成本,下次他才能謹慎一點。


如果一直沉默,那就是在縱容別人的侵犯。


前幾天,網易暴力裁員鬧得沸沸揚揚。


過高的負荷讓員工身患重病,員工不僅得不到公司的關懷,反而被暴力裁員,去公司討說法也被公司安保驅趕。


憤怒之下,員工網上發帖,曝光網易。


輿論發酵,群情洶洶,網易出面道歉,懲罰涉事主管,同意員工的補償方案。


如果員工選擇忍了這口氣。


那結局可能完全不一樣,甚至還會有更多人的合理訴求被無視。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敢於表達不滿,爭取自己合適的權益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不敢發聲,不敢爭取,一味退讓,反而讓別人看輕了你。



3

遇到過分的人時不能軟弱


孔子說:以直報怨。


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面對別人的侵犯,不要沉默。一味的善良,只能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